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6篇 |
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综合类 | 4篇 |
化学工业 | 61篇 |
金属工艺 | 3篇 |
机械仪表 | 2篇 |
能源动力 | 1篇 |
轻工业 | 5篇 |
水利工程 | 1篇 |
石油天然气 | 1篇 |
无线电 | 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5篇 |
自动化技术 | 3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7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1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1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1篇 |
2006年 | 3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4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将Fe3O4@NH2磁性粒子与端氨基超支化聚酰胺(HBP-NH2)通过亲核加成反应,制备Fe3O4@HBP-NH2复合材料,分析了Fe3O4@HBP-NH2对模拟废水中Pb2+、Cd2+和Cu2+的吸附行为。研究结果表明,Fe3O4@HBP-NH2复合材料已被成功制备,并且该材料仍然能够实现快速磁性分离。同时,吸附实验表明,当t=120 min、pH=4.5、T=55℃和Fe3O4@HBP-NH2添加量为1.0 g/L时,Fe3O4@HBP-NH2对Pb2+、Cd2+... 相似文献
52.
无油聚酯高固体份防护涂料具有防腐蚀性及表面硬度。该涂料含有高甲基化三聚氰胺交联剂;酸催化剂;极性溶剂;湿润剂;消泡剂;防沉剂及颜料;该组份挥发份低,固体份高并有高的控制粘度。可用热槽浸涂,流涂、喷涂或静电喷涂,然后在300°-350°F下固化约20分钟。 相似文献
53.
54.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多年使用分层及分行给煤燃烧装置,在总结实际应用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正确选择和使用该项技术的方法,以实现最大化节约煤炭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55.
56.
57.
以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的磁性Fe3O4为核,通过硅烷化及酰胺化反应,制备了羧基化磁性Fe3O4复合材料(Fe3O4?SiO2?NH?COOH),通过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磁强度计(VSM)和X射线衍射仪(XRD)等对复合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不同作用条件下Fe3O4?SiO2?NH?COOH吸附Pb2+的效果及Fe3O4?SiO2?NH?COOH的重复使用效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具有Fe3O4?SiO2?NH?COOH结构的复合材料已被成功被制备,且该材料仍然能够实现快速磁性分离;Fe3O4?SiO2?NH?COOH对Pb2+的静态吸附动力学数据更符合准二阶动力学,吸附时间为100 min、pH=4.5、Fe3O4?SiO2?NH?COOH用量为1.0 g/L时,Fe3O4?SiO2?NH?COOH对Pb2+的最大吸附容量为208.7 mg/g,且Langmuir方程更能描述该吸附等温过程;Fe3O4?SiO2?NH?COOH对Pb2+的吸附是吸热过程;Fe3O4?SiO2?NH?COOH对Pb2+的吸附量随时间延长先增加后趋于稳定,随pH值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相比于一价阳离子,溶液中二价Ca2+、Mg2+的存在对吸附反应具有一定抑制作用;Fe3O4?SiO2?NH?COOH吸附Pb2+后可洗脱再生,连续重复使用6次后对Pb2+的去除率仍大于50 %。 相似文献
58.
采用酯化反应,以衣康酸、三乙醇胺及琥珀酸为反应单体,构建出了一种可用于工业循环用水阻垢分散的无磷型绿色端羧基超支化聚酯,通过静态阻垢实验探讨了无磷型绿色端羧基超支化聚酯在不同影响因素下的阻垢分散能力,同时测定了该阻垢剂的生物降解性能及对水体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无磷型绿色端羧基超支化聚酯对氧化铁具有优异的分散效果,并且在较高温度及较宽pH范围内对CaCO3和CaSO4均具有良好的阻垢分散性能,当阻垢剂用量为20 mg·L-1和12 mg·L-1时,其对CaCO3和CaSO4的阻垢率分别达到了93.8 %和96.2 %;无磷型绿色端羧基超支化聚酯用于钙垢阻垢时,不仅能破坏钙垢晶体的规整性,而且还能降低钙垢的结晶度,从而有效抑制钙垢的生长,实现阻垢分散的目的;该阻垢剂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在第28 d时,其生物降解率可达67.2 %,且基本不影响水体中微生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59.
60.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出了一种具有交联结构的P(AA-SSS-DMAPS)/MMT复合材料,通过FT-IR、XRD、TG和SEM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P(AA-SSS-DMAPS)/MMT复合材料对水体中Pb~(2+)的吸附行为。试验结果发现,MMT的引入,不仅能够提高P(AA-SSS-DMAPS)/MMT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能;而且还增大了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吸附位点。在吸附试验中发现,当P(AA-SSS-DMAPS)/MMT复合材料用量为0.1 g、吸附时间为150 min、pH值=5.0、Pb~(2+)溶液的初始浓度为0.01 mol/L时,其对Pb~(2+)的饱和吸附容量为247.8 mg/g,且吸附过程更适合用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描述。热力学研究发现,P(AA-SSS-DMAPS)/MMT复合材料对Pb~(2+)的吸附过程的ΔG0,说明吸附过程可自发进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