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1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5篇 |
综合类 | 10篇 |
化学工业 | 19篇 |
金属工艺 | 1篇 |
机械仪表 | 6篇 |
建筑科学 | 4篇 |
矿业工程 | 1篇 |
能源动力 | 2篇 |
轻工业 | 10篇 |
水利工程 | 1篇 |
石油天然气 | 3篇 |
无线电 | 2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6篇 |
冶金工业 | 4篇 |
自动化技术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1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3篇 |
199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自动化设备的远程监控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0 引言当前,设备的售后服务贯穿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具备远程监控能力的自动化设备越来越受用户欢迎,通讯技术以及自动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其成为可能,也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过去,厂家依靠在各地设立服务部门或派驻企业员工到现场服务,但这样做不但服务成本高,时间上也会有延迟,而客户总是希望厂家能够对产品提供全程的跟踪服务,并能在第一时间对设备故障提出解决方案.我们针对宁波某公司的实际情况开发了净水设备远程监控器,对及时排除故障隐患,节省系统维护费用,保证系统长期、可靠地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2.
通过3个序批式反应器(SBR)的连续运行,研究了污水不同起始pH值对强化生物除磷系统(EBPR)的影响(SBR1:pH=6.5;SBR2:pH=7.0;SBR3:pH=7.5).结果表明:随着pH值的提高,厌氧释磷量和好氧吸磷量都逐渐增加,释磷速率和吸磷速率也在增加;除磷效率分别为82.69%、93.87%和98.50%.运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鉴定EBPR中的功能菌为聚磷菌(PAO)并计算出其含量,即SBR3>SBR2>SBR1,得到在一定的pH值范围内pH值越高聚磷菌的含量越高.比较不同pH值下EBPR系统中脱氢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在pH=6.5~7.5范围内,脱氢酶的活性随着pH的增加而线性增加,表明较高的pH有利于PAO的生长和提高PAO的活性,从而提高了除磷效率.因此,通过控制污水起始pH值的方法可以达到显著提高强化生物除磷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53.
54.
探讨建立了纸杯中甲醛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快速检测方法。纸杯样品经水蒸气蒸馏提取,蒸馏提取液在60℃乙酸条件下与2-4-二硝基苯肼衍生30 min,然后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纸杯样品中的甲醛残留,并采用外标法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纸杯中甲醛的定量限为2.0 mg/kg;甲醛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在0.01~5.0 mg/L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4以上;纸杯样品在3个甲醛添加水平下的回收率范围为77.2%~95.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9%~3.1%。该方法简便、快速、高效,可用于纸杯中甲醛残留的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55.
为解决剩余污泥可生物降解性差的问题,本研究采用传统热处理对污泥进行预处理,考查了溶解性COD(SCOD)、多糖、蛋白质、氨氮、挥发性脂肪酸(VFAs)等指标,并通过恒压脱水和离心脱水来检测污泥的脱水性能.结果表明,考虑多糖、蛋白质、VFAs的释放量,140℃、30 min可以作为热水解预处理最佳的处理条件.然而从离心和恒压脱水情况来看,140℃时污泥的脱水性能仍然低于未处理前.当温度升到170℃、190℃时脱水性能才明显提高,且170℃与190℃相差不大;考虑能量的消耗,以改善污泥脱水性能为主要目的时,采用热处理较适宜的条件为170℃、30 min. 相似文献
56.
57.
58.
59.
60.
为研究某燃煤电厂周边区域中亚微米颗粒物的分布特征,于2017年11、12月份使用静电低压冲击器对电厂下风向不同距离处大气中亚微米颗粒物进行了实时测量。结果表明:采样点中亚微米颗粒物以核模态(<20nm)粒子数浓度占亚微米颗粒物的50%以上,超细颗粒物(<100 nm)是电厂周边亚微米颗粒物中的主要成分。电厂西南方向(下风向)14 km处核模态、爱根核模态(20100 nm)及积聚模态(1001 000 nm)粒子数浓度均高于对照点,日均值分别为138 364、8 803、4 450 cm-3。不同距离处各模态粒子数浓度日变化特征存在较大差异。电厂西南方向的6、9、12、14 km处核模态粒子数浓度均在17:00左右达到峰值,其中14 km处的爱根核模态和积聚模态粒子数浓度峰值均出现在17:00,电厂东北方向3 km处的对照点的核模态粒子数浓度呈现“双峰型”日变化特征,峰值出现在9:00和17:00;位于电厂污染物最大落地地面浓度距离处左右的14 km处亚微米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于电厂的烟气排放。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