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7篇 |
免费 | 47篇 |
国内免费 | 31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44篇 |
综合类 | 20篇 |
化学工业 | 1篇 |
机械仪表 | 14篇 |
能源动力 | 3篇 |
石油天然气 | 1篇 |
无线电 | 9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篇 |
冶金工业 | 1篇 |
自动化技术 | 11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3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2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14篇 |
2009年 | 32篇 |
2008年 | 15篇 |
2007年 | 17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19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6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的PI滑模负荷频率控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提出了一种用于多区域互联电力系统的负荷频率综合PI滑模控制方法,该方法同时发挥了基于新区域控制偏差的比例积分控制和滑模控制的优点,选用带积分的滑模超面方程使系统从一开始就进入滑模状态,当系统进入滑模状态后,转化为基于新区域控制偏差的比例积分控制。在考虑发电机变化率约束和具体控有控制死区条件下,所提出的综合控制方法仍能使系统取得较好的性能,而且克服各自单一控制的不足,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法是简单的、有效的、并且能够保证整个系统是渐进稳定的。 相似文献
112.
113.
114.
115.
针对一类状态和控制变量均带有时滞的非线性系统的带有二次性能指标函数最优控制问题,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新的迭代自适应动态规划算法的最优控制方案. 通过引进时滞矩阵函数, 应用动态规划理论, 本文获得了最优控制的显式表达式, 然后通过自适应评判技术获得最优控制量. 本文给出了收敛性证明以保证性能指标函数收敛到最优. 为了实现所提出的算法, 本文采用神经网络近似性能指标函数、计算最优控制策略、求解时滞矩阵函数、以及给非线性系统建模. 最后本文给出了两个仿真例子说明所提出的最优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6.
研究了一类带有时变时滞的线性中立型系统的稳定性, 其中中立型项中的时滞包括一类快变时滞(即, 时滞导数大于1). 目前, 还没有文献考虑带有这种带有快变中立型时滞的系统. 通过使用新的Lyapunov-Krasovskii泛函和带有时滞的多项式(PTVD)补偿技术, 对于此类系统提出了具有更少保守性的时滞依赖稳定性判据. 通过使用新的泛函可以实现处理快变时滞的目的. 同时, 通过使用PTVD补偿技术, 可以在判据中引入一些有用的元素. 而在之前的结果中, 当估计Lyapunov-Krasovskii泛函的上界时, 这些元素通常是被忽略的. 一个数值例子将被提供来验证所得到结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7.
118.
采用科学知识图谱的方法系统梳理了信息能源系统研究的整体概况, 以数据和知识混合驱动的方式展现了信息能源系统专业领域的热点领域和学术链条, 并聚焦4个重点研究领域: 优化调度、一致控制、用户驱动的优化管理、信息能源深度融合系统. 在共被引分析基础上, 依据文献重要性和贡献度人工筛选出高影响力文献, 梳理了信息能源系统研究演化发展趋势. 分析表明, 当前信息技术作为有力的支撑驱动了能源系统的发展, 但信息与能源之间的联系仍不够紧密, 对能源数据价值的充分挖掘等问题亦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9.
提出了一种基于无速度传感器运行的永磁同步电机非线性控制方法。针对电机速度和位置观测,设计了一种新颖的级联式滑模观测器,解决了传统滑模观测采用低通滤波器的相位延迟问题。前级电流滑模观测器得到反电动势,后级反电动势滑模观测器获取转速和位置信息,利用李亚普诺夫理论进行了稳定性分析。针对速度控制,提出了带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滑模速度控制器取代PI调节器,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在滑模观测和控制中均利用双曲正切函数取代符号函数,削弱了系统抖振。将上述方法应用到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中,通过仿真验证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0.
针对在实际的配电系统故障诊断中,往往要面对从海量数据中找到真正对于诊断结果有帮助的关键数据问题,提出了一类基于遗传算法的粗糙集约简算法,可以在较少信息的情况下获得正确的诊断结果。在分析了遗传算法中各个主要参数对算法结果的影响基础上,重点讨论了适应值函数中目标函数、惩罚函数以及惩罚因子的构造方法,并对于其他关键参数及算法进化过程针对粗糙集约简特点进行了修正。与传统的粗糙集约简算法相比,文中的方法能够有效找到最优的属性约简结果,同时大大提高了算法的效率和实用性。将算法应用于美国PG&E的69节点配电系统进行仿真,对于202个属性,319条记录的复杂数据进行了有效的约简,结果表明算法对于实际的复杂配电系统能够进行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