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2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3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9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3篇
无线电   3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篇
自动化技术   4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81.
近年来随着大容量变压器和电压等级的逐渐增加,变压器的结构愈加复杂,变压器的漏磁通量越来越大,漏磁问题越来越明显。采用常规电信号传感器测量变压器内部温度,难以满足要求。针对变压器内部的特殊结构研制了一种可用于变压器磁场漏磁热损分析的光纤Bragg光栅(FBG)温度传感智能测试平台。对现场采集来的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并做详细分析,18∶36油箱上层温升值为49.6 K,夹件处的温升为58.3 K;2∶45油箱上层温升值分别是36.7 K,夹件处的温升为36.8 K。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漏磁损耗主要部位,常规电信号传感测量方法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82.
利用Maxwell电磁仿真软件计算变压器在稳定满载运行过程中绕组损耗情况,将得出的损耗数据转换为发热载荷输入ANSYS CFX中对该35 kV油浸式变压器绕组的温度分布情况进行研究.从60, 120 min两个时间段对绕组的温度分布进行仿真分析,找出最热点分布以及相应的温度值,得出变压器在运行120 min时,为变压器最热点温度时刻,低压绕组最热点位于B相绕组,为75.5℃,高压绕组最热点温度位于C相绕组,为65.4℃;变压器绕组中部温度整体较上部和下部高,且随着变压器工作时间延长,变压器整体温度升高;变压器整体低压绕组温度较高压绕组温度高.  相似文献   
83.
为了实现对压力的多灵敏度状态下监测,设计了一种利用光纤Bragg光栅( FBG)的可变灵敏度压力传感探头。将裸光栅固定在薄膜片中心与下部外壳之间,传感器探头表面的压力通过薄膜片传递给裸光栅,并可通过灵敏度变换阀改变膜片大小从而改变传感器的灵敏度。对薄膜片进行有限元仿真优化计算,得到其变形特性。薄膜片厚1 mm,工作半径分别调节为10,9,8 cm状态下,最大变形出现在膜片中心区域,在0.1 MPa的表面压力作用下,膜片中心处变形分别为3.875,2.561,1.579 mm,裸光栅固定后,对应的灵敏度分别为:38.44,25.62,15.79 mm/ MPa,实现灵敏度变换。  相似文献   
84.
为了进一步提高传感系统的灵敏度,在一片铌酸锂晶片上设计双平行非对称马赫-曾德尔干涉仪型光波导结构,并在光波导的周围设计分段电极,实现方向相反的电光调制,为此研制出尺寸为78 mm×14 mm×7.5mm的集成光波导电场传感器.采用LTspice仿真软件设计一种跨阻抗平衡光电探测电路,采用差分法实现对共模噪声的抑制,从而提高电场传感器的灵敏度.实验结果表明,传感系统时域可测电场强度范围为33~3000 V/m,线性动态范围为35 dB,适用于弱电场的时域测量.  相似文献   
85.
针对光纤连接器核心部件之一光纤准直透镜信号精密耦合问题,采用双合透镜设计了一种单模大光束光纤连接器.通过分析双合透镜特性、光纤准直器阵列中的多光学器件耦合机理和准直透镜间的3种耦合偏差引起的传输损耗,推导出该耦合系统的传输损耗公式.基于MATLAB分析得到:角向失配对准直器的耦合损耗影响最大,轴向失配影响最小.利用光学仿真软件ZEMAX在序列和混合模式下对连接器进行模拟,用Origin绘制出不同失配情况下信号耦合效率曲线,结果表明单模光纤芯径为12 μm时,耦合效率达到92.42%.最后通过光学平台搭建实验系统,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6.
为了确保电网调度远动设备传送信息的准确可靠和管理人员及时对电网通信过程中的故障进行分析、处理,开发了一个对使用传输规约IEC60870-5-101的远动设备进行测试分析的系统。根据云南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生产运行的实际情况,通过对101规约进行建模分析来实现测试系统的设计,利用此测试系统对远动设备进行实地测试,对所形成的报文进行分析得到设备的实时运行状态,能够准确诊断并快速处理远动信息的故障。通过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达到对使用101规约的远动设备进行检测的目的,以便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7.
对18组不同钢纤维体积掺量的钢纤维混凝土试件进行了三点弯曲试验,分析了钢纤维混凝土的破坏形态和荷载-挠度曲线特性,总结了钢纤维混凝土弯曲破坏过程和特点,计算了钢纤维混凝土的延性指和钢纤维的界限体积掺量。采用无量纲化方法,获得了实用延性指数计算模型,试验结果和已公开文献结果都验证了本研究模型的正确性。采用基于SCE-SF4标准的弯曲韧性比指标评价了钢纤维混凝土弯曲性能,结果表明,钢纤维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的弯曲韧性比和等效弯曲强度,但对初裂强度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88.
提出了一种基于FCM聚类的小电流接地系统的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方法。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一段时间内,故障点上下游同侧暂态零序电流波形具有高度相似性,而异侧的波形则不具有相似性。通过构造暂态零序电流幅值序列表征这一特性,采用FCM聚类算法划分故障点上下游区段来实现故障区段定位。该方法仅需故障线路上测量点上传幅值序列,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测量点的通信压力。仿真试验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准确定位出故障区段。  相似文献   
89.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