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篇
金属工艺   35篇
机械仪表   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篇
冶金工业   5篇
  2025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TC11钛合金压气机盘在实际生产中存在各种缺陷,降低了压气机盘的使用性能.将基于试验数据建立的TC11钛合金高温塑性变形时的延性损伤演化模型以及本构模型与有限元相结合,对某TC11钛合金压气机盘等温闭模锻造过程中的温度、等效应变和损伤变量的分布进行了数值分析,同时预测了塑性失稳区的位置.为优化其成形工艺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2.
采用振动疲劳实验及SEM断口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含稀土元素Nd的Ti60高温钛合金稀土相颗粒对叶片振动疲劳裂纹萌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振动疲劳寿命与稀土相颗粒的尺寸和分布位置具有密切关系.稀土相颗粒尺寸越大,对叶片振动疲劳裂纹的萌生作用也越大,疲劳寿命降低;外露于或镶嵌于叶片表面的稀土相颗粒明显促进了叶片振动疲劳裂纹的萌生.  相似文献   
33.
Al_2O_3-Ti系梯度功能材料残余热应力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有限元方法(FiniteElementMethod)对Al2O3-Ti系梯度功能材料在制备过程中产生的残余热应力进行了线弹性分析。详细讨论了梯度层数目、梯度层厚度和成分梯度指数对应力大小和分布的影响,确定了各项最佳参数。非梯度功能材料(NFGM)与优化后的梯度功能材料的残余热应力对比结果显示:梯度功能材料缓和热应力的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34.
在高温下,钛的活性迅速增加,可与许多物质发生剧烈反应.目前高品质钛合金的主流熔炼工艺为在真空或惰性气氛保护下的三次真空自耗熔炼.在熔炼过程中,钛合金溶液的熔池温度可达1750℃以上,必须对铜坩埚、电极杆、炉体等设备重要部位通水冷却.在实际的大规模生产中,容易因操作不当、设备故障等原因引起设备冷却水漏进坩埚,与钛合金溶池...  相似文献   
35.
钛合金片层组织在两相区变形时流动应力随应变的增加普遍表现为快速硬化和持续软化的特征.为了研究该流动软化的机理,采用等温热压缩实验研究了TC11合金片层组织在温度890—995℃和应变速率0.01—10s~(-1)范围内的热变形行为.理论计算表明α/β片层界面(α片层内孪晶界)产生的Hall-Petch强化效应远大于片层束集边界.TC11合金片层组织高温变形的流动软化机理可归结为硬滑移模式向软滑移模式转变导致Hall-Petch强化效应的减弱.  相似文献   
36.
研究了Ti-48Al合金全片层组织在1150℃时效时的组织稳定性,结果表明,1400℃,1h固溶处理后炉冷获得的粗片层组织的稳定性远远优于空冷获得的细片层组织,细片层组织首先在晶界处发生不连续粗化,而后粗化片层组织中的a2相发生溶解并球化,从而转变为近γ组织;空冷组织中魏氏片层的存在降低了片层组织的稳定性,魏氏片层/基体界面与晶界一同成为片层组织发生分解的起始部位。Ti-48Al+0.8%B(摩尔  相似文献   
37.
研究了Al含量、冷却速率和添加硼元素对TiAl合金全片层组织在1150℃的热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Al含量在46%~48%(原子分数,下同)范围的二元TiAl合金的Al含量越高,γ偏析程度越严重,铸造片层组织的热稳定性越差;Ti-48AI合金α单相区固溶处理后炉冷的粗片层组织的稳定性远远优于空冷的细片层组织,空冷细片层组织容易在晶界处发生不连续粗化转变,并且空冷片层晶粒内的魏氏片层(LW)与基体的界面往往与晶界一同成为片层组织发生分解的起始部位;Ti-48A1合金中添加0.8%B因晶界TiB2相的存在能有效抑制细片层组织的晶界不连续粗化,但γ相从TiB2/基体界面和晶界重新形核生长可使片层组织转变为均匀的细晶近γ组织。  相似文献   
38.
喷丸对钛合金TC4磨削加工表面完整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种表面状态(磨削1,磨削2,磨削1+喷丸以及磨削2+喷丸)的钛合金TC4开展了表面完整性研究.测试了4种表面状态的粗糙度、残余应力和半高宽,并确定了室温疲劳极限.结果表明,磨削工艺对于钛合金TC4的半高宽和疲劳性能有较大影响,不同工艺磨削后X射线衍射峰半高宽分别为2.1.和2.5.,旋转弯曲疲劳极限分别为406 MPa和432 MPa;而喷丸后,由于表面强化层深度大于磨削影响层,残余压应力和加工硬化的作用大幅度提高了疲劳极限,并使不同加工状态的试样疲劳性能趋近一致(585 MPa和594 MPa),消除了由于磨削方法不同导致的表面完整性差别.  相似文献   
39.
本文分析了钛合金中硬α夹杂物的性质及其产生原因,调研了国内外因硬α缺陷引发的飞机飞行事故和发动机故障,认为硬缺陷是影响发动机转子零件使用可靠性最主要的潜在威胁之一.硬α夹杂物具有很高的熔点和极大的脆性,很容易成为发动机转子部件过早疲劳断裂失效的裂纹源.与真空自耗电弧炉相比,利用等离子体冷炉床熔炼技术(PACHM),可以有效地消除钛合金中的硬夹杂物.等离子体冷炉床熔炼技术是生产航空发动机转子级优质钛合金的一种有效的熔炼方法.  相似文献   
40.
TiAl基合金的α→γ相变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TiAl基合金中扩散型α→γL析出转变和非扩散型α→γm块状转变的研究新,着重阐述了a2/γ片层组织的晶体学特征、形成机理的rm相的形核、生长及有序化转变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