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5篇 |
免费 | 41篇 |
国内免费 | 37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8篇 |
化学工业 | 1篇 |
机械仪表 | 1篇 |
建筑科学 | 3篇 |
武器工业 | 2篇 |
无线电 | 134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篇 |
冶金工业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1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3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19篇 |
2008年 | 29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3篇 |
200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58 毫秒
81.
82.
提出了一种测试PDP列芯片200 MHz工作频率的方法。该方法基于Altera公司中高端的FPGA,利用PLL倍频后的400 MHz内部时钟信号,生成256路PDP列芯片用的200 MHz时钟信号以及2.5 ns的单bit数据信号;通过设计对应的测试接口卡,将FPGA产生的时钟、数据和控制信号提供给PDP列芯片工作;设计目标是通过200 MHz时钟信号的精确移位传输,最终让列芯片的256路高压输出中只有OUT37有频率为568.9 kHz方波信号输出,其他255个输出为恒定高电平;测试结果显示,列芯片的256路高压输出中的确只有OUT37是方波信号,并且频率为567.7 kHz,跟设计值十分接近;该结果表明待测列芯片完全可以工作在200 MHz的时钟频率下,并且数据信号也可以在200 MHz频率下被列芯片正确移位传输。 相似文献
83.
84.
85.
86.
87.
基于SOI-LIGBT(Silicon-on-Insulator-Lateral 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采用二维器件模拟软件Tsuprem4和Medici,仿真N-buffer的注入剂量和结深的变化对器件击穿电压和开态电流能力等参数的影响.通过分析,得出实现击穿电压、开态电流和关断时间折中的一般方法和优化N-buffer设计的一般结论.这不仅适用于该器件的设计,而且对其他LIGBT及纵向IGBT器件的N-buffer设计也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8.
针对宽禁带半导体SiC APD紫外单光子探测器,本文提出了一种1×8线阵型单光子计数读出电路.根据光强条件并通过合适的时序控制,可选取固定门控或互补门控探测方式,实现宽动态范围紫外光子信号的探测计数.读出电路采用TSMC 0.18μm CMOS工艺制备,测试结果表明,读出电路具备单光子探测功能,性能与仿真分析预期结果吻合.最终,借助微动系统二维转台完成对日盲紫外单波长光子的探测与成像,实现对多个独立紫外光源的准确区分与目标定位. 相似文献
89.
红外单光子探测因其超高的检测灵敏度和信噪比,有效提升了弱光检测系统的性能水平。基于TSMC 0.35m CMOS工艺,提出了一种阵列型数字式红外读出电路及其应用系统的设计方法。采用由OSC多相时钟构成的低段全局共享TDC和高段像素独享TDC的两段式阵列结构,在170 MHz时钟频率下,实测获得了小于1 ns的时间分辨率和3s的量程,并在1 kHz的帧率下采用串行模式输出数据,经相关数据处理,最终实现测距轮廓成像的功能。 相似文献
90.
对于时间信号量化后的数字编码处理,传统编码方法高频条件下存在高误码率导致数据量化精度退化的问题。该文从数据误码根源分析入手,建立起不同状态模式下包含锁存和延迟失配效应的误码解析分析模型,并在二进制和格雷码编码方法对比的基础上,分析了低误码率的同频码编码设计方法。基于TSMC 0.35 ?m CMOS工艺,完成了采用同频码编码方法的时间数字转换器(TDC)电路及其版图设计,多项目晶元(MPW)芯片的测试结果表明:同频编码的误码率相比同等条件下传统编码方法的误码率明显降低,并与理论分析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