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9篇
机械仪表   11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海上风机安装用抗冲击隔振器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避免海上风机在安装过程中因为冲击而造成相关精密部件的损坏,设计研发了一种新型的抗冲击隔振器。隔振器以油液缓冲器为主要的抗冲击隔振元件,并按照在满足一定缓冲行程的要求下,冲击过程中风机最大加速度值最低为优化目标进行了节流孔的设计。通过结构设计和强度验算完成了该隔振器的研制。且通过模型仿真与试验测试结果的比较,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隔振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为提升雷达装备中高速背板连接器的插拔可靠性,以某型号VPX连接器为研究对象,对该连接器的机械性能开展了仿真和试验研究,建立了该连接器单根接触的解析模型,并通过ANSYS对该连接器在插拔过程开展非线性动力学仿真分析,搭建高精度6自由度的试验平台,考虑雷达装备的安装条件,对不同极限偏差下连接器插拔的力学性能和接触电阻开展试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平稳插入阶段插入力为0.17N,水平偏差对插拔力影响较小,垂直偏差对插拔力影响较大,且极限偏差对接触电阻影响不大。所得结论为该连接器的工程应用以及疲劳寿命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军用雷达微波功率组件的热流密度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相控阵雷达采用液冷散热方案。冷却液是液冷系统中的重要传热介质,不仅应具备良好的换热和流动性能,在使用年限内对系统不造成腐蚀危害,还应在发生泄漏问题的时候不对电子器件造成短路危害,即应具有不导电或者低导电特性。为解决现有雷达液冷系统中常用的乙二醇冷却液导电危害问题,研制了新型低电导率乙二醇冷却液,对雷达液冷系统中常用的不锈钢、铝合金、铜合金及其不同表面处理状态的金属材料在该低电导率乙二醇冷却液中的腐蚀性进行试验研究和评估,对其泄露导电危害特性进行试验分析和比较,并针对三元乙丙、氟硅橡胶等开展冷却液的相容性试验研究。该研究为新型低电导率乙二醇冷却液在雷达液冷系统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功放芯片是现代雷达和电子战设备最重要的发热器件,其中Ga N芯片在T/R组件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文中针对Ga N芯片热耗大、热流密度高等特点,探讨了从两相流冷却技术角度解决散热问题的工程可行性。分析了两相流冷却原理,提出了用菱形肋微通道冷板来强化对流沸腾换热的方法,并搭建了试验系统对散热性能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证明了两相流冷却技术应用于高热流密度功放芯片散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未来高热流密度功放芯片的散热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军用雷达电子装备的功率和功率密度的不断增加,对微波功率组件的散热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组件材料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热流密度要求,对新型热管理材料的需求变得愈加迫切.金刚石/铜具有优异的热传导性能和与芯片匹配的热膨胀系数,是一种极具竞争力的可用于组件封装的热设计材料.文中对金刚石/铜在微波功率组件工程应用中面临的问题开展了相关试验研究,通过热性能仿真测试以及振动、冲击等环境试验验证了其在微波功率组件热设计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雷达显控台人机交互密切、人性化要求高的特点,为提升雷达显控台的作战效能和用户体验,基于人因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从设备工效性和交互界面两方面开展雷达显控台的人因工程设计研究.在此基础上,运用数字化建模仿真方法对雷达显控台人机系统的设备工效性进行评估.最后,从智能化多模态和人–智能融合两方面对雷达显控台...  相似文献   
17.
随着雷达装备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雷达设计逐渐从功能至上开始向围绕性能要求、用户体验等多方面综合性能的考量转变,在以技术创新为主导的装备研制过程中,以工业设计为依托的设计创新正逐渐展示出不可替代的作用。文中简要总结了国内外雷达工业设计的发展现状,分析了雷达工业设计技术主导性、系统复杂性、稳定延续性、人机协同性和环境多样性的技术特点,并从产品形象、人机工程、颜色材料及工艺(CMF)三个方面对雷达工业设计方法进行论述,为雷达工业设计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