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机械仪表   1篇
能源动力   2篇
石油天然气   56篇
无线电   3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设计3组化容补水泵模型,运用Pro/E建立三维模型,由CFD软件仿真,并对水力模型进行试验,对比试验与仿真结果,获取最优模型。通过ANSYS Workbench建立CFD与Static Structural(静力学)和Modal(模态)连接,对最优模型进行分析,以泵三维定常数值计算结果为基础,利用顺序耦合技术,对固体和流体域进行迭代,分析叶轮的静态应力和振型。结果表明,在水压力作用下叶片变形最大位移发生在叶片出水边靠近叶片边缘处,由平衡孔作用,叶片的等效应力相对均匀较小,叶轮轮毂处因叶轮前后面压差作用,等效应力较大。设计工况下,叶轮轮毂变形对振型的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52.
CO2在MDEA和MDEA-PZ水溶液中溶解度的简化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导出了计算CO2在MDEA和MDEA—PZ水溶液中溶解度的简化计算式。以自拟的K1(MDEA解离常数)、K2(PZ的一级解离常数)计算的CO2溶解度与文献实验值、模型计算值作了比较,结果证明精度良好,可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3.
当前我国许多硫回收装置尾气中H2S含量超标严重,防治重点应是提高硫收率和尾气灼烧,这样,多数规模较小(<20吨硫/日)的装置无需尾气处理,大装置可在此基础上考察尾气处理方法的选择问题。本文对目前的排放标准提出了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54.
可控制的CO_2冻结区法(Controlled Freeze Zone Process,CFZ)不用添加其它组分来避免CO_2的凝固,代之以的是,随着蒸馏进程直接通过一个固体CO_2生成区,藉这一方法来获得高纯度的C_1。  相似文献   
55.
本文建议开发如下四方面的工作。1、NGL 回收装置用注甲醇的方法来控制水化物的堵塞问题;2、脱硫溶剂开发过程中的一些补充工作;3、克劳斯硫回收工艺的深化;4、天然气净化厂的能量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56.
按拟平衡常数的准则,建立了H_2S、CO_2在环丁砜甲基二乙醇胺(SFMDEA)水溶液平衡溶解度的模型,经扩展后纳入原用于胺法体系的逐板计算程序,并以有代表性的酸性天然气组成作了测算。本文认为:上述物理化学溶剂的选吸性优于MDEA 水溶液,但其总酸气负荷较MDEA 水溶液低,且,若有脱有机硫深废要求则选吸性必有相当大的牺牲。  相似文献   
57.
活性MDEA水溶液以其卓越的节能特性被广泛地用来脱除工业气流中高含量的CO2,尤其是高含量的CO2的天然气脱碳。本文介绍一例以化学分析实测各关键点活性MDEA水溶液中的酸气负荷[kmol CO2/(MDEA+P)],结合工艺计算来确定装置的实际处理能力,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
湿度是高场不对称离子迁移谱(FAIMS)检测的一个重要环境参数。常温常压下,以6种常见的挥发性有机物(丙酮、乙醇、异丙醇、异丁醇、邻二甲苯和对二甲苯)为样品,研究了载气湿度对紫外灯高场不对称离子迁移谱(UV-FAIMS)基于谱峰位置的谱图识别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载气湿度的增大,各样品最大谱峰数增加。干燥条件下所选样品的主峰位置都很靠近,大都在5 V附近。随着载气湿度增大,各样品主峰位置发生偏移,且偏移程度不同。因此,选择合适的湿度使各样品谱峰数较少,且谱峰位置差异较大,能提高UV-FAIMS基于谱峰位置谱图识别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9.
本文以DIPA-H_2O-H_2S-CO_2体系的气、液平衡曲线处理湿壁塔中用DIPA水溶液对H_2S选择性吸收的实验数据,得出了实测的H_2S、CO_2总气膜传质系数.以伴有化学反应吸收的双膜理论予以校核,结果是吻合的.建立了DIPA-H_2O-H_2S-CO_2体系选择性吸收装置的逐板计算程序,以及气相中H_2S、CO_2的浓度沿塔变化的数学表达式.以此验证了引进工业装置的设计数据,也提出了甲基二乙醇胺(MDEA)可能是一种比DIPA更为优越的选择性溶剂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0.
三、选择性吸收塔的逐板计算程序按选择性吸收机理分析,H_2S、CO_2和DIPA 反应的不同模式,计算了千代田化工建设株式会社设计的 SCOT 单元的 ADIP 吸收塔,理化数据取自文献,逐板计算程序见图7,计算结果见表4、图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