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5篇
电工技术   25篇
综合类   27篇
化学工业   40篇
金属工艺   48篇
机械仪表   36篇
建筑科学   32篇
矿业工程   16篇
能源动力   15篇
轻工业   26篇
水利工程   19篇
石油天然气   12篇
无线电   36篇
一般工业技术   34篇
冶金工业   2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3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1.
随着靖边气田的持续开发,泡沫排水采气工艺已成为保障气田产水气井连续稳定生产的有效措施。目前,靖边气田采用高压集中集气、集中脱水的单井开发工艺和站内注醇泵连续加注起消泡剂的单井助排工艺。由于气井所产地层水矿化度较高,当泡排气井产出液消泡不彻底或气液分离效果不佳时,容易造成含泡沫水带入下游,影响脱水橇等设备的正常运行及下游供气质量,且站内连续消泡工艺具有消泡距离短、消泡不彻底等问题,另外,冬季气温低,消泡剂和水配比后易冻堵,造成泵注工艺无法应用。因此有效解决泡排气井的消泡问题,成为气田后期排水采气作业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主要在分析气田泡排现状、现有消泡工艺优缺点的基础上,引进并应用一种井口固体消泡工艺技术,经过现场应用效果评价,该工艺具有消泡彻底、工艺简便、经济效益较好的优点,能够满足靖边气田泡沫排水采气需要,扩大了泡沫助排工艺技术的应用范围,为气田中后期产水气井合理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12.
大型灌区渠道长、流量大、取水口多且分散,积分时滞模型(ID)适用性不强、参数不易率定;以水联网灌区的实时观测体系为基础,研究各取水口流量变化传播的时滞差异、非回水区蓄水量变化对回水区水位的影响,提出分段积分时滞模型(SID),建立在线自适应预测控制(APC)算法,在宁夏西干渠百万亩灌区调试验证。结果显示,基于ID的线性二次型控制(LQ)和模型预测控制(MPC)在水位目标不变时,可稳定水位,但超调量大,在水位目标显著增加时,控制失效;基于SID的模型预测控制(MPC)和自适应预测控制(APC)可将超调量控制在较小范围以内,且APC误差更小、控制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413.
研究了用二乙酰二肟从银电解液中选择性分离钯,考察了二乙酰二肟加入量、温度、反应时间对钯沉淀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二乙酰二肟加入量为完全沉淀钯理论量的2.3倍、温度60℃、反应时间30 min条件下,钯沉淀率达94.64%,钯沉淀渣可回收钯,净化后的银电解液可返回流程。  相似文献   
414.
为提高冷水机组的部分负荷性能,满足用户的节能改造要求,本文对定频螺杆式冷水机组进行变频改造及相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定频螺杆式冷水机组变频改造后的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提高22%。最后对变频改造带来的运行电流、控制逻辑、运行范围、谐波、共振等问题给出相应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15.
在现场通信领域,串行通信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实时、布线简单等优点。设计的多终端呼叫系统主要实现紧急报警和多点一对多的呼叫功能,在工程电梯、船载通信、矿山煤场、地下开采等特殊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通信模块是基于控制器MC68HC908JL16进行设计开发,利用四运放器(LF347)设计信号调制与解调电路,以及音调解码器(LM567)对信号进行检测,结合控制软件实现总线仲裁。最后搭建了实验环境,对多终端呼叫系统进行测试。  相似文献   
416.
张小青  张腾  郑素枚 《塑料》2023,(5):27-30+35
以聚乳酸为基体材料、木粉为增强材料、柠檬酸三丁酯为增容剂,采用熔融共混挤出工艺制备了木粉/聚乳酸(WF/PLA)复合材料,分析了柠檬酸三丁酯(TBC)的添加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流动性、热性能、吸水性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BC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当TBC的含量为4%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达到最大,其值分别为36.84 MPa、2.7%,与未添加TBC相比,分别提高了44.0%、53.4%。添加4%的TBC后,复合材料的吸水率降低,并且,复合材料达到饱和吸水的时间较长。除此以外,TBC还有效地改善了复合材料的界面相容性及流动性,降低了复合材料的熔融温度Tm。  相似文献   
417.
艾塞那肽是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类似物,由39个氨基酸组成,具有双激素靶向调控血糖的作用。该文对艾塞那肽的合成方法进行了研究,将原肽拆分成6个全保护片段,分别经过独立的固相或液相方法合成,然后对片段进行组装,经切割、纯化,得到艾塞那肽产品0.98 g,纯度﹥98%,总收率33.8%。切割时保留Fmoc-保护基可以使目标峰与杂峰有效分离。该方法结合了固相和液相合成的特点,与传统方法相比,是一种周期较短、纯化方便和收率较高的合成艾塞那肽的方法。  相似文献   
418.
聚焦聚合物填料的三要素(化学组成、尺寸、填料与聚合物的界面特性),提出将高温煅烧处理、机械破碎和填料表面改性处理相结合的组合技术路线,实验获得各处理阶段的关键技术参数。采用高温煅烧方式对煤矸石进行除碳及活化处理,通过TG/DSC、XRD、FT-IR和SEM等手段分析确定煅烧温度及其对煤矸石理化性质和微观结构的影响规律,同时揭示煅烧活化煤矸石的相关机制。随后,以煅烧后的煤矸石为原料,在机械破碎的同时添加硅烷偶联剂,一步直接制备小尺寸、表面改性的煤矸石填料,并通过FT-IR和SEM等手段考察硅烷偶联剂对煤矸石填料的表面改性、改性填料的粒径和分散状况。结果表明,煤矸石的最佳煅烧活化条件为500℃煅烧2h;通过“一步法”可以实现高效率制备小尺寸和表面改性煤矸石填料。  相似文献   
419.
燃气轮机控制系统在电厂安全运行中起到重要作用,而传感器作为控制系统中的测量信号装置,其安全性至关重要,因此开展对燃气轮机控制系统传感器的故障诊断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传感器故障诊断中需要从故障信息中提取出有效的诊断规则。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离散化方法对数据进行预处理,结合粗糙集(RS)和径向基(RBF)神经网络对传感器进行故障诊断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减少了燃气轮机控制系统传感器故障类型的误判率。  相似文献   
420.
以P掺杂的石墨相氮化碳(P-C3N4)为基材,将其与不同质量分数的氯化铜混合后继续焙烧,制备出Cu-P复合改性的石墨相氮化碳可见光光催化剂(Cu/P-C3N4)。对样品的结构、光电性能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能谱(ED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光致荧光光谱(PL)、电化学阻抗谱(EIS)等一系列表征。通过可见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考察了它们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Cu-P复合改性提高了催化剂的电子转移速率且降低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速率,有效改善了其光催化性能。可见光照射120 min,Cu(1.5%)/P-C3N4复合材料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达到71.3%,其降解速率常数分别是纯g-C3N4和P-C3N4的2.17倍和2倍。另外,通过活性物种捕获实验初步研究了各个体系的光催化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