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12篇
化学工业   17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14篇
矿业工程   6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10篇
水利工程   8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0篇
一般工业技术   9篇
冶金工业   4篇
自动化技术   2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21.
居住区绿地是居住区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环境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居民不可缺少的户外活动空间。  相似文献   
122.
在美国太平洋西北部的哥伦比亚河和斯内克河中,由于修建了各种水力发电设施,幼鲑难以顺利下行洄游到太平洋.目前已有13个鲑鳟鱼类的重要进化单元受到哥伦比亚河联邦电力系统(FCRPS)的不利影响.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于2008年发布了最新“生物学观点”,旨在专门评估FCRPS运行中需考虑的洄游幼鱼成活的相关策略.简要阐述了鱼类创伤的风险和防治措施,介绍了生物标记法的研究方法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3.
124.
武汉站轨道箱型梁车致振动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谢伟平  徐薇 《振动与冲击》2012,31(8):186-190
以建桥结合武广客运专线武汉站为工程背景,针对车致振动可能引起的舒适度问题进行前期列车进出站引起的轨道箱型梁振动响应研究。建立了轨道梁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和基于舒适度研究的车致振动分析方法,通过数值研究考察了轨道梁的振动状况。进一步地通过环境振动和车致振动实测获取结构关键部位的振动响应,并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前期建立的分析模型正确,计算分析方法可靠,可以有效地反映结构的车致振动响应,为后续上部结构振动舒适度评价奠定基础。相关分析方法可为今后同类建桥结合大型车站结构桥梁部分的振动分析所采用。  相似文献   
125.
随着地下空间的开发建设,深基坑工程在城市建设中越来越普遍、越来越复杂,尤其是在富水软土地区进行深基坑的开挖施工,其具有对地层敏感、施工环境复杂、隐蔽性强、风险因素多等特点,为加强基坑工程风险控制,有效规避或控制工程建设风险,需分析基坑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应急措施。文章结合在基坑开挖施工的实践经验,阐述了基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的风险控制思路,总结了开挖过程中主要风险的处置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6.
文章以紧邻深圳市创新产业中心的松坪村三期保障房为案例,研究保障房公共服务设施的供需匹配问题。研究发现,松坪村三期保障房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在总量上基本达到现行规划标准的要求,但部分设施所提供的服务与居民的需求存在结构性的错配。基于对这种供需错配的表现及其形成原因的分析,提出应形成适宜保障房的配套理念和标准、混居时应防止高收入群体对低收入居民服务空间的挤出、提高公共服务设施供给的有效性等建议,以期促进保障房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127.
以工程实践为基础,从技术、经济、发电成本和水量损失几个方面,对采用机械通风冷却塔与逆流式自然通风冷却塔的生物质能发电厂循环水冷却系统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机械通风冷却塔与自然通风冷却塔相比具有占地面积小、运行灵活、适应能力强等特点,更适合在生物质能发电厂中采用。  相似文献   
128.
作为新兴学科发展方向,设计形态学借助“形态研究”之优势,已与众多学科进行了交叉融合,并逐渐形成了其协同创新范式。将“生态”理念纳入设计形态学,其实就是期望借助“生态学”的系统思维来研究设计形态学。设计形态学的生态系统既包含了“自然生态系统”,又融入了与人类关系密切的“类生态系统”,而这恰好又归属设计形态学的研究范畴。倡导设计形态学之生态观,不仅能帮助设计研究人员提升其价值观和世界观,并用更新的思维和视角去从事“形态研究”,还有助于设计形态学的理论建构与思维拓展,并对设计形态学主导的跨学科协同创新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此外,还可针对设计形态学的整体研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全面评估,并能为设计学的发展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