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7篇
电工技术   9篇
综合类   17篇
化学工业   2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篇
水利工程   1篇
无线电   2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7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口诀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张立臣(山东建筑工程学院)体育口诀在体育教学中主要有“三导”作用。1.先导作用。面对一个新的示范动作,学生首先会产生观察困难的感觉,这是因为大脑对此项技术动作还未形成概念,分辨不出哪些是动作的主干,哪些是动作的细节。在第一次动作...  相似文献   
102.
详细分析了有源电力滤波器和电子镇流器的工作原理,针对电子镇流器的谐波问题,比较了采用PFC(Power Factor Correction)和APF各自的优缺点,同时分析了其它检测算法的利弊,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算法的有源电力滤波器,其检测系统闭环、检测精度高、有自适应能力.通过在PSIM软件上仿真,验证了该方案不但能满足功率因素的要求,还能有效滤除谐波,降低对电网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3.
针对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s,CPS)需要提供合理的语义规范来保证信息和物理两个不同世界的同步,提出了CPS系统的语义模型方案,引入了(WoT)物维网框架,分析和介绍了物维网的框架结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物维网框架的CPS系统架构,结合语义模型方案在分析系统需要解决的语义问题时分别给出相应的思路加以阐述,为进一步解决CPS系统语义模型问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4.
随着网格技术和应用的不断深入,对网格提出了严格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简称QoS)要求,网格中的QoS度为研究应用的焦点,缺乏QoS保证逐渐成为制约网格应用的瓶颈之一。本文主要描述了网格QoS定义,网格QoS需求,网格QoS的保证方法,同时也提出了研究的一些方向。  相似文献   
105.
本文提出了使用服务质量管理的确保时态与安全的时态、安全实时反馈控制体系结构。探讨了在无确定工作量和数据访问模式下为事务提供截止时间丢失比例和时态一致性保障的QMF方法,并通过动态调整基于反馈控制环中测量性能差错上的系统行为.采纳反馈控制器要求的自适应修改策略动态调整工作量以达到用户期望的时态、安全保障的实时数据服务。  相似文献   
106.
吴帅  张立臣 《微机发展》2012,(2):76-79,84
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s,CPS)是集计算、通信和控制能力于一体的多维复杂的分布式系统,这就要求系统必须通过专门的定制。实时中间件可以有效地解决分布式系统的异构性和互操作性等问题。信息物理系统中间件存在着分布性、容错性、性能分析、实时性、日志记录等非功能的横切关注点,基于面向方面的中间件构建技术,能够把这些横切关注从中间件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于中间件的核心功能的方面。文中提出一个面向方面的中间件,能够处理分布式信息物理系统的动态问题,在文中,将重点放在特征模型定义,并且概述了其映射到一个动态的面向方面的中间件平台。  相似文献   
107.
高娜  张立臣  刘东星 《计算机工程》2010,36(13):281-283
基于面向方面软件设计方法,分离出分布式式系统的时间特性作为一个方面单独建模,将时间子方面思想应用到统一建模语言(UML)建模中,利用随机实时时序逻辑和模糊时间Petri网扩展UML约束。实例证明,该建模方法可解决UML语义问题,使建模更准确,且为日后代码织入、自动生成和测试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108.
软件系统的非功能需求通常横切整个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会导致代码缠结和分散.提出一种面向方面的非功能需求建模方法,通过扩展UML表达面向方面的概念,识别系统的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根据相应的需求得出系统的功能模型和非功能模型,然后将系统的非功能需求用方面实现,功能需求用组件实现,最后将组件和方面编织在一起形成最终的系统.这种方法降低了软件系统的开发难度,提高了系统的模块性、可重用性和可维护性.最后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09.
基于基/副版本技术提出一种异构分布式容错调度模型,并在该模型上提出HDL算法。该算法克服了以前算法在故障发生前后负载均衡性不稳定问题,并在一定程序上实现均衡可控性,同时在模拟实验中给出一种基于协方差反映负载均衡性的方法。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的负载均衡性在故障发生前后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110.
面向方面在实时系统中间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时系统中间件存在着分布性、实时性、容错性、安全控制、性能分析、日志记录等非功能的横切关注点,基于面向方面的中间件构件技术就是要把这些非功能的要求从中问件的核心功能中分离出,形成非功能方面,运用面向方面的编程技术可实现中间件核心功能关注点和非功能的横切关注点的并行设计与开发,这增加了中间件设计的模块性、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文中提出了采用面向方面的编程思想,重构基于Java的RMI(Renote Method Invocation)分布式框架,实现实时系统中间件的分布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