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6篇 |
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0篇 |
综合类 | 1篇 |
化学工业 | 4篇 |
金属工艺 | 7篇 |
机械仪表 | 9篇 |
建筑科学 | 8篇 |
矿业工程 | 2篇 |
轻工业 | 4篇 |
石油天然气 | 9篇 |
无线电 | 5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5篇 |
冶金工业 | 1篇 |
自动化技术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2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1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介绍了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对控制系统涉及的电源模块、角传感器信号处理、A/D转换、执行控制模块和H桥电动机驱动等部分的电路进行了分析和设计,为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总成的设计提供了硬件支持。 相似文献
42.
为使国内空调与制冷行业及配套专用接触器生产企业了解ARI 780/790-1997专用接触器标准,对该标准的要点进行了介绍。结合专用接触器的实际运行工况条件及使用经验,对比了其与GB14048.4-2010、GB17885-2009相关内容的差异。实践表明,ARI780/790-1997标准对于专用接触器而言具有很好的... 相似文献
43.
44.
阐述了火力发电厂凝汽器铜管铜试剂镀膜防腐技术,通过对凝汽器铜管铜试剂镀膜的成膜理论和实际运用中的关键技术的研究,从小型试验及膜质分析入手,并付诸工程实践加以验证,与常用的苯并三氮唑和硫酸亚铁这两种传统镀膜技术的优缺点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技术用于发电厂凝汽器铜管镀膜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5.
46.
为了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开裂、促进减缩型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发展和应用,采用水溶液自由基聚合法,将异戊烯基聚氧乙烯醚(IPEG)、丙烯酸(AA)和丙烯酸丁酯(BA)等不饱和单体共聚合成了一种兼具分散性能和减缩性能的减缩型聚羧酸系减水剂(SR-PCE)。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法和Fourier红外光谱法对SR-PCE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减缩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SR-PCE的分子结构符合预先的设计;在保证优良分散性能的前提下,当SR-PCE分子结构中IPEG、AA和BA三者的摩尔比为1:5:4时,减缩性能最佳。SR-PCE发挥优良减缩作用的机理主要在于2个方面:首先,相比普通型聚羧酸系减水剂,SR-PCE可以进一步降低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其次,SR-PCE可以减少水泥石孔溶液中水的蒸发速率,提高浆体对孔隙水的保持能力。 相似文献
47.
采用AgCuTi钎料实现了Al2O3陶瓷与Fe-Co-Ni合金的钎焊连接,并调查了不同钛含量的钎料对Al2O3/AgCuTi/Fe-Ni-Co钎焊接头机械性能和微观组织结构的影响。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X射线能量色散光谱仪(EDS), X射线衍射仪(XRD)及电子万能试验机用于分析钎焊接头的机械性能和微观组织结构,结果表明:钛含量的增加明显提高AgCuTi钎料与Al2O3陶瓷的相互作用,在Al2O3/Ag-Cu-Ti界面生成一层由Ti-Al 和 Ti-O化合物组成的反应层。Al2O3/AgCuTi/Fe-Ni-Co钎焊接头的抗拉强度随钛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钛含量提高到8wt.%时,抗拉强度达到最大值78Mpa。通过微观组织结构分析发现,采用AgCu4Ti在890℃保温5min的条件下可以获得较好的钎焊接头,典型接头的微观组织结构为Al2O3/TiAl+Ti3O5/NiTi+Cu3Ti+Ag(s,s)/Ag(s,s)+Cu(s,s)+(Cu,Ni)/Fe-Ni-Co。采用AgCu8Ti获得的钎焊接头的界面反应层与AgCu4Ti差异不大,但反应层稍微增厚,并伴有TiO和Ti3Al在Al2O3/Ag-Cu-Ti界面生成。 相似文献
48.
目前,在鞍钢和武钢轧板厂剪切线上,均有苏联过去提供的 Pels大剪。由于剪刃倾角54°5′剪出的废边弯曲特别厉害,不能顺力地进入碎边剪,进行下一道碎断工序。致使上述两厂生产的钢板。 相似文献
49.
为了同时实现对润滑油多信息的状态监测,开发了基于石英晶体微天平(QCM)的能同时监测润滑油黏度和磨损颗粒的复合传感器,并进行了传感器不同油温条件下的稳定性等系列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型传感器对润滑油黏度和磨损颗粒量的变化具有较高的线性响应和灵敏度,能准确测量润滑油黏度及磨损颗粒含量,且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