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2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3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9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3篇
无线电   3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篇
自动化技术   4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针对学生宿舍区、教学实验区和居民区3个典型的电力环境,使用低压电力线噪声采集设备采集噪声数据,处理得到10~500 kHz噪声功率谱,进而分析电力线噪声幅值随典型通信频率及在不同时段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噪声幅值随频率的升高而降低,低频段噪声对电力线通信影响较大,在用电高峰时段噪声幅值会有10~35 dBμV的波动.因此,就抗干扰程度而言,载波频带为100~450 kHz的美国标准比载波频带为3~148.5 kHz的欧洲标准更适合电力载波通信传输.  相似文献   
82.
为了准确计算低压台区配电网的线损,提出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通过电网线路获取线路特征参数,对特征参数建立BP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根据BP神经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权值和阈值来确定染色体长度;通过遗传算法来确定BP神经网络的参数,拟合影响线损的特征参数和线损的复杂关系。该算法减少了线损计算误差,计算时间少,稳定性增强。  相似文献   
83.
84.
用于钢筋混凝土梁的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变形测定器中,光纤Bragg光栅被粘贴于内管的两端,这两端的距离确定了传感器的量规长度。为了测量拉应变和压应变,该光纤光栅必须保持处于与可能的最大压应变相等的永久性拉应变。将光纤Bragg光栅贴于H154梁的混凝土表面和H158梁的钢筋表面,以分别检测拉应变和压应变。当钢筋混凝土梁受到千斤顶的加载时,它的应变可由光纤Bragg光栅的反射Bragg波长的偏移量获得。实验表明,作为一种绝对检测器件,光纤Bragg光栅为钢筋混凝土梁提供了有效监测,其中,拉应变~1000me,而压应变~1500me。  相似文献   
85.
运用ABAQUS软件研究了寒区季节性冻土区,具有不同初始弹性模量桩体和不同褥垫层厚度的CFG桩复合地基在经历冻融循环后的荷载分担比、桩-土应力比及荷载-桩沉降曲线的规律。结果表明,冻融循环会降低桩体分担荷载,降低桩-土应力比并加剧地基沉降。具有相同褥垫层材料的CFG桩,褥垫层越厚,相同冻融循环后的桩-土应力比相差越小。文中结果可为寒区CFG桩复合地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6.
作者通过几年来的施工经验浅谈了给排水管道承插口的连接。在市政公用工程建筑中,给排水管道是必不可少的,它如同人体的血管纵横交错,为工业和民用提供用水并排走污水和废水。作者通过对近年来对管道的破损事故原因调查阐述了承插式接口连接要提高施工技术和保障施工质量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7.
针对窃电手段多样、隐蔽性强、窃电检测效率有待提高等问题,首先采用模糊C均值(FCM)聚类算法构造不同的用户负荷特征曲线,通过待测负荷曲线与相应特征曲线作对比初步确定疑似窃电用户;其次,采用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对疑似窃电用户的用电行为进行检测。实验证明,所用方法缩小了窃电检测的范围、克服了窃电样本少的影响,改善了窃电检测的效率,并且窃电检测的均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分别提高了0.0051和0.034。  相似文献   
88.
89.
针对光纤连接器核心部件之一光纤准直透镜信号精密耦合问题,采用双合透镜设计了一种单模大光束光纤连接器.通过分析双合透镜特性、光纤准直器阵列中的多光学器件耦合机理和准直透镜间的3种耦合偏差引起的传输损耗,推导出该耦合系统的传输损耗公式.基于MATLAB分析得到:角向失配对准直器的耦合损耗影响最大,轴向失配影响最小.利用光学仿真软件ZEMAX在序列和混合模式下对连接器进行模拟,用Origin绘制出不同失配情况下信号耦合效率曲线,结果表明单模光纤芯径为12 μm时,耦合效率达到92.42%.最后通过光学平台搭建实验系统,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