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044篇 |
免费 | 235篇 |
国内免费 | 225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329篇 |
综合类 | 395篇 |
化学工业 | 886篇 |
金属工艺 | 260篇 |
机械仪表 | 391篇 |
建筑科学 | 429篇 |
矿业工程 | 256篇 |
能源动力 | 116篇 |
轻工业 | 807篇 |
水利工程 | 194篇 |
石油天然气 | 278篇 |
武器工业 | 59篇 |
无线电 | 425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71篇 |
冶金工业 | 238篇 |
原子能技术 | 120篇 |
自动化技术 | 95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6篇 |
2023年 | 103篇 |
2022年 | 107篇 |
2021年 | 175篇 |
2020年 | 121篇 |
2019年 | 157篇 |
2018年 | 153篇 |
2017年 | 84篇 |
2016年 | 117篇 |
2015年 | 131篇 |
2014年 | 242篇 |
2013年 | 219篇 |
2012年 | 232篇 |
2011年 | 291篇 |
2010年 | 312篇 |
2009年 | 389篇 |
2008年 | 359篇 |
2007年 | 341篇 |
2006年 | 331篇 |
2005年 | 271篇 |
2004年 | 291篇 |
2003年 | 269篇 |
2002年 | 194篇 |
2001年 | 188篇 |
2000年 | 174篇 |
1999年 | 111篇 |
1998年 | 122篇 |
1997年 | 121篇 |
1996年 | 109篇 |
1995年 | 102篇 |
1994年 | 83篇 |
1993年 | 89篇 |
1992年 | 75篇 |
1991年 | 60篇 |
1990年 | 73篇 |
1989年 | 59篇 |
1988年 | 27篇 |
1987年 | 29篇 |
1986年 | 15篇 |
1985年 | 15篇 |
1984年 | 17篇 |
1983年 | 22篇 |
1982年 | 21篇 |
1981年 | 13篇 |
1980年 | 9篇 |
1979年 | 6篇 |
1978年 | 7篇 |
1976年 | 6篇 |
1958年 | 3篇 |
1956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使用近红外光谱定性鉴别纤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 在过去的十年中,近红外光谱已成为一种使用广泛的分析技术,在定性分析中应用的最多。在近几年中,通过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近红外光谱在定性分析中的应用已得到公认。两种主要的数据分析方法都非常成功——Mahalanobis距离判别分析法和光谱检索法。在本文中,使用这两种方法对各种纺织纤维进行定性鉴别。判别分析法还可用于测定涤粘/粘胶混纺纱线的混纺比。 相似文献
103.
104.
105.
基于社会技术系统视角,围绕技术控制与社会干预两条主线,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构建了我国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致,提出了危险源管理和作业人员、作业情境、组织、政府及其他干预部门与社会因素等5个层次事故致因分析模型,阐述了各个层次因素的作用传导关系,并以实例佐证。最后以模型为基础提出我国重大安全事故风险控制的对策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06.
107.
108.
109.
基于电子鼻、顶空气相离子迁移谱(HS-GC-IMS)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技术联用(HS-SPME-GC-MS)分析不同发酵年份老香黄挥发性成分变化,并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法区分不同发酵年份老香黄。电子鼻主成分分析能明显区分发酵与未发酵的老香黄,两者风味差异较大,老香黄发酵3年和4年的风味成分最为相似,而其余发酵年份风味存在较大差异。HS-GC-IMS定性检测出39种挥发性成分,包括萜烯类、醇类、醛类、酯类、酮类、酚类、酸类、杂环化合物和其它共9类。HS-SPME-GC-MS则一共鉴别出50种挥发性成分,包括萜烯类、醇类、醛类、酚类、酯类、醚类、杂环化合物和其它共8类。α-蒎烯、β-蒎烯、月桂烯、萜品油烯、柠檬烯、异松油烯、1-石竹烯、巴伦西亚橘烯、芳樟醇、α-松油醇、糠醛、麦芽酚、茴香脑、2,4-二甲基苯乙烯为14种共有挥发性成分,经OPLS-DA模型筛选出8种标志性挥发性化合物(VIP>1)。综上,未发酵和发酵1~5年的老香黄风味存在较大差异,筛选出的8种挥发性成分为区别不同年份老香黄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10.
为实现猕猴桃皮高值化利用,采用超声波-微波协同辅助酸法提取猕猴桃皮果胶。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提取液pH、超声波功率、微波功率、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等因素的取值范围,然后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影响果胶得率的关键因素,再采用Box-Behnken试验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最后对获得的猕猴桃皮果胶的分子质量、单糖组成、酯化度等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提取液pH、提取温度、微波功率为关键因素,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液pH 1.7、提取温度91℃、微波功率215 W、超声波功率250 W、提取时间35 min、液料比30∶1 (mL∶g)。在此条件下,实际果胶得率为34.88%。所得果胶的总糖含量为60.83%,蛋白质含量为1.78%,半乳糖醛酸含量为67.85%,酯化度为54.53%,重均分子质量(Mw)为741.78 kDa,单糖组成及摩尔百分比为鼠李糖4.2%、阿拉伯糖18.2%、半乳糖13.6%、葡萄糖5.5%、半乳糖醛酸58.5%。猕猴桃皮渣果胶分子以RG-Ⅰ型结构域为主。电镜扫描显示该果胶样品表面粗糙,由结构紧致的微球颗粒构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