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3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70篇
电工技术   74篇
综合类   74篇
化学工业   113篇
金属工艺   62篇
机械仪表   107篇
建筑科学   150篇
矿业工程   21篇
能源动力   29篇
轻工业   127篇
水利工程   50篇
石油天然气   51篇
武器工业   7篇
无线电   104篇
一般工业技术   50篇
冶金工业   36篇
原子能技术   12篇
自动化技术   12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对北京市夏季市售水产品污染与感染病例中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型和毒力基因型进行比较研究,为评估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目的与意义提供思路,为北京市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污染与临床感染病例的关联性研究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对采集的水产品样品和哨点医院腹泻患者粪便样本进行副溶血性弧菌的分离鉴定,采用血清玻片凝集法对分离出的副溶血性弧菌进行血清分型,PCR方法检测菌株的tlh、tdh、trh基因。结果 2014年7~9月共采集水产品样品164份,检出副溶血性弧菌80份,总污染率为48.78%;其中淡水产品污染率为38.78%(19/49),平均菌量浓度为66.63 MPN/g;海水产品污染率为53.04%(61/115),平均菌量浓度为38.14 MPN/g。80株副溶血性弧菌分属于9个血清群,其中O2群28株,占35.00%,O1群11株,占13.75%,O5群10株,占12.50%。80株菌tlh基因均为阳性,只有1株菌携带tdh毒力基因,所有菌株trh毒力基因均为阴性。哨点医院腹泻病人粪便样本中分离鉴定副溶血性弧菌21株,血清型O3∶K6占61.90%(13/21),O4:K8占28.57%(6/21);毒力基因型tdh(+)/trh(-)占95.24%(20/21),tdh(-)/trh(-)占4.76%(1/21)。结论来源于食品样品的副溶血性弧菌绝大部分不具备致病性,而导致消费者腹泻的副溶血性弧菌绝大部分携带致病性毒力基因,表明目前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不能作为评估副溶血弧菌导致的食源性疾病暴发和散发的依据。  相似文献   
52.
目的阐明养殖场肉鸡及其环境中环丙沙星和头孢噻肟耐药沙门菌的分布和耐药机制特点。方法对河南省4个不同地区肉鸡养殖场及环境中分离的沙门菌进行环丙沙星和头孢噻肟双重耐药菌株的筛选和鉴定,并对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喹诺酮类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机制研究。结果从52株养殖场肉鸡肛拭子及环境中筛选出5株耐环丙沙星和头孢噻肟的沙门菌,均为印第安纳沙门菌,有AMP-CAZ-CHL-CIP-CTX-GEN(n=1)和AMP-CAZ-CHL-CIP-CTX-GEN-SXT-TET(n=4)两种耐药谱。喹诺酮耐药机制研究显示,5株菌的拓扑异构酶编码基因gyr A和par C均有点突变出现,均携带了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基因,包括oqx AB、aac(6')-Ib-cr基因,而qnr A、qnr B、qnr S、qnr C、qnr D和qep A基因则未检出。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机制显示,5株菌均为blaCTX-M-65型。结论耐环丙沙星和头孢噻肟的菌株存在于肉鸡养殖环节及其环境中,并具有复杂的喹诺酮耐药机制和可传播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机制。为阐明农场-餐桌-感染者传递链条中耐药关联性,为社区感染防控、临床抗生素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我国应该加强肉鸡等养殖业沙门菌多重耐药菌株的监测。  相似文献   
53.
介绍一种以单片机ATmega128L控制模块为核心的高精度数控恒流源,该恒流源以大功率达林顿管为调整管加反馈电路来实现恒流输出,利用PWM占空比与PWM经过电容滤波后的平均电压值成正比的特性来实现D/A转换.由键盘输入需要的电流设定值,并通过显示器进行显示.本系统的输出电流范围为0~2 000mA;当输出电压在10V以内变化时,输出电流变化的绝对值小于输出电流值的0.1% 1mA.为了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在系统中加入了过流保护电路、延时软启动保护电路和电压保护电路.  相似文献   
54.
