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4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59篇
金属工艺   65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3篇
水利工程   4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54篇
冶金工业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61.
掺杂稀土CaAl 2O4基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其发光机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固相烧结法制备了亮度高、余辉时间长的CaAl2O4:Eu,RE(RE为Nd,Dy)发光粉体材料,并对其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发光粉体的发射光谱表明,其主发射峰均位于440nm左右。余辉衰减曲线证明其余辉衰减过程存在快速衰减和慢衰减两个过程。对于长余辉发光机制,认为Nd,Dy的加入起到了陷阱能级作用,从而延长了发光时间,增强发光亮度。并且在此基质材料中,Nd的陷阱深度比Dy的更合适,因而CaAl2O4:Eu,Nd的发光性能要优于CaAl2O4:Eu,Dy。  相似文献   
62.
烧成条件对长余辉蓄光玻璃光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SrAl:Eu,Dy长余辉发光粉体和低熔点硼硅酸盐玻璃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合成了长余辉蓄光玻璃.研究结果表明,烧成温度和保温时间对该玻璃的发光效果影响较大.温度越高,保温时间越长,由于空气的氧化作用,蓄光玻璃的发光效果越差,本试验控制烧成温度在750~800℃间,保温时间在 10min以内,能合成性能较好的蓄光玻璃.余辉衰减曲线表明蓄光玻璃的发光性能较之原始发光粉体有所下降.SEM分析表明,低温合成的蓄光玻璃中,所含能继续保持发光性质的粉体料,明显比高温合成样要多.  相似文献   
63.
吸附钝化体系的孔蚀和缓蚀作用的电化学研究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了两种用于研究孔蚀发生发展及其缓蚀作用的电化学方法:恒电位开路衰减响应技术的研究蚀孔发展状态的时电位法。结果表明前者可准确反映缓蚀剂在金属表面上的吸附特征,并了解孔蚀的诱发和产生过程。后者可定性反映孔蚀发展程度及缓蚀剂对孔蚀发展的抑制作用,但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64.
(Nb、Ce、Si、Ca)掺杂对TiO2压敏电阻陶瓷电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正交实验方法研究了掺杂Nb2O5、CeO2、SiO2、CaCO3等对TiO2压敏电阻陶瓷电性能的影响.利用XRD及SEM实验方法分析了样品的物相和微观形貌,发现有第二相产生.这种新的第二相的存在,对压敏电压有明显的影响.优选典型配方制得样品的主要电性能指标为V1mA=10~20V,V10mA=20~30V,α=3~5,电容C=50~90nF,损耗tgδ<0.8.  相似文献   
65.
六铝酸盐基荧光粉的发光性能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综述了六铝酸盐基荧光粉的结构,以Mn^2 为例介绍了结构对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影响。β-A12O3结构中,由于存在离敏化剂很近的四面体中心位置,Mn^2 占据此位置,从而存在敏化剂和Mn^2 之间的有效能量传递,Mn^2 发绿色光。磁铅矿结构中,由于四面体中心位置离敏化剂的距离太远,从而Mn^2 不发光;在畸变的磁铅矿结构中,由OMe的存在,产生局部离子位置重排,生成新的离敏化剂很近的四面体中心位置,从而存在敏化剂和Mn^2 之间的有效能量传递,使Mn^2 发光。荧光粉结构对性能影响规律的总结可以指导高效荧光粉的合成。  相似文献   
66.
利用廉价的工业TiO2粉末、通过超声-水热法制备Ti2纳米管,通过刮刀法将TiO2纳米管制各成厚膜气敏传感器.以N2为载气,考察了工作温度、氢气体积分数(下同)对TiO2纳米管氢气敏感特性的影响.测试温度为150~250℃时,TiO2纳米管厚膜气敏传感器对氢气表现出良好的选择性和敏感性.当氢气体积分数为5%时,TiO2纳米管电阻变化达到2~4个数量级.传感器的气敏机理认为是TiO2纳米管表面对于氢气分子的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67.
唐子龙  郝远强  刘又年 《化工进展》2022,41(4):1925-1940
自2014年首次被报道以来,层状黑磷作为一种新型的二维纳米材料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层状黑磷具有比表面积大、带隙结构可调、载流子迁移率高、生物相容性好及易修饰等特点,是一类潜在的理想生物传感材料。本文将关注层状黑磷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根据检测目标物的类型,对最新的研究报道进行了详细分类与讨论,主要包括气体分子、生物小分子、其他小分子、生物大分子、细胞几大类基于层状黑磷构筑的电化学传感器。重点概述了层状黑磷及其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与性质,传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与分析性能等。最后讨论了黑磷基纳米材料在电化学传感器中应用的现存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为进一步拓展黑磷纳米材料在分析传感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8.
采用"一锅法",以取代水杨醛和取代芳胺为原料,在无水乙醇中加热回流生成Schiff碱,然后经硼氢化钠还原合成了一系列新型4-甲基(溴)-2-(芳胺甲基)苯酚类化合物,并用IR、1H NMR、13C NMR等对其结构进行分析与表征。  相似文献   
69.
热解碳结构对LiFePO_4/C复合电极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5种含碳有机物为碳源,通过固相热裂解法制备了5种LiFePO_4/C复合正极粉体材料,利用XRD和拉曼光谱表征了复合粉体中碳的结构.复合材料含有单一的磷酸铁锂相,裂解碳以无定型形式存在.不同裂解碳D、G拉曼峰的强度有所不同,其比值R反映了石墨化程度的强弱.对于石墨化程度高的LiFePO_4/C复合正极材料,其电子电导性能高,反映在电池容量性质上就是电池容量高.比较不同有机前驱体对复合正极材料的作用效果,聚乙烯醇是较佳的选择.  相似文献   
70.
以柠檬酸为碳源和螯合剂,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LiFePO_4/CNT复合正极粉体材料.利用XRD和SEM表征了复合粉体的结构.复合材料含有单一的磷酸铁锂相,碳纳米管在正极材料中将颗粒与颗粒相连,为颗粒之间提供了附加的导电通路.通过添加碳纳米管的方法对正极材料导电通路进行改善.在低速率下容量可以达到135 mAh/g,在1 C充放电速率下容量保持在110 mAh/g,2 C时容量保持在80 mAh/g.随着碳纳米管含量的增加,锂离子电池的容量也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