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2篇
电工技术   19篇
综合类   19篇
化学工业   22篇
金属工艺   22篇
机械仪表   30篇
建筑科学   22篇
矿业工程   6篇
能源动力   8篇
轻工业   30篇
水利工程   11篇
石油天然气   9篇
武器工业   10篇
无线电   2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7篇
冶金工业   6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3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随着环保压力不断提高,流化床锅炉需进行深度脱硝改造以实现超低排放,但目前SCR改造在流化床锅炉上的应用研究较少。某厂320 MW流化床机组改造增加了SCR脱硝系统,基于该工程改造项目,笔者使用网格法对烟气场温度、烟气成分等参数进行测定,进行了改造前后的锅炉性能试验,研究了改造后SCR的脱硝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并测试锅炉效率。结果表明,不同负荷下,SCR入口平均温度在268.11~309.53℃,基本满足拓展的SCR反应温度窗口(260~420℃)。机组满负荷320 MW下,实测反应器脱硝效率为72.48%,对应的氨逃逸浓度为0.7 mg/Nm3。40%~100%负荷下,NOx排放均低于25 mg/Nm3,氨逃逸浓度不大于1 mg/Nm3。由于烟气温度水平较煤粉炉低,因此本试验中SCR反应器的脱硝效率低于应用于煤粉炉的SCR反应器。40%~100%负荷下的尿素耗量均低于同等级的煤粉锅炉,其中满负荷下的尿素耗量为279.09 kg/h。在相同排放数值下尿素耗量降低50%以上,节能降耗效果显著。排放结果与尿素耗量统计结果表明,SNCR与SCR耦合良好,应用于CFB锅炉具有较大优势。SCR出口处NOx分布并不均匀,在烟道水平截面上呈NOx浓度右侧高、左侧低的趋势,与SCR入口温度分布一致,温度是影响脱硝效率和NOx分布的主要因素。改造后平均锅炉效率为90.07%,与改造前锅炉效率持平,表明SCR改造对锅炉效率影响较小。锅炉90%以上热损失由排烟和物理未完全燃烧热损失造成,控制排烟热损失q2和物理未完全燃烧热损失q4是锅炉热效率提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82.
能量消耗与传输时延是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设计的两个重要指标。针对一维线型传感器网络,探究能耗与时延权衡的信息扩散问题。通过理论推导与分析,计算得出给定时延约束下高能效信息扩散的最优传输次数与单跳传输距离。基于理论分析结果,提出能耗与时延权衡的分布式信息扩散算法。该算法包含确定候选转发节点集合以及最优中继节点选择两部分。仿真表明所提算法能够实现信息扩散的能耗与时延权衡。  相似文献   
283.
葛凯梁  仇钧  朱海 《电源学报》2023,21(6):35-42
横向偏移问题是无线电能传输WPT(wireless power transfer)系统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应用中面临的主要难题。为提升电动汽车静态无线充电系统抗偏移性能,提出一种基于中继线圈切换的WPT系统。首先,建立了两线圈结构与三线圈结构WPT系统数学模型。其次,研究了两线圈结构与三线圈结构WPT系统抗偏移性能,通过结合两线圈结构与三线圈结构的优势,提高系统整体抗偏移能力。最后,搭建样机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横向偏移距离为线圈尺寸50%的范围内,系统输出效率均达到85%以上。  相似文献   
284.
“双碳”战略背景下,木材作为天然的负碳材料,绿色且低碳,被视为替代塑料、钢材等高碳排放材料的最佳选择之一。木材焊接过程中不排放有毒物质、加工高效,是一种环境友好型工艺技术,因此在“双碳”战略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木材摩擦焊接的发展以及现阶段的应用现状,总结了焊接效果影响因素及优化方法,对焊接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对木材摩擦焊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85.
为研究连续弯道水流中污染物的输运过程,参考连续弯道水流标量示踪试验,构建了水动力-污染物耦合三维大涡模拟数值模型,分析了点源污染物不同横向和垂向释放位置对下游河道污染物浓度分布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弯道内的纵向流速、涡量与紊动能大小存在关联且二次环流对污染物的输运及混合起主导作用;点源在连续弯道进口的横向和垂向布设位置将显著影响污染物的混合速率和空间分布范围;当点源在横向上布置于弯道进口中心和中心偏凸岸处,或在垂向上布置于弯道进口底床或水深中间处,下游污染物的混合速率最大,且影响范围更广;近场的污染物混合速率和影响范围呈正相关关系;连续弯曲河道中,点源位置的差异对污染物混合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单个周期的弯道内。  相似文献   
286.
构建Co9S8/碳纳米管(Co9S8/2CNTs)涂层微球,并成功将其应用于水性铵离子电池。在Co9S8微球中引入碳纳米管可增加电子传导性,缩短NH4+离子的扩散距离,并提高对循环过程中体积变化的缓冲能力。因此,Co9S8/2CNTs微球在0.1 A/g条件下具有112 m A·h/g的可逆容量。此外,研究了Co9S8/2CNTs中伴随着可逆相变产物CoSO4·6H2O的形成和分子间氢键的形成/断裂的铵离子储能机理。  相似文献   
287.
288.
289.
采用KSCN水溶液为溶剂对废旧腈纶进行溶解,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确定废旧腈纶面料的最佳溶解工艺为:KSCN质量分数65%,溶解温度75℃,溶解时间30 min,按这一工艺溶解废旧腈纶面料并将溶解液制成回收产物,使用X射线衍射仪和红外光谱仪对制得的回收产物进行分析,发现其具有与原生腈纶一样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290.
首先对国内外焊接专家系统的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然后从应用领域的角度分类,全面介绍了焊接领域中专家系统的应用情况,总结并列出了国内已开发的一些典型焊接专家系统;最后指出了焊接专家系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