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武器工业   23篇
无线电   5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防空导弹射击ARM载机杀伤区近界的变化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RM对防空雷达产生了巨大的威胁, 研究对抗ARM的理论方法将对防空作战产生积极的影响.防空导弹杀伤区的近界是射击指挥决策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针对防空导弹火力单元射击ARM载机时杀伤区近界的变化规律进行了仿真研究和探讨, 相关的结论可为防空作战指挥人员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基于兰彻斯特方程的防空对抗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兰彻斯特作战动态方程的基本思想,通过对作战进程的分析,建立了地空导弹的防空对抗动态模型,从而可以迅速地计算并预测地空导弹防空作战的进程与结果,可作为评价地空导弹部署的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刘刚  曹泽阳 《飞航导弹》2012,(12):50-53
分析了反辐射无人机的性能特点及作战使用,归纳了反辐射无人机作战的显著优点和存在的不足,结合防空作战实际,提出了地空导弹抗击反辐射无人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隐身新途径--等离子体隐身技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阐述了等离子体隐身技术的概念、机理和主要特点,分析了俄罗斯和美国目前在该领域的发展现状,并预见等离子体隐身技术将成为21世纪隐身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张建航  曹泽阳  徐庆征  贺健 《电讯技术》2019,59(9):995-1001
量子算法和量子计算机对装备保障信息网络的认证方案已构成严重的潜在威胁。针对当前装备保障信息网络身份认证方案无法抵抗量子计算机攻击、认证效率相对较低的问题,引入格理论的本原格抽样算法和双峰高斯抽样技术,提出了装备保障信息网络在量子环境下安全且快速的身份认证方案,给出了方案的正确性、安全性的理论证明以及方案运行效率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基于随机预言机证明模型,该方案在小整数解问题困难性假设下达到了适应性选择身份和选择消息攻击的存在性不可伪造性;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新方案在私钥提取阶段和身份认证阶段的运行效率均高于已有的几个同类格基身份认证方案。这为提高我国装备保障信息网络安全认证能力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无人作战飞机(UCAV)作为无人机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其发展越来越受到各国军事部门的重视。介绍了无人作战飞机的分类以及当前无人作战飞机发展领域的热点和趋势,并对无人作战飞机在未来战争中的使用进行分析。对于了解无人作战飞机的研制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弹炮合一防空武器系统抗击效率模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弹炮合一防空武器系统是现代防空作战中一种重要的低空防御武器。在对该类防空武器系统拦截目标过程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弹炮合一防空武器系统抗击效率的定义,建立了具有二级串联服务结构的随机服务系统模型,并推导出了具体的抗击效率计算方法,为这种防空武器的系统效能评价提供了一种定量分析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防空作战中,如何快速准确对敌我目标进行识别,至关重要。本文结合粗糙集和支持向量机算法建立了基于粗糙集的SVM增量学习模型,提出了基于快速求核和集合近似质量的粗糙集属性约简算法,改进了SVM增量学习算法。试验结果表明,算法正确有效,模型符合现代防空作战中对目标识别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防空系统对抗ARM攻击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分析了ARM的发展现状、主要特点、攻击过程、作战使用方式.在此基础上, 将矩阵对策理论应用于防空系统对抗ARM攻击的对策分析.该方法可为防空系统的指挥员提供决策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防空导弹生存能力,基于诱偏系统原理,分析了影响诱偏系统中诱饵源配置间距的相关因素,推导了诱饵源配置间距的数学模型,并对各个因素与配置间距的关系做出仿真,得出ARM的迎角越小,所允许的配置间距范围越小;分辨角越大,所允许的配置间距范围越大;速度越大,所允许的配置间距范围越大.依据最佳配置间距,提出了两种诱偏系统的布站方案,并进行了诱偏效果仿真分析,得出的结论可为诱偏系统的配置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