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5篇 |
免费 | 41篇 |
国内免费 | 37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8篇 |
化学工业 | 1篇 |
机械仪表 | 1篇 |
建筑科学 | 3篇 |
武器工业 | 2篇 |
无线电 | 134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篇 |
冶金工业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1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3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19篇 |
2008年 | 29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3篇 |
200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面向PDP显示的数字逻辑电路及其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等离子体显示板(PDP)技术是一种极具前景的主动发光式平板显示技术,其驱动技术一直是研究热点之一.文中在介绍PDP驱动系统框架和PDP显示驱动系统中的数字逻辑功能的基础上,针对交流(AC)型PDP在ADS驱动方式下对图像数据的处理和对驱动状态的控制,提出一种面向PDP显示驱动的数字逻辑系统设计方案,并对方案中主要模块的功能、设计思路及存在的挑战进行了说明.最后,结合实验屏的驱动电路进行了逻辑设计仿真和系统验证.文中提出的数字逻辑设计方案对进行PDP显示驱动控制系统设计和相关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2.
143.
144.
145.
在Yeong-seukKim等人模型[1]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VDMOS静态物理模型。该模型特别考虑了VDMOS器件中漂移区载流子的密度分布,并且近似得到了漂移区中泊松方程的解析解。器件模拟软件MEDICI的模拟结果验证了改进静态物理模型的计算精度,与Yeong-seukKim等人的模型相比,改进模型的计算精度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6.
147.
148.
通过器件模拟仿真软件Sentauras和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igh-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简称HRTEM)研究了4H-SiC结势垒肖特基二极管(Junction Barrier Schottky ,简称JBS)在反向浪涌电压应力作用下的失效机理;进而重点研究了结终端扩展区(Junction Termination Extension ,简称JTE)的长度、深度和掺杂浓度对该器件反向浪涌峰值电压(Maximum Surge Peak Reverse Voltage ,简称VRSM)的影响,并结合JBS的基本结构对其进行优化设计;最后,流片测试显示优化设计的4H-SiC结势垒肖特基二极管的VRSM值约为1450V,比原器件提升了20%左右。 相似文献
149.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亚阈值MOSFET的CMOS电压基准电路,它采用了与温度相关的阈值电压、峰值电流镜和亚阈值技术。此基准结构只由MOS晶体管和电阻组成,已经在SMIC 0.13μm CMOS工艺线上通过了流片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基准电压输出在电源电压从0.5V变化到1.2V时具有2mV的变化,温度从-20℃变化到120℃时具有0.8mV的变化。该电路在室温时输出140mV,并且消耗电源电流仅为0.8uA,芯片面积占有0.019mm2。 相似文献
150.
本文设计了一款新型基于DCM工作模式的全数字PFC控制器,主控制采用了分段自适应PI控制策略,可根据负载、输入电压等的变化实时改变控制参数,不但能够提高系统的抗扰动能力,而且使得系统具有快速的动态响应性能。辅助控制引入了一种新颖的启动电流尖峰抑制策略,该策略基于工作模式控制,通过限制最大占空比使得电路工作在电流断续模式,在充分抑制启动电流尖峰的同时提供了足够的能量,保证了系统快速启动。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数字PFC系统在输入电压110~230V、最大输出功率140W的测试环境下,最大PF值为0.995 8,最大效率为95.68%。测试中系统启动时间均小于10个工频周期,无电压超调及启动浪涌电流。负载切换的响应时间最大179ms,最小21ms,过冲电压10%~20%。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