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6篇
机械仪表   12篇
建筑科学   13篇
矿业工程   25篇
轻工业   4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16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孔令海 《煤炭学报》2021,46(6):1847-1854
为研究深部煤巷道围岩应力状态与围岩结构冲击破坏之间的关系,探索深部煤巷冲击地压发生机制,利用设计的可水平和垂直双向增量加载相似模拟试验平台,试验分析了巷道围岩全过程(自掘进至成巷)应力演化及宏观破坏特征,研究了增量荷载作用深部煤巷围岩冲击破坏规律。研究得到:(1)掘进成巷时,巷道围岩体为应力卸荷状态;成巷后,巷道围岩应力开始进入"缓增—快增—缓增"波动阶段;当巷道模型左侧和顶部载荷增加时,围岩变形增大、局部破坏明显,巷道围岩应力开始进入"快增—突变"阶段,巷道发生冲击破坏;冲击破坏后,巷道围岩应力进入"降低—稳定"阶段,与载荷增加前的围岩应力大小相比,顶底板岩层、左帮、右帮浅部等煤体应力基本恢复到冲击破坏前的大小,但巷道右帮煤体深部应力仍处于较高应力状态。(2)深部煤巷围岩冲击破坏与其应力状态呈正相关关系,静载作用下围岩应力呈波动缓增状态,围岩结构破坏不明显;增量荷载作用下,巷道围岩应力呈快增突变状态,局部围岩破坏明显、冲击破坏发生,围岩应力经历了从初始增加到波动增加、再到突变及平衡共7个演化阶段,试验再现了围岩冲击破坏发生的全过程,揭示了冲击破坏发生时的围岩应力突变特征。(3)在山东...  相似文献   
102.
冲击地压的孕育和发生除应当具有足够能量源之外,能量的有效积聚同样至关重要。通过设计位移控制的夹持试验还原顶底板对煤层的约束作用,结果表明:岩石试块在轴向压力的作用下存在对于煤试块的闭锁作用,具体表现为加载端与中部监测点的位移不同步,该机制能够形成有效的能量积聚。同时,加载过程中煤试块局部位置表现出类似于纵波的变形传导现象,而较大轴压下出现的应力突然调整即为该现象的剧烈表现形式。研究指出,顶底板对于煤层的闭锁作用及煤层自身的变形传导对冲击地压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现场实践表明,在近顶底板位置实施配合表面活性剂的高压注水,能够有效弱化接触面摩擦因数,实现煤壁深处变形能的可控释放,降低冲击危险性。  相似文献   
103.
微地震波在煤矿岩层中的传播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塔山矿8103工作面微地震监测中,测到距离震源远的底板孔检波器比距离震源近的顶板孔检波器先接收到微地震波的异常现象。研究表明,微地震波的直达波和透射直达波两种传播模式是造成这一异常现象的主要原因。在性质相近的介质中,微地震波是按直达波模式传播,现场监测到的“顶板断裂产生震动波—顶板—顶板检波器”的路径是典型的“直达”传播模式。而在性质差异较大介质的界面处,微地震波在入射界面上的入射点将形成新的震源点,并以新震源点为起始点,再按直达波模式传播,从而形成“透射–直达”传播模式,现场监测到的“顶板断裂产生震动波—综放支架—底板—底板检波器”的路径是典型的“透射–直达”传播模式,这是造成微地震监测中“远点先达”现象的重要原因。根据微地震波在煤矿岩层中的传播特征可以确定合理的定位方法和验证震源定位的准确性。实践证明,在性质差异较大的介质中定位震源时,需将性质相近介质中的检波器信号放在一起定位,这样可以减弱“透射–直达”传播模式造成“远点先达”现象的影响,提高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04.
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Q235钢表面制备TiC-VC-Mo2C颗粒增强Fe基复合涂层。借助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显微硬度计、滑动磨损试验机,研究了复合涂层的显微组织和性能。研究表明:复合涂层物相包括α-Fe、γ-Fe、Fe3C和TiC-VC-Mo2C,其中陶瓷相以细小粒状均匀分布于涂层,起到了颗粒增强的作用。复合涂层的平均显微硬度达1102.5HV0.3,具有优异的耐磨性,在相同试验条件下,复合涂层的磨损失重仅约为基材的1/20,其磨损机制主要为显微切削和区域性粘着磨损。  相似文献   
105.
钨极氩弧热源熔敷碳钢基体表面预涂的钛铁、钒铁、石墨及铁基自熔合金粉末,获得了具有良好耐磨性能的铁基耐磨涂层.试验测试和分析表明,熔敷层中原位生成了TiC-VC增强体,增强体呈颗粒状均匀分布于基体中,涂层表面硬度达到了HRC55以上,越靠近熔覆层表面,硬度越高,具备良好的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106.
海上油田大型平台一体化工程实践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石油开发在我国能源战略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目前,我国海洋石油已经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未来,海洋石油工业将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巨大动力.因此,开发海洋石油,提升海洋油气田工程建设速度是当务之急,而海洋油气田工程的建设模式将直接影响到海洋油气田的建设速度和经济效益.介绍了海洋油气田工程的3种建设模式,并结合我国海洋油气工程建设实例,对海上大型组块一体化整体设计、建造、安装模式进行了论述.结合国外工程实例,对我国深海油气田建设模式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7.
讨论如何采取程序修改PC高位字节的方法合理使用8031P_2口,使之与P_1口组合实现对多位8段LED显示器的接口,与P_3口组合实现对键盘矩阵的接口。  相似文献   
108.
赵固一矿涌水量大,顶底板较软,上覆岩层运动规律不明。通过对该矿12011工作面的微地震监测,得出顶底板破裂范围,以及煤层的支承压力分布情况,并为防治顶底板突水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9.
鄂尔多斯矿区深部多个工作面发生破坏性冲击地压事故,被列为该地区煤矿开采的主要灾害,影响的煤炭产量占该地区总量的近1/3.采用理论、 试验和实测等综合方法,系统研究了冲击地压类型及发生机制,提出防冲关键对策.针对矿区深部开采典型条件,提出基于应力优化减冲和应变控制防冲技术原理的"采前、 采中、 采后"防冲技术对策,并在现...  相似文献   
110.
利用Geant4求解国控大气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NaI γ谱仪G(E)函数,对NaI γ谱仪进行能量响应修正,实现NaI γ谱仪能谱-剂量直接转换。通过点源刻度实验,获取NaI γ谱仪Geant4物理模型。然后利用Geant4和高斯展宽获取NaI γ谱仪对不同能量γ射线的响应能谱。最后采用最小二乘法求解得到NaI γ谱仪G(E)函数。并通过标准源137Cs、60Co、241Am的实验能谱进行验证,表明利用G(E)函数和谱仪实际能量谱求空气吸收剂量率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