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9篇
建筑科学   5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1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2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GigE Vision是一种基于千兆以太网通信协议开发的相机接口标准。在工业机器视觉产品的应用中。GigE Vision允许用户在很长距离上用廉价的标准线缆进行快速图像传输。它还能在不同厂商的软、硬件之间轻松实现互操作。  相似文献   
22.
电能表窃电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常见的利用电能表的计量进行窃电现象的分析,提供一些反窃电的方法和思路,以期出现更多更好的反窃电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23.
一种折光率与PP相近的α烯烃形成的丙烯以及α烯烃的半结晶聚合物为增韧荆,降低了在相互间相界面上发生的折射和PP球晶的异化,保证基体聚丙烯透明性的情况下提高了低温韧性,并选用α,β晶型成核剂,并进行复配试验,平衡聚丙烯的刚性、韧性和透明度,达到增韧、耐寒、透明等目的。  相似文献   
24.
介绍一种新型CuCl蒸气激光器放电管.其结构特点是放电区内管设计成多段竹节形。这种设计有助于放电区处于高效均匀的激励状态,使激光输出功率和稳定度显著提高,同时由于采用了其他有效减缓窗片污染的辅助措施,使放电管寿命大大延长。对制管工艺和参数也作了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25.
本文对铜激光泵浦的染料激光系统进行了研究·测量了泵浦光强、染料浓度、输出镜反射率等因素对输出染料激光强度的影响。找出了最佳工作状态,用若丹明B乙二醇溶液获得了29.8%的转换效率与300A的调谐范围,同时还进行了一些参数测量。  相似文献   
26.
张翼翔  徐东风 《山西建筑》2007,33(28):168-169
探讨了苏州北互通跨河段现浇箱梁的施工工艺,对比分析了钢管桩支撑和木桩承台支撑钢管桩两种方案的优缺点,并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木桩承台作为桥式支架临时墩承重结构,以达到降低工程成本、快速、方便的目的.  相似文献   
27.
本文就斜井有杆泵泵况诊断方法进行了系统论述。斜井有杆泵的使用也使得斜井有杆泵泵况诊断的重要性凸显出来,因为对斜井有杆泵泵况进行诊断可以提高石油开采效率,减少开采消耗。如何有效地对斜井有杆泵泵况进行诊断,首先要加强对斜井有杆泵泵况进行排查;其次对斜井有杆泵进行有效管理;第三在使用斜井有杆泵可以用扶正器进行修复。  相似文献   
28.
所谓预打样是以感光光化学反应为基础,无需正式印刷所用的打样机、印版及油墨,就能制成与油墨印刷色彩接近的彩色样张,其特点是简便、迅速,可以较早地发现制版作业阶段的错漏,及时予以纠正。由于其打样原理与平版印刷原理完全不同,还不能作为正式印刷的依据,但由于其快速方便的特点,而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当前普遍采用电分、电脑制  相似文献   
29.
研究有机杂环抗菌剂和无机银离子抗菌剂的协效作用、优势互补作用。结果表明:有机抗菌剂和无机阴离子抗菌剂可以协效使用,在保证抗菌效果的前提下,减少了抗菌剂总用量,从而减少了抗菌剂对基体树脂的物性影响,保证了基体树脂的透明度,并使抗菌材料具有快速、长效的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3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企业获得了崭新的生命力,但同时在电力企业发展中也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如电力紧张问题,为了提高电力管理水平,防止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影响,所以在电力系统的管理当中应用自动化技术,已成为社会发展趋势。我国的电力企业当前已经有很多引入了自动化系统,本文在笔者观察的基础上,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和其发展状况进行了论述,希望能够使读者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