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6篇
无线电   6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21.
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在高速移动的条件下,需要更高的吞吐量和更大的带宽。这就需要采用更好的信道编码(turbo码等)、HARQ策略和信道均衡技术。但是,turbo译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进行信号处理时会耗费用户大量的时间和功率。因此与turbo译码相关的HARQ策略会对系统性能产生很大影响。提出了一种CQI辅助的HARQ策略。这种策略主要利用了已经测量得到的CQI来跳过HARQ在首次传输和重传过程中不必要的解调和译码过程。通过采用HARQ策略,当误帧率高于门限时可以节省UE端大约55%的功率。  相似文献   
22.
HSDPA系统中HARQ性能的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分组数据业务需求,特别是下行业务需求,3GPP提出了HSDPA技术并进行了标准化。作为HSDPA的关键技术之一,HARQ能够自动适应瞬间的信道条件并且不太受测量差错和时延的影响。本文对采用不同方式HARQ的HSDPA系统性能做了较为详细的比较与分析并给出了最后的结论。  相似文献   
23.
张余  常永宇 《移动通信》2005,29(5):71-74
cdma2000系统向3G网络演进有一条技术路线是只支持高速分组数据业务的EV-DO。目前.EV-DO系统在空中接口的框架已经基本建立起来,存在着两个不同的实现版本,即Release 0和Release A,文章将就这两个标准版本之间的区别展开分析。为未来的网络建设和业务发展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24.
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已成为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MIMO系统的研究已经从点对点的单用户系统扩展到点对多点的多用户MIMO系统.介绍了多用户MIMO系统的模型,特别是下行链路的基于空分多址方式消除用户间干扰的预处理方法,并讨论了多用户分集和调度等相关问题.多用户MIMO系统是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的一种典型应用系统,因此研究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5.
安全问题是困扰无线网络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cdma2000 1x网络中的接入鉴权方案出发,介绍了当cdma2000 1x网络向cdma2000 1x EV—DO网络演进时一种可运营的接入鉴权方案。  相似文献   
26.
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分组并行多用户信号检测器结构,推导了这种多用户信号检测器的检测算法,算法的计算复杂度与用户数呈线性关系,而性能优于解相关检测器,检测器的总延时小于判决反馈多用户信号检测器。数值及仿真结果表明,当接收到的干扰信号功率高于有用信号:3dB以上时,分组并行多用户信号检测器的误码性能趋于某一值,因而该检测器可以有效地克服CDMA移动通信中的远近效应。  相似文献   
27.
MIMO技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入多出(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技术相对于传统的单天线系统,能够大大提高系统容量和频谱利用率,使得系统能在有限的无线频带下传输更高速率的数据业务。简要介绍了无线通信中MIMO技术的发展现状、研究热点及应用。  相似文献   
28.
为解决时分双工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中探测参考信号(SRS)资源受限造成的系统性能下降问题,基于用户信道变化速率的不同,提出确定用户探测周期的准则,设计扩充了可调度用户集合的导频分配方案,并提出了匹配的多用户分组调度方案.采用3-D MIMO信道对算法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有效提升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29.
主要介绍LTE系统上行链路引入MIMO后的信道估计技术。首先介绍了基础的上行和下行信道估计的方法以及他们的区别,然后着重指出了在进行上行MIMO的信道估计时遇到的问题,并阐述了该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法和详细的公式推导,最后通过对含有MIMO技术的上行LTE链路层的仿真,对在LTE上行MIMO系统中采用MLE算法进行信道估计的精确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30.
多载波HSPA技术及其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提高HSPA系统的峰值数据速率以及用户吞吐量,3GPP在Rel-8中引入了双载波HSDPA(highspeeddownlinkpacketaccess.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这种双载波技术既可以实现很高的资源利用率又可以减小频率选择性带来的影响从而使得信道条件较差的用户可以获得更好的性能。为了满足宽带移动通信业务的需求,3GPP在Rel-10中又引入了4载波HSDPA技术。本文首先阐述了多载波HSPA技术的演进过程,然后介绍了各种多载波HSPA技术及其研究热点,并且分析了多载波技术对网络架构和用户设备的影响,最后介绍了多载波HSPA技术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