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4篇
化学工业   9篇
金属工艺   12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5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5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篇
冶金工业   5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目的研究支管直径大小对T型三通管在充液成形过程中的影响。方法在Dynaform软件中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对T型三通管的成形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进行了相关实验对比。结果随着支管直径的减小,主管端部的壁厚增大,主管壁厚最厚处逐渐从主管背部转移到主管侧壁处,支管直径越小,壁厚最厚处位置越靠上。支管直径较小的T型三通管的壁厚分布更加不均匀,壁厚变化更为剧烈。充液成形第一阶段的轴向补料量对于T型三通管成形的影响较大,支管直径较大的T型三通管补料量增大有助于减小减薄率;支管直径较小的T型三通管补料量增大,减薄率减小不明显,反而会大幅增加增厚率。结论 T型三通管的支管直径越小,其充液成形的难度越大,起皱和破裂的风险越大。支管直径越大,应增加第一阶段的补料量,支管直径越小,在满足减薄率的条件下需减少补料量。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云盖山煤矿二矿超前钻孔有效排放半径的测定方法,通过采取钻屑指标法进行超前钻孔有效排放半径的现场测定,确定了超前钻孔有效排放半径结果;并结合云盖山煤矿二矿23301综采工作面回采期间过断层需要采取局部防突措施,通过利用超前钻孔有效排放半径布置排放钻孔,有效保障了回采期间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3.
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Ca3Co4O9粉体及结构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柠檬酸为络合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a3Co4O9 粉体,通过差热分析(TG DTA)、红外光谱(FT 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选区电子衍射(SAD)、高分辨电子显微镜(HRTEM)、能谱(EDX)等手段对Ca3Co4O9 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干凝胶的煅烧温度在750~900℃之间,时间2h,可制备纯相Ca3Co4O9 粉体。该粉体为粒径100~200nm 的片状单晶。  相似文献   
14.
煤与瓦斯突出是煤矿开采过程中的严重自然灾害之一,根据对发生突出作业地点统计,突出多数发生在煤巷掘进工作面,占所有突出次数的一半以上,主要原因是瓦斯治理不到位。为提高瓦斯抽采效果,在底板抽放巷施工穿层钻孔降低瓦斯含量的基础上,采取水力冲孔措施,增大煤层预抽范围,提高煤层透气性。通过现场实践,提高了瓦斯抽采率,实现了煤巷掘进工作面安全快速掘进。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铝合金罩盖刚性模拉深预成形-新淬火-充液拉深终成形的多道次成形工艺。通过分析零件的几何特征,确定预成形中间构型的几何形状以及确定合理的冲压方向。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Dynaform对成形工艺进行模拟分析,优化成形过程的关键工艺参数,并进行试验验证与优化。研究表明:液室压力及加载路径对充液拉深成形零件质量影响较大,成形所需最大液室压力为15 MPa,充液拉深终成形后的零件壁厚最大减薄率为11.424%,侧壁与法兰没有明显的起皱趋势。试验证明对于该铝合金罩盖零件,采用刚性模拉深预成形-新淬火-充液拉深终成形的多道次成形工艺较传统多道次拉深工艺有明显的优势,可得到表面质量良好的合格零件。  相似文献   
16.
一种液相制备均匀α-Fe2O3微粉的新方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利用沸腾回流强迫水解法由FeCl3或Fe(NO3)3溶液(0.5-1.0mol.L)在弱酸性环境下,制备了均匀亚微米级α-Fe2O3胶粒.如果在反应液中加入微量Na2SO3,完全转化为α-Fe2O3粒子的时间可缩短至几小时.使用XRD和TEM对产品的物相及形貌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7.
工业设备因其变量多、耦合性强、时变性与非线性突出等特点,在生产过程中难以达到精确控制。主要介绍了模糊控制法由于其不需要精确数学模型,在与其他控制方法结合后鲁棒性较强,因此被广泛运用于工业设备的控制模型中。  相似文献   
18.
利用位移和压强传感器以及数据采集处理系统,获取斯特林发动机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压强、体积以及温度等实时数据信息,绘制循环过程的压强-体积图,并由数据处理软件得出斯特林发动机每次循环对外做功的数值,对斯特林发动机实际工作过程的热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实际循环过程中的压强-体积图,并不像理想斯特林发动机工作过程是两条等温线和两条等体线的简单组合,而是一条过度比较平滑的封闭曲线。通过实验发现,斯特林发动机在有负载情况下循环周期小于空载情况下的循环周期,有负载时每个循环周期内系统对外做功相比空载提高17.6%,热效率比空载情况提高4.3%。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相似日对光伏功率预测精度的影响,提出基于相似日的Grey-Markov与BP_Adaboost的光伏功率预测方法。为获取不同相似日,分别以辐照度和温度为相似变量,通过二维欧氏距离选取两组相似日;基于两组相似日数据,用灰色GM(1,1)模型预测光伏功率的总体趋势,用马尔科夫链对灰色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修正,得到两组预测结果;用BP_Adaboost对两组预测结果进行集成,以获得更高的预测精度。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结果的预测精度与鲁棒性,可为光伏电站并网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20.
采用溶胶-凝胶与放电等离子烧结(SPS)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Ca3Co4O9陶瓷.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表征手段,研究了放电等离子烧结工艺对Ca3Co4O9物相、显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片状颗粒和放电等离子烧结工艺,特别是烧结温度的提高有利于Ca3Co4O9织构的形成.初步认为是片状颗粒在脉冲电流所产生的脉冲磁场作用下发生重排,使颗粒定向排列.本实验范围内,当烧结温度从700℃提高到900℃时,Ca3Co4O9晶粒取向度从0.75增大到0.87,700℃下的电阻率从6.24×10-5Ω·m降低到5.59×10-5Ω·m.此外,Ca3Co4O9块体表现出典型的半导体电学特征,电导率随着SPS烧结温度和测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SPS烧结温度为850℃时,P型Ca3Co4O9化合物在700℃有最大电导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