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6篇 |
免费 | 22篇 |
国内免费 | 14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5篇 |
综合类 | 26篇 |
化学工业 | 14篇 |
机械仪表 | 5篇 |
建筑科学 | 29篇 |
矿业工程 | 8篇 |
轻工业 | 19篇 |
水利工程 | 5篇 |
石油天然气 | 1篇 |
武器工业 | 2篇 |
无线电 | 12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8篇 |
冶金工业 | 13篇 |
原子能技术 | 3篇 |
自动化技术 | 5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7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17篇 |
2009年 | 12篇 |
2008年 | 20篇 |
2007年 | 12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提出了一种利用离散Hopfield网络求解图论极大独立集的启发式算法,并将其应用于RNA二级结构的茎区选择和预测当中.算法通过映射RNA序列的茎区为无向图中的节点,将预测RNA二级结构的问题转化为求解图的极大独立集的问题.定义了合理的能量变化函数,利用离散Hopfield网络进行迭代,以获得能量最优的预测结构.文中将算法与传统的最大匹配数算法以及最小自由能算法在运行时间上进行比较,并且选择特定的序列在茎区和碱基对水平上进行精度测试,结果证明该算法在效率和精度上具有一定的优势.算法的时间复杂性为max{O(n2),O(N2)},空间复杂度为O(N2),其中n为RNA序列长度,N为RNA的茎区段个数. 相似文献
72.
基于点邻域平坦度的网格重构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对散乱数据点进行网格重构的区域扩张算法.首先计算每个点的邻域平坦度,并在平坦区域构造一个种子三角面片;然后优先选取落在平坦区域的活动边进行扩张,并在扩张过程中引入平坦趋势作为最佳点选择的准则;最后通过后续处理构造出二维流形网格.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充分利用点邻域的平坦信息减少拓扑和几何错误发生的概率,较好地保持实体模型的尖锐特征. 相似文献
73.
随着高能激光系统的发展,对光学薄膜抵抗激光损伤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激光脉宽是脉冲激光对薄膜损伤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针对Ta2O5/SiO2多层膜,基于1-on-1测试方法,分析其在飞秒、皮秒、纳秒激光作用下的损伤特性。测得800 nm飞秒激光作用下的损伤阈值为1.67 J/cm2;532 nm和1 064 nm皮秒激光作用下的损伤阈值分别为1.08 J/cm2和1.98 J/cm2;532 nm和1 064 nm纳秒激光作用下的损伤阈值分别为9.39 J/cm2和21.57 J/cm2,并使用金相显微镜观察了滤光膜的损伤形貌。实验结果表明:飞秒激光对滤光膜的损伤机理主要是多光子电离效应,而皮秒和纳秒激光对滤光膜的损伤机制主要是热效应。滤光膜在飞秒激光作用下的损伤阈值与皮秒激光作用下的损伤阈值相当,纳秒激光作用下的损伤阈值要高一个数量级,透射通带外损伤阈值约为通带内损伤阈值的2倍。 相似文献
74.
75.
从标签系统中生成层次体系可以支持多种类型的应用,具备重要的意义.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发现标签间的关系,但对如何利用这些关系形成高质量的层次体系却关注不足.针对这一现状,研究了支持Web 2.0标签层次体系构建的关系识别及层次组合方法,通过分析并识别已发现的标签间关系所具有的不同类型提升了标签间关系的质量,并提出基于语义流动分析的层次组合方法实现了更高质量的层次体系构建.应用多种评估指标的实验结果表明应用关系识别及使用语义流分析方法可以获得相比评估方法更高质量的标签层次体系. 相似文献
76.
77.
在苏联西西伯利亚钢铁厂,拟定了新的大钟和料斗的制造工艺方案。限于该厂铸造车间熔炉能力小(10吨/炉),所以对于3000米~3高炉装料设备的大钟(直径为6500毫米)和料斗,决定由三部分通过双面焊缝对接焊制成(见图1)。并且 相似文献
78.
当前,全球已进入"城市化世纪",自然保护事业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城市自然保护地的重要性日渐凸显。中国正同时处于新型城镇化和自然保护地体系重构的关键时期,急须思考城市自然保护地的保护和管理路径,但当前中国的相关研究较为欠缺,还需借鉴更多的国际经验。在系统梳理全球城市自然保护地相关研究、实践的基础上,首先从定义、特性两方面阐释城市自然保护地的内涵,辨析其与城市荒野、城市绿地、传统自然保护地的异同。其次回顾了城市自然保护地的发展历程,介绍其现状概况,阐明开展相关研究与实践的重要性,并从认识层面、行政层面、资金层面、社会层面总结了管理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城市自然保护地研究的3个思考方向,分别是城市自然保护地本底研究、与国土空间规划和"三区三线"的关系研究、定位及管理措施研究。最后,提出了中国城市自然保护地实现有效保护管理的4条可能路径:以科学研究促认识提升、以多种途径促行政治理、以市场手段促资金保障、以国民教育促社会参与。在系统思辨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思考中国城市自然保护地未来的可能发展方向,能为后续研究与实践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79.
社区共管是中国国家公园(national park)体制社区协调的关键性制度。通过文献研究、案例研究和对比研究,梳理了世界自然保护地社区共管的起源和发展脉络。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Nature,简称IUCN)自然保护地治理类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指令式、咨询式、协议式、合作式、联合式、授权式6种自然保护地社区共管模式,并在越南(亚洲)、巴西(南美洲)、乌干达(非洲)、英国(欧洲)、澳大利亚(大洋洲)、加拿大(北美洲)各自选择了一个自然保护地社区共管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社区共管主要产生于土地和自然资源的使用冲突,而不同社区共管模式的选择受土地权属、社区类型、管理体制等综合因素影响。进一步分析了研究案例的6点成功经验和3点共性问题,并从模式选择、政策制定和实践开展3个角度为中国国家公园社区共管机制建设提供了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80.
社区共管在中国自然保护区中已经开展了近60年的试验和探索,但学术研究上仍以个案分析为主,全面性和系统性不足。对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的概念、发展和类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不全面、不持续、不有效和不积极4个社区共管问题,并分析了8个问题成因。其中,外部成因主要为权属混乱、体制不顺、资金缺位、法律缺失,而内部成因可概括为思想不一、能力不够、方法不当和研究不足。在自然保护地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为进一步完善社区共管机制,研究提出了5项改革建议:1)明确社区共管法律地位,深化各方思想认识;2)分类型、分阶段建立保护区社区共管试点;3)探索多元化的社区协调发展路径;4)确立保护区管理机构社区共管的职能、人员和经费;5)成立跨领域专家小组,建立理论框架和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