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13篇
综合类   13篇
化学工业   29篇
金属工艺   45篇
机械仪表   13篇
建筑科学   34篇
矿业工程   7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12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1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0篇
冶金工业   40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4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针对备自投应用于高压电网出现的新问题,提出了利用功能强大的电网安稳平台的解决方案。利用安稳的软、硬件平台,可以实现更多的采集输入、控制输出和控制逻辑,为解决高压电网备自投创造了极好的条件。对高压电网备自投中的环网接线、多级备自投、小电源、母线故障、旁路代路、安稳切负荷、运行方式的自适应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经过实验室和工程中应用的验证,证明方法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12.
"卓越工程师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要求培养出具有较强创新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实验教师素质是"卓越计划环节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条件"之一。主要从思想素质、管理素质、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等4个方面,论述了在卓越计划培养目标下,如何培养和提升实验教师综合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从而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卓越工程人才。  相似文献   
113.
利用喷射成形技术制备了Al-10.8Zn-2.8Mg-1.9Cu-0.16Zr合金,通过金相显微镜和场发射扫描电镜研究了喷射成形合金的微观组织,总结了沉积坯中孔隙的形貌特点,分析了合金中孔隙的形成机制,并对热等静压和均匀化热处理对沉积坯缺陷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沉积坯中的孔隙主要有搭接型孔隙、连通型孔隙和气孔,缺陷种类及分布与沉积坯位置有一定的关系,沉积坯芯部缺陷主要为搭接型孔隙和气孔,沉积坯边部连通型孔隙较多,尺寸较大。气孔内壁平滑内凹,形貌类似球形,其余孔隙为不规则形貌。热等静压处理可以消除气孔以外的其他孔隙,热处理后沉积坯中的气孔重新出现。  相似文献   
114.
某硫化铜金矿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某硫化铜金矿原矿Cu和Au品位分别为3.27%和2.35 g/t, 针对铜的赋存状态及粒度嵌布特点, 进行了浮选工艺研究。确定了最佳试验条件为: 磨矿粒度为-0.074 mm粒级占70%, pH=8.5, 采用BY-309与B-5050组合作捕收剂, 用量分别为110 g/t和55 g/t, 一粗三精三扫闭路试验获得了含Cu 18.87%、Au 13.587 g/t的铜金混合精矿, 铜、金回收率分别达到了92.70%与89.53%, 实现了硫化铜金矿综合高效回收。  相似文献   
115.
针对永州某地高泥细粒的贫赤铁矿采用选择性絮凝脱泥-强磁抛尾-阳离子反浮选组合新技术进行了选矿工艺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原矿经聚丙烯酰胺絮凝脱泥, 磁场强度960 kA/m下强磁选别, 得到含铁55%、回收率为85%的磁铁精矿; 后经GE-609A阳离子反浮选, 获得了品位为59.8%、回收率为94.2%的铁精矿。  相似文献   
116.
以板状刚玉细粉、活性α-Al2O3微粉为主要原料,脱硅锆或不同Y2O3含量的纳米ZrO2为添加剂,CMC为结合剂,在200 MPa液压压力下半干法压制成型,经1550℃2 h烧成,制备了刚玉质陶瓷蓄热体试样,检测烧后试样的常温抗折强度、常温耐压强度、抗热震性,并借助SEM分析了其显微结构。结果表明:引入纳米ZrO2与引入脱硅锆相比,纳米ZrO2作为第二相粒子弥散分布于刚玉质陶瓷蓄热体的内部,提高了其强度和抗热震性;纳米ZrO2的增韧效果与其引入时的晶型有关,引入的ZrO2全部为立方晶型时不能发生相变增韧,仅发生微裂纹增韧,增韧效果小,而引入的ZrO2存在适量四方和单斜晶型时通过相变增韧和微裂纹增韧的共同作用提高了刚玉质陶瓷蓄热体的韧性。  相似文献   
117.
响应面法优化生香酵母C42增殖培养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摇瓶水平上对生香酵母C42培养基进行响应面法优化。首先用单因子法筛选最优碳源、氮源及无机盐。采用 Plackett- Burman法筛选影响生香酵母C42生长的主要因素、再利用最陡爬坡试验进行Box-Behnken设计,得到生香酵母C42的优化培养基配比。优化后的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7.12%、酵母浸粉3.28%、KH2PO4 0.2%、(NH)2SO4 0.6%、NaCl 0.5%、MgSO4 0.03%。优化后的活菌数量可达到1.26×109 CFU/mL,比优化前的活菌数7.65×108 CFU/mL提高了64.7%。  相似文献   
118.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差热分析等手段,研究了喷射成形Al-9.97Zn-2.65Mg-1.94Cu-0.12%Zr合金在均匀化过程中微观组织的演变。结果表明:均匀化处理可使合金中的一次析出相明显减少,经470℃均匀化处理24h的Al-9.97Zn-2.65Mg-1.94Cu-0.12%Zr合金的晶粒尺寸没有明显长大,大多数AlZnMgCu四元相回溶到基体中;均匀化态组织除α(Al)外,主要存在3种不同的相,分别为AlZnMgCu四元相、Al9FeNi相以及Al3Zr(L12)弥散粒子。  相似文献   
119.
基于末端淬火试验2124铝合金的淬透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Jominy末端淬火实验研究2124铝合金的淬透性。利用温度数据采集、布氏硬度检测、差示量热法(DSC)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手段分析淬火冷却速率对时效后第二相析出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Jominy末端淬火2124铝合金室温水淬硬度下降小于10%的淬透深度大约为50 mm,该位置处合金在222.7~350.0℃温度区间的平均淬火冷却速率大于2.0℃/s;较低的淬火冷却速率致使过饱和的溶质原子和空位损失,导致时效析出相变驱动力不足,显著削弱了时效强化效果。  相似文献   
120.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等设备,研究了铸态和均匀化态7150铝合金的显微组织、元素分布和析出相的形态、成分和结构.结果表明,7150铸态合金组织中主要为α(Al)和Mg(zn,Cu,Al)2+α(Al)共晶组织,并有少量的Al2CuMg相存在.在均匀化过程中发生了Mg(Zn,Cu,Al)2→Al2CuMg的转变,同时析出η相和与基体共格的Al3Zr弥散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