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13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6篇
金属工艺   9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24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4篇
水利工程   9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无线电   30篇
一般工业技术   9篇
冶金工业   9篇
原子能技术   7篇
自动化技术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51.
研究了铝酸盐水泥(AC)对建筑石膏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铝酸盐水泥加入到石膏材料中,降低了标准稠度需水量和浆体黏度,提高了力学性能(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增大了密度和耐水性能。SEM分析表明,铝酸盐水泥的加入降低了孔隙率,使晶体网络结构更加紧密,提高了硬化体的体积密度、力学性能和软化系数。  相似文献   
152.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了Zr-0.2Sn-1.3Nb-0.2Fe-0.05V合金经热挤压、冷轧、中间退火包壳管坯以及经终轧及最终退火后成品管材第二相特征。结果表明,热挤压产生的β-Zr及第二相沿管坯轴向呈流线状分布,随着冷轧和退火的进行,亚稳相β-Zr发生分解,第二相逐渐均匀化,最终呈细小、均匀、弥散分布。合金成品管材第二相主要为BCC结构的β-Nb,含有少量FCC结构的Zr(NbFeV)2。加工过程中析出相的平均直径变化不大,均小于100 nm。合金包壳管第二相尺寸分布与热处理过程中含Nb第二相溶解析出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53.
钼合金的制备过程广泛采用原料粉末混匀、坯料压制、烧结成型的粉末冶金方法,因此原料粉末混合的均匀程度、纯度、粉末粒径和形貌对钼合金制品的性能有重要影响。本文采用溶液喷雾干燥法制备前驱体粉末,再将前驱体粉末在氢气气氛下进行高温还原制备钼钨合金粉和钼钌镍复合粉,研究了喷雾干燥工艺参数(溶液浓度、进料速度、干燥温度等)和还原热处理工艺参数(还原气氛、温度、时间等)对钼合金微粉粒径、成分和形貌的影响,此外还分析了钼钨合金化和钼钌镍复合粉钎焊性能。结果表明,采用溶液喷雾干燥结合还原热处理工艺,可获得粒径0.5~3μm的球形钼钨固溶体合金粉和0.5~2μm的球形钼钌镍复合粉,且钼钌镍复合粉在钼板上钎焊时具有优异的润湿性。  相似文献   
154.
以某项目表孔弧形工作闸门为研究对象,考虑到该项目中弧形闸门工况复杂,工作条件恶劣,启闭频繁,对传统平面体系算法要求较高,为进一步确保平面体系算法的准确性及提高闸门设计的可靠性,现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其进行数值分析,提取分析其整体结构和主要零部件的应力、变形云图,得出表孔弧形闸门的结构设计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的结...  相似文献   
155.
为研究不同包装方式对捻转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的影响,以捻转为研究对象,采取PE普通包装、真空包装和气调包装(70% N2+30% CO2)3种不同包装方式处理,在4℃下贮藏,并隔天测定感官、水分、pH、色泽、菌落总数、质构等指标。结果表明:不同包装方式对捻转品质变化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气调包装贮藏效果最佳;PE普通包装和真空包装的样品在贮藏6 d后感官评分就明显下降,而气调包装的样品在贮藏10 d后仍有较高的评分;同时气调包装能抑制微生物繁殖,延缓样品pH、水分下降速率,硬度、咀嚼性也低于另两种包装方式,弹性、内聚性则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比较分析,PE普通包装、真空包装、气调包装样品的货架期分别为4、6和10 d。因此,将气调包装应用于捻转,能较好维持样品的色泽和风味,保证产品品质,延长其货架期。  相似文献   
156.
面板堆石坝内部变形监测是评价其变形稳定和安全的重要指标,针对传统监测技术在高面板堆石坝内部变形监测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高面板堆石坝内部变形监测方法,在200m级高面板堆石坝中开展应用研究。对比研究了3种光纤布设方式(分别安装于45a型工字钢、6分镀锌钢管和保护沙层中)测量水平位移的可行性,3种布设方式实测结果最大平均差值均小于1.0mm,说明3种方式测量一致性较好。结合数值计算和传统水管式沉降计测量结果,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坝体内部变形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基本吻合,且沉降监测结果与水管式沉降计测得量值的平均误差小于10mm,表明本技术可以满足高面板堆石坝内部变形监测需要,验证了基于分布式传感光纤技术在坝体内部变形监测应用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7.
氧还原反应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反应的关键步骤。氧还原活性趋势图(火山图)中,贵金属Pt超高的催化性能显而易见,因此目前氧还原性能最佳的商业化催化剂仍然是碳载铂(Pt/C)。另一方面,Pt昂贵的价格也促使国内外研究者尝试开发Pt合金催化剂、非Pt催化剂等新型催化剂。在开发低Pt催化剂过程中,通过添加过渡金属来改变d带中心是较普遍的解决方案。研究者发现PtNi/C催化剂的氧还原性能远超商业化Pt/C催化剂,但催化剂中的过渡金属Ni在酸性条件下易溶解,从而破坏反应环境,导致稳定性较差。当前针对该问题的研究主要聚焦于调节催化剂晶面、表面应变以及组成结构,通过改变这些因素试图提高催化剂的电化学活性和耐久性。其中,由Pt3Ni(111)面封闭形成的八面体纳米颗粒已经被认为是很有前途的氧还原反应电催化剂,成为了PtNi双金属催化剂中的研究热点。此外,对合金表面进行其他金属/非金属元素修饰,改善催化剂载体性质,也可以实现催化剂氧还原性能的提高。本文综述了近些年用于氧还原反应的Pt-Ni基催化剂的研究现状,主要包括通过催化剂形貌调控来控制暴露晶面、对催化剂进行表面修饰,以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