探讨部分糊化淀粉浆液黏度对浆液性能影响的规律。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蒸汽升温方式分别在62℃~67℃制备了6种不同黏度的部分糊化淀粉浆液,对浆液的黏度、糊化度、结晶度、粒径和膨胀势进行测试,并应用SPSS统计软件的相关分析与线性回归分析功能对测试结果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部分糊化淀粉浆液的黏度与结晶度呈负相关,结晶度随黏度的增大而降低;黏度与平均粒径、膨胀势呈极显著正相关,平均粒径和膨胀势值均随黏度的增加而明显增大;黏度与平均粒径、膨胀势呈明显的线性关系。认为通过相关性分析可以建立起部分糊化淀粉浆液的评价分析方法,运用此方法,可以直观、有效地对部分糊化淀粉浆液黏度性质进行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55.
PECVD淀积氮化硅薄膜性质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使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lasma 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PECVD)在P型硅片上沉积了氮化硅(SiNx)薄膜,使用薄膜测试仪观察了薄膜的厚度、折射率和反射光谱,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了截面和表面形貌,使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能谱仪(EDX)分析了薄膜的化学结构和成分。最后,考察了薄膜在经过快速热处理过程后的热稳定性,并利用霍尔参数测试仪(Hall)比较了薄膜沉积前后载流子迁移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56.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不同配方的聚丙烯(PP)/木粉/蛋壳粉复合材料(WPC),研究了蛋壳粉用量对WPC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断裂伸长率、硬度、维卡软化温度、熔体流动速率(MFR)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蛋壳粉用量的增加,拉伸强度先增加后降低,冲击强度逐渐减小,硬度逐渐增加,断裂伸长率在蛋壳粉用量不大于15份时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57.
利用ZF-300 keV中子发生器,采用伴随粒子法研究D+离子束和自成型钛靶的中子产额随束流轰击时间的变化特性;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和扫描电镜分别研究束流对靶物相结构和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随D+离子束的轰击和注入,中子产额随轰击时间的变化逐渐变大,中子产额达到最大值后又随轰击时间的变化逐渐变小;束流轰击前后靶表面无熔坑出现,随D+离子束流的增大,靶表面的条纹状痕迹逐渐消失;D+离子束的轰击未改变自成型钛靶的物相结构。基于离子与固体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分析讨论了D+离子束和自成型钛靶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8.
针对常用钣金件的快速建模以及展开问题,以SolidWorks为开发平台,运用VBA编程语言对常用管状钣金件的参数化建模及展开系统进行了设计。详细阐述了系统的结构和开发方法,建立了参数化建模及展开过程的功能模块,完成了用户界面的开发。该系统大大简化了钣金件的建模和展开过程,从而缩短了钣金件的设计研发周期,降低了设计成本。  相似文献   
59.
结构陶瓷可分为氧化物陶瓷、氮化物陶瓷和碳化物陶瓷,它们均具有低的密度,高的耐磨性及抗高温冲蚀特性,是一类可在苛刻环境下服役的材料.本文对其组元构成、晶体结构、性能特点及近期研究进展和应用等诸方面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60.
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Differential Interferometry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D-InSAR)已成为监测矿区地表沉降的有力工具之一。文章选取2景2004-12-26—2005-01-30覆盖济宁矿区的C波段的ENVISAT ASAR影像作为干涉对,首先对整景影像进行差分干涉处理,得到D-InSAR一系列结果图,然后选取沉降明显的葛亭矿区进行精细化研究,结合GIS软件叠加数字正射影像图DOM、开采平面图和矿区边界图等进行空间分析。结果表明:双轨D-InSAR技术可以对矿区的沉降分布进行有效的探测与定位,且能对矿区的沉降程度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