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9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28篇
电工技术   55篇
综合类   102篇
化学工业   186篇
金属工艺   65篇
机械仪表   152篇
建筑科学   87篇
矿业工程   20篇
能源动力   21篇
轻工业   91篇
水利工程   46篇
石油天然气   33篇
武器工业   17篇
无线电   134篇
一般工业技术   47篇
冶金工业   25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8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为探究抗菌肽复合保鲜抑制剂对秘鲁鱿鱼加工过程中生物胺的抑制效果,评价其对秘鲁鱿鱼加工过程中品质的影响,该研究选取牡蛎源抗菌肽(oyster antimicrobial peptide,OAP)、海蟹源抗菌肽(crab antimicrobial peptide,CAP)和带鱼源抗菌肽(hairtail antimicrobial peptide,HAP)进行单因素试验,分析3 种水产蛋白抗菌肽对生物胺的抑制效果;通过正交优化试验调配出复合保鲜抑制剂的最佳浓度比;验证试验以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值、菌落总数及多种生物胺含量为指标,评价其对秘鲁鱿鱼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 种水产蛋白抗菌肽均能有效抑制生物胺的生成。正交优化试验得到复合保鲜抑制剂的最佳浓度比为2∶3∶1,其对组胺的抑制率为74.39%。应用该复合保鲜抑制剂后,试验组生物胺含量均低于对照组,证明复合保鲜抑制剂可有效抑制生物胺的生成;第10天时试验组TVB-N 值为17.87 mg/100 g,仅为对照组的47.85%,证明复合保鲜抑制剂对样品中TVB-N 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第10 天时复合保鲜抑制剂对菌落总数的抑制率达到33.02%。研究结果表明,抗菌肽复合保鲜抑制剂对生物胺的生成有抑制作用,有利于鱿鱼的品质控制。  相似文献   
992.
C2-对称手性双氨基醇的新合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脯氨酸经3步反应制得手性氨基醇(2S)-(二苯基羟甲基)四氢吡咯。后者与邻-二(溴甲基)苯反应合成了C2对称手性双氨基醇邻双[(2S)-(二苯基羟甲基)四氢吡咯-1-甲基]苯。此合成方法的优点是路线短,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993.
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是生物学、化学、过程工程科学的交叉领域,其核心目标是大规模采用微生物或酶为催化剂生产化学品、医药、能源、材料等。本文指出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研究重新崛起,并已成为发达国家的重要科技与产业发展战略,概述了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介绍了我国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的研究动态,该项目的关键问题及主要研究方向是:(1)生物催化多样性理论及其实现方法;(2)催化剂改造的方法学;(3)生物系统催化的理论和方法;(4)生物催化剂适应性原理和方法问题;(5)重要生物催化体系的催化机理。  相似文献   
994.
《M10车用甲醇汽油》标准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为推动车用燃料的多元化发展,拓展代用燃料的应用领域,优化调整车用能源结构,开展了车用甲醇汽油的推广应用试点工作,并准备扩大试点范围。为了科学、规范地推进试点工作,四川制定、发布实施了DB51/T448-2004《M10车用甲醇汽油》。文章对该标准的制定情况及其主要技术指标作了阐释,以利于在M10车用甲醇汽油推广应用工作中对标准全面理解和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995.
为较全面地理解轴向柱塞泵配流副的力学行为,针对其工作特征,提出配流盘静、动态力学特性分析对研究其工作过程的必要性。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配流副的核心元件-配流盘进行建模,仿真计算后获得一定供油压力、支撑定位方式下的应力应变分布特点及其演变规律。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提出变形是影响该摩擦副油膜间隙的主要因素之一;以连续供油配流盘模态分析为例,由配流盘的固有频率和前五阶振型,分析不同振型的特点及其对全泵动态响应的差异,并计算了间歇供油配流盘的前五阶固有频率,两者比较得出局部的结构改变对模态影响较大,为配流副的静、动力学优化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6.
复合引发体系制备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及其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将复合引发体系用于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和丙烯酰胺(AM)水溶液共聚,制备了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类絮凝剂P(DMC-AM)。探讨了单体质量分数、引发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聚合物特性粘数的影响,并利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014%,单体质量分数30%。DMS与AM的质量比为1∶1,pH值为5.5,反应时间为5 ̄6h。将其应用于十堰市污水厂废水,对废水的CODCr去除率达到80%以上,对色度和浊度的去除率达到95%以上,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絮凝剂。  相似文献   
997.
基于全能体的MES构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MES(Manufacuring Exceution Systems-中文译作制造执行系统或生产实施系统)是连接制造企业上层计划系统和执行控制系统的桥梁。为了在当前日益复杂和分布化的工厂环境中组织生产,MES必须具有良好的敏捷性和伸缩性,本文探讨了如何基于holon(全能体)构造具有上述特点的MES,并结合全课题组的863/CIMS研究项目,阐述了车间多变环境下,基于全能体的MES特点以及它如何和ERP系统结合保证制造系统的伸缩性和敏捷性的。  相似文献   
998.
旋芯喷嘴高效雾化特性测量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分析了旋芯喷嘴的雾化机理,运用三维相位多普勒粒子测速仪(3D-PDPA)设备测量了旋芯喷嘴喷出的细水雾雾滴速度及索太尔平均液滴直径(SMD)。试验结果表明,压力低于2 Mpa时,喷雾状况符合表面波破碎理论规律。压力高于2 Mpa时,喷雾在短距离内由旋芯强制呈空心锥形,最终变为引射方式下的实心锥形。随着喷雾压力升高,空心锥形形状保持的距离缩短。在空心喷雾阶段,随着喷射距离的增大,细水雾的轴向速度和径向速度在喷雾锥边缘处降幂下降。喷雾锥内部雾滴均系从边缘散溅所得,因此在各截面中心处,轴向速度服从普通射流规律,不存在稳定的径向扩散速度。雾滴SMD在各截面均远小于100 μm。  相似文献   
999.
后化石经济时代工业生物技术发展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姜岷  韦萍  卢定强  徐虹  周华  欧阳平凯 《化工进展》2006,25(10):1119-1123
综述了当今人类社会严重的资源、能源与环境危机标志着后化石经济时代的来临;认为发展生物经济,利用可再生资源通过生物炼制生产生物能源、大宗化学品与生物材料,将可持续发展的工业融入地球大体系的物质循环之中,实现在太阳能驱动下的工业与农业,将构成人类的新文明。评述了工业生物技术是生物经济的支柱,其应用将形成生物能源产品工程与生物炼制技术生产大宗化学品与生物材料的产品工程。建立以企业为核心,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共同发展的创新研发模式将大大促进工业生物技术的创新,中国将可以走出一条通往绿色生态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1000.
双水相体系酶法合成L-苯丙氨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天冬氨酸转氨酶为催化剂,开展了双水相体系中苯丙酮酸转氨反应制备L-苯丙氨酸的研究。双水相体系质量组成为聚乙二醇4 000(20%)/Na2HPO4(16%)。苯丙酮酸钠盐、细胞和L-苯丙氨酸在双水相体系中的分配系数分别为8.03,31.7和0.74。当底物浓度为43.4 g/L时,该体系酶法合成L-苯丙氨酸得率为78.1%,比在水溶液体系中提高了27.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