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1篇
电工技术   20篇
综合类   15篇
化学工业   17篇
金属工艺   14篇
机械仪表   8篇
建筑科学   5篇
矿业工程   18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6篇
石油天然气   12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93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冶金工业   86篇
自动化技术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61.
新兴铸管公司为了实施精料方针,为高炉经济技术指标的持续进步创造条件,对高铁低硅烧结进行了探索。通过优化原料结构、提高生石灰质量、实施厚料层烧结、提高烧结矿碱度、适当增加配碳量、延长烧结时间等一系列措施,在保证烧结矿强度的前提下,使烧结矿SiO2含量降到了4.0%左右。  相似文献   
62.
采用不同参数的多孔透气砖进行了25 t四流中间包的底部吹气水模拟实验,结合RTD曲线和标准差分析,研究透气砖面积(210~105 mm×56~28 mm) 、4种吹气位置和吹气量(60~120 L/h)对中间包液体流动特性的影响,并与不吹气的情况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中间包吹气能改善液体的流动特性,均衡其在不同水口间的停留时间,并能延长峰值时间和降低死区体积。透气砖靠近挡墙,采用小气量和小面积更有利于改善现有中间包流场。  相似文献   
63.
采用了一种新的混合LES-RANS(大涡模拟-雷诺平均模型)湍流模型模拟结晶器中钢液的流场.模型通过修正湍流黏度系数对水口和结晶器内湍流进行过滤,对大尺度的湍流直接采用Navier-Stokes方程求解计算,对小尺度的脉动采用标准k-ε模型进行计算.该模型能避免RANS的过分耗散并且能捕捉到更多的瞬态湍流信息.模型通过对连铸结晶器内液态金属GaInSn模型速度进行测量验证,速度测量方法为超声波多普勒测速仪(UDV)测速法.新模型与实验测量值吻合程度明显好于RANS模拟的结果,能更准确地预测结晶器和水口内的湍流行为.结晶器内瞬态流动特征表明,水口两侧流体呈周期性的偏流,周期约为5s.   相似文献   
64.
刘成松  李京社  高雅巍  唐海燕 《钢铁》2013,48(12):25-29
 为改善铁矿石在炉内的低温还原粉化性能以适应多样的炼铁生产条件,以炼铁生产常用的烧结矿、球团矿以及块矿为研究对象,通过控制还原气体成分和温度的方式,考察并比较了不同种类铁矿石在高炉炼铁工艺和COREX非高炉炼铁工艺2种煤气条件下的低温还原粉化行为。试验结果表明,相同的还原气氛和温度条件下,烧结矿、球团矿以及块矿的还原粉化形式、程度有较大差异,而各类铁矿石对煤气性质、温度变化的敏感性也各不相同。这对更为全面地考察和评价不同类型铁矿石的低温还原粉化特征,进而改善铁矿石冶金性能和优化炼铁工艺参数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5.
以钢厂90 t RH精炼过程管线钢37Mn(/%:0.37C、0.21Si、1.44Mn、0.010P、0.003 4S)脱硫优化为目标,在实验室用GL-2型高温管式炉对原工厂用渣系:50CaO-35Al2O3-7SiO2-8MgO和脱硫剂:75.4CaO-20.1CaF2及优化渣系:57CaO-25Al2O3-10SiO2-8MgO和脱硫剂:70CaO-30CaF2共17个方案进行管线钢脱硫试验。结果表明,57CaO-25SAl2O3-10SiO2-8MgO精炼渣系和配合70CaO-30CaF2脱硫剂使用对钢液的脱硫效果最好,并且当渣量为5kg/t,脱硫剂量为0.7 kg/t时,能使钢液中的硫含量降到10×10-6。  相似文献   
66.
通过几何相似比1:3.5的水模型实验对40 t八流中间包不同控流装置下的流场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原中间包平均滞止时间短,一侧4个水口的停留时间相差较大;优化的双导流孔挡墙可使中间包死区体积分数比原型减少19.15%,优化的C12W1矩形挡墙可使中间包死区体积分数比原型减少31.49%;中间包一侧4个水口的滞止时间差值减少;设置湍流抑制器虽然增加钢液的滞止时间和峰值时间,但不能有效地降低死区体积分数。  相似文献   
67.
冻融循环作用下西藏玉龙铜矿边坡岩体物理力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取自西藏玉龙铜矿的花岗岩和石英砂岩进行了冻融循环试验,得到两种岩样在冻融循环过程中的体积、质量和抗拉强度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两种岩样的体积都是先收缩后膨胀;质量均有极小增加;抗拉强度都有所降低,但上述3种物理力学特性的变化方式则各不相同。通过分析,得出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岩石矿物颗粒和孔隙水在冻融循环过程中发生了相互作用。试验结果为现场边坡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也对岩石冻融力学研究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8.
控流装置对钢液流动特性的影响较大,采用物理模拟结合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某钢厂八流中间包进行了挡墙优化,分析了不同挡墙方案中间包的RTD曲线并进行相关计算,根据计算结果选取较优方案。水模型实验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原型中间包加入控流装置后流场趋于合理,钢液的停留时间比较一致。其中,V-2方案的死区体积分数小,各流一致性好,有利于均匀钢液的成分和温度,促进夹杂物上浮,综合效果好。  相似文献   
69.
通过热力学计算和动力学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四种常见高熔点纳米粒子,Al_2O_3、TiN、Ce_2O_3和MgO,在钢液中的溶解度、与形核相之间的错配度以及在钢液中的停留时间等特征。结果表明,TiN在钢液中溶解度较大,Al_2O_3和Ce_2O_3与形核相之间的错配度相对较高,综合比较可以认为四种纳米粒子中,MgO为最佳的外加第二相粒子类型。纳米级粒子在静止的钢液中基本近似于悬浮状态,这给纳米粒子在钢液中的弥散提供了动力学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0.
采用加入示踪剂、全流程系统取样与实验室综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8213钢生产过程中各工序钢中T.O和N含量、显微夹杂物和大型夹杂物数量和粒径分布以及成分类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LF精炼后钢中侧(T.0)和显微夹杂物数量显著下降,分别降低62.06%和43.57%;铸坯中训(T.O)和显微夹杂物数量的平均值分别为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