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448篇 |
免费 | 958篇 |
国内免费 | 612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256篇 |
技术理论 | 1篇 |
综合类 | 1095篇 |
化学工业 | 1851篇 |
金属工艺 | 807篇 |
机械仪表 | 981篇 |
建筑科学 | 1471篇 |
矿业工程 | 917篇 |
能源动力 | 294篇 |
轻工业 | 1537篇 |
水利工程 | 662篇 |
石油天然气 | 765篇 |
武器工业 | 148篇 |
无线电 | 1169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899篇 |
冶金工业 | 632篇 |
原子能技术 | 204篇 |
自动化技术 | 132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83篇 |
2023年 | 427篇 |
2022年 | 471篇 |
2021年 | 592篇 |
2020年 | 512篇 |
2019年 | 499篇 |
2018年 | 537篇 |
2017年 | 254篇 |
2016年 | 345篇 |
2015年 | 372篇 |
2014年 | 835篇 |
2013年 | 650篇 |
2012年 | 746篇 |
2011年 | 754篇 |
2010年 | 739篇 |
2009年 | 751篇 |
2008年 | 684篇 |
2007年 | 741篇 |
2006年 | 651篇 |
2005年 | 552篇 |
2004年 | 462篇 |
2003年 | 410篇 |
2002年 | 444篇 |
2001年 | 357篇 |
2000年 | 380篇 |
1999年 | 353篇 |
1998年 | 269篇 |
1997年 | 292篇 |
1996年 | 284篇 |
1995年 | 171篇 |
1994年 | 201篇 |
1993年 | 182篇 |
1992年 | 135篇 |
1991年 | 136篇 |
1990年 | 121篇 |
1989年 | 81篇 |
1988年 | 44篇 |
1987年 | 42篇 |
1986年 | 31篇 |
1985年 | 31篇 |
1984年 | 33篇 |
1983年 | 28篇 |
1982年 | 32篇 |
1981年 | 17篇 |
1980年 | 24篇 |
1979年 | 10篇 |
1978年 | 29篇 |
1976年 | 4篇 |
1973年 | 4篇 |
1959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汤国华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08,21(6)
气缸是气动执行器,是易损元件,我单位使用的是MQPS-3535101离合器取力气缸,每使用一年,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漏气、“咬缸”、缓冲失效等故障,为解决此类问题,本着自己动手的原则,对气缸进行维护保养。 相似文献
22.
介绍了核动力反应堆压力系数测量方法。该方法利用反应堆压力变化会引起反应性变化的特性,用数字反应性仪和压力表测量多个温度测点的压力系数,拟合得到压力系数曲线,即可获得反应堆各温度点的压力系数值;还利用MCNP程序作压力系数校核计算,计算表明,校核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得很好。获得的反应堆压力系数值,用于指导反应堆运行及试验,对反应堆安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3.
以某下穿铁路项目为背景,围绕该项目现浇混凝土箱梁施工技术展开探讨,从下部结构及上部结构施工2个方面分析其施工工艺,并针对其监控量测及控制措施进行分析,旨在提升现浇混凝土箱梁技术的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24.
为了了解不同缓冲器装置对重载列车运行安全性与舒适性的影响,研究了重载列车车钩缓冲器装置的动态特性.依据大秦线重载列车运行数据和列车实际运行环境,建立列车运行过程动态纵向动力学模型与钩缓装置模型,并根据模型对大秦线上运行列车装备的QKX100与MT-2缓冲器进行动态特性研究.将列车纵向动力学模型与钩缓装置模型的建模仿真结果与国内外多家机构的重载列车仿真实验结果进行比对,结果较为接近,表明所建列车运行模型的准确性.并对大秦线上装备2种缓冲器的重载列车进行紧急制动、循环制动与牵引运行仿真验证,结果显示装备了QKX100缓冲器的列车在多个工况运行时的最大车钩力与最大加速度都较小,远低于规定的安全限制值,表明该车钩对列车运行的安全性与舒适性提升较大. 相似文献
25.
人脸识别技术因其快捷性、便利性等特点在公共治理、金融服务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也引发了隐私侵权、数据泄露、技术滥用等风险。通过分析人脸识别技术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风险表征,文章揭示了主要风险的深层次成因,提出了从政策立法、制度构建、惩治措施等方面应采取的法律措施,以形成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的多层次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26.
市场对声乐特长的培养需求越来越大,但传统教学存在成本高、专业师资不足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智能歌手养成系统.本系统基于柔性传感器,通过将液态金属传感器贴在用户胸喉部、麦克风上的方式,获取用户歌唱时的震动发声位置以及吐字湿度,并以直观的数据模式通过RFID信号用LabView在终端展示,使用户直观了解唱歌发... 相似文献
27.
28.
将质量分数0.3%、0.9%稀土Y以及0.4%、1.0%(La,Ce)混合稀土分别添加到AZ91镁合金中,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扫描开尔文探针力显微镜(SKPFM)以及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镁合金的腐蚀行为.采用X射线衍射(XRD)、光电子能谱(XPS)测定腐蚀产物膜的组成和结构,明确不同类型、不同含量的稀土对AZ... 相似文献
29.
针对一维下料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贪心策略的多目标自适应粒子群算法,在余料率最低和下料方式数量最少两个目标上进行优化。通过将贪心策略应用于粒子群算法,把一维下料问题分割成多个子问题,对每个子问题依次求全局最优解,有效缩小单次处理问题的规模,由所有子问题的最优解取得原问题的近似最优解。为解决种群过早收敛而因此陷入局部最优,设计一种自适应策略。此外,考虑到切换下料方式会产生一定成本,通过最大化当前下料方式使用次数优化下料方式数量。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收敛速度快,取得的下料方案利用率高且下料方式数量较少,具备较好的实用性,并能够为企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0.
单调谐滤波器的滤波特性与短路比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单调谐滤波器在失谐或配置不当的情况下会发生并联谐振并引起电网谐波放大,该现象是由滤波器参数和电网参数共同决定的.引入了滤波器短路比这一新的特征参数,综合表征了滤波系统中的滤波器参数与电网参数.采用滤波器投入前后注入电网的谐波电流之比作为滤波效果的评价指标,通过分析电网不发生谐波放大的充要条件,揭示了电网谐波放大特性与滤波器短路比之间的简明的内在关系.在滤波器对所调谐谐波不发生放大的前提下,单调谐滤波器的最大允许失谐度与短路比成反比.为防止滤波器对调谐频率以下的各次谐波发生并联谐振,滤波器短路比必须避开某些禁值.给出了单调谐滤波器在19次以下谐波的短路比禁值以及合理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