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2篇
电工技术   59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32篇
建筑科学   7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6篇
轻工业   5篇
水利工程   22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12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71.
目的: 比较研究静脉给药黄芩苷、黄芩素在大鼠体内药代规律。方法: 大鼠分别静脉注射等摩尔的黄芩苷、黄芩素,剂量为37 μmoL/kg,给药体积为10 mL/kg,于给药后0.08、0.17、0.33、0.5、1、2、4、6、8、10、12和24 h采集血样,用HPLC-MS/MS法同时测定血浆样本中黄芩苷和黄芩素浓度,血药浓度-时间数据及药代参数用BAPP软件进行药代动力学分析。结果: (1)大鼠血浆样本中能同时检测到黄芩苷和黄芩素。黄芩苷组中的原型药物黄芩苷的Cmax为(24.5±18.3) nmol/mL,AUC 0-24为(13.3±11.6)nmol·mL-1·h-1,黄芩素组中的原型药物黄芩素Cmax为(10.5±5.1) nmol/mL,AUC 0-24为(18.2±4.9) nmol·mL-1·h-1;(2)静脉注射黄芩苷后,代谢转化为黄芩素的转化率为26.5%;静脉注射黄芩素后,代谢转化为黄芩苷的转化率为35%。结论: 等摩尔给药情况下黄芩素的Cmax高于黄芩苷,AUC 0-24却相反,这可能是由于黄芩素亲脂性较高,分布较广,清除率较低导致的;提示静脉注射黄芩苷和黄芩素能在体内进行相互转化且黄芩素的转化率高于黄芩苷。  相似文献   
172.
基于E语言的统一电能量计量系统互联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E语言是由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开发的电力系统数据模型描述语言。提出了基于E语言的统一的电能量计量系统互联方案,不仅解决了由于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所带来的跨安全区系统间数据交互困难的问题,而且规范了电能量计量系统互联接口,为电能量计量系统数据互联提供了新思路。结合江苏省电能量计量系统的建设,给出了该方案的具体实现和应用,并针对方案中的不完善之处给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73.
矩形管湍流冲击射流流动与传热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SIMPLE算法和RNG k-ε湍流模型,通过求解三维N-S方程和能量方程,对雷诺数为10000和冲击高度为4倍喷管水力直径的矩形管湍流冲击射流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发现在冲击面附近的射流横截面上,伴随着两个反向旋转涡对的出现,形成了主流速度的两个偏心峰值。分析认为双偏心速度峰值的形成是由冲击面产生的涡量向上游截面扩散而引起的。温度场和冲击面局部№数分布的研究结果表明:射流的传热特性受流动结构的控制,采用矩形管湍流射流可以获得较大的冲击区和较均匀的冷却效果。  相似文献   
174.
针对硝酸预处理磷矿后的钙镁溶液难以利用的问题,提出利用硫酸作为脱钙剂的思路,基于嵌在OLI Studio 11.0软件中的混合电解质模型(MSE)进行了热力学分析,采用响应曲面(Box-Behnken)法对硝酸预处理磷矿后的钙镁溶液脱钙工艺进行优化。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硫酸用量、硫酸浓度、原料液中氧化钙浓度和镁钙物质的量比等因素对脱钙反应后滤液中镁钙质量比(即镁钙比)的影响。对镁钙比影响较大的因素进行响应曲面实验设计,得出各因素与镁钙比关联的数学模型,并预测最优条件下的镁钙比。响应曲面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40℃,硫酸用量为理论用量的115%,氧化钙质量分数为12%时,滤液中镁钙比最高,此时预测值为16.35,实验平均值为13.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