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基于粗糙面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模型,考虑海面的影响,设计了海面舰船目标的紫外光散射亮度计算流程,讨论分析了海面上舰船目标对海天背景紫外辐射的散射特性.运用大气传输软件MODTRAN,计算了0.3~0.4μm波段太阳、天空背景的紫外辐射特性;根据粗糙面散射理论,分别对海面和目标表面进行BRDF建模,并讨论了面元的光散射特性;设计了海面舰船目标的紫外光散射亮度计算流程,并利用此流程计算分析了某舰船模型的紫外光散射亮度.结果显示探测时间、探测方位、舰船表面蒙皮材料、舰船形状、海面散射等因素,都对舰船目标的紫外光散射特性产生影响,为完善舰船目标紫外辐射特性数据库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42.
43.
沙尘暴多重散射对激光脉冲传输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光脉冲在离散随机介质中的传输理论,应用米氏理论和蒙特卡罗方法,研究了不同能见度情况下1.06μm脉冲激光在沙尘暴中的传输特性。得到了双频互相关函数的幅度和相位随相干带宽、脉冲时域展宽和延时随能见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脉冲的展宽和时延随沙尘暴能见度的变化非常显著。当能见度为3~5 km时,多重散射对脉冲双频互相关函数、脉冲展宽和延时的影响已较明显。当能见度小于1 km时,对于1 ns的输入脉冲,其展宽大于10 ns,延时大于15 ns。因此,当沙尘暴的能见度较低时,必须考虑多重散射对激光脉冲频域及时域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4.
45.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锌锰镍铁氧体纳米粉体,用X射线衍射仪(XRD)、红外光谱仪(FT-IR)、透射电镜(TEM)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表征产物的结构、形貌和磁性能。结果表明:锌锰镍铁氧体的饱和磁化强度随着镍的相对含量(x)的增加呈现先缓慢增大(x=0~0.2)后急剧减小(x=0.2~0.3)然后再增大(x=0.3~0.4)的变化规律,这说明纳米铁氧体的磁性与其微观结构、颗粒尺寸、晶界和结构缺陷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6.
针对无源毫米波成像中图像分辨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最大后验(MAP)超分辨算法。该算法结合了Wiener滤波复原算法和基于泊松分布的MAP算法的优点,使用Wiener滤波复原算法恢复图像通带内的低频分量,运用MAP算法作为主迭代过程实现频谱外推,同时保证低频分量不被破坏;并对该算法的计算复杂度和实时性进行了分析。通过仿真可知,该算法可有效地恢复图像截止频谱外的信息,提高图像空间分辨率,处理时间少,易于实现并行处理。 相似文献
47.
48.
为了增强无源毫米波图像的分辨率,提出了一种图像空间重构(ISRA)频域校正超分辨算法.使用Wiener滤波复原算法恢复图像通带内的频谱分量,运用IS-RA算法实现频谱外推,通过一种频域校正算法,用Wiener滤波器恢复的频谱代替通带内的频谱,保证图像的低频分量不被破坏.为了验证新算法的有效性,针对合成图像和由91.5 GHz单通道辐射计进行二维机械扫描获取的手枪图像完成了两个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改善了收敛速度,增强了图像的分辨率,同时能够有效地减轻恢复图像中的振铃波纹,有利于无源毫米波成像超分辨的实现. 相似文献
49.
纳米氧化锰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流变相-前驱物热分解法制备了纳米氧化锰粉末,用XRD、TEM和LPSA对粉末样品的组成、结构、粒度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MnO和Mn3O4都属于立方晶系的球形粒子,平均粒径(d50)分别约为45.6nm和69.1nm.对MnO和Li2Mn2O4(由Mn3O4制备)的电化学性能研究表明,LiMn2O4具有较高的充放电容量和较好的循环性能,其首次放电容量为128mAh/g,经过十次充放电循环之后电容量仍有117.5mAh/g.而MnO的电化学性能欠佳.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