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6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13篇
电工技术   27篇
综合类   43篇
化学工业   93篇
金属工艺   23篇
机械仪表   43篇
建筑科学   47篇
矿业工程   37篇
能源动力   24篇
轻工业   21篇
水利工程   24篇
石油天然气   8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3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4篇
冶金工业   20篇
自动化技术   6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作为新型CO2吸收剂的乙酸钙循环碳酸化特性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钙基吸收剂的循环煅烧/碳酸化反应是煤燃烧或气化过程中捕获CO2的有效途径。该文采用乙酸溶液调质石灰石的产物乙酸钙作为CO2的新型吸收剂,以解决石灰石经过多次循环煅烧/碳酸化反应后吸收CO2能力急剧衰减的问题。在煅烧/碳酸化反应器上,研究碳酸化温度和煅烧温度对乙酸钙循环碳酸化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碳酸化温度在650~700 ℃时乙酸钙能获得很高的碳酸化转化率,经20次循环后转化率仍高达0.5,明显高于石灰石。在高浓度CO2气氛下,在较高的煅烧温度(920~1 050 ℃)时,乙酸钙仍能获得较高的碳酸化转化率。乙酸钙的抗烧结能力较石灰石更强。多次循环后乙酸钙煅烧后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均大于煅烧后的石灰石,且孔容分布和孔比表面积分布均优于煅烧后的石灰石。  相似文献   
52.
知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要求高等教育充分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以人为本.通过加强对学生的通识培养,塑造学生独立完善的人格和个性,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交际能力、坚定的诚信品质和创业能力,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发展和实践,必将有效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和谐发.  相似文献   
53.
以石灰石、Mn(CH3COO)2•4H2O和Mg(CH3COO)2•4H2O为原料,采用浸渍法制备了Mn-Mg修饰石灰石,研究了其在流态化下的钙循环储热性能和颗粒磨损特性。结果表明:Mn的掺入提高了CaO的储热反应速率,有助于减缓石灰石储热转化率随循环次数增加而衰减,最佳Mn/Ca摩尔比为5∶100;Mn和Mg的共同掺入使Mn-Mg修饰石灰石具有更稳定的循环储热性能,最佳Mn/Mg/Ca摩尔比为5∶8∶100;最佳条件下,Mn-Mg修饰石灰石第20次循环储热转化率分别比天然石灰石和Mn修饰石灰石提高54%和30%,其20次储热循环磨损率比Mn修饰石灰石仅增加5%。  相似文献   
54.
简述了曝气生物滤池(BAF)工艺,介绍了BAF自动控制系统的硬件配置和自动控制原理,根据BAF调节参数滤速和溶解氧浓度的特点,给出了两者的主要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55.
目前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实践中仍然比较多地存在着"重实体、轻空间",片面的重视环境实体表象,而轻视环境空间的功能和环境空间艺术已经的思想意识。只有具备良好的空间意识,才能更好的设计布局,欣赏建筑与园林艺术,了解建筑园林和城市环境的空间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56.
57.
乳化液膜技术具有传质效率高、选择性好、同时进行萃取与反萃取、不受污染物浓度限制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的萃取与回收、生物医学分离等领域。重点关注了国内外乳化液膜萃取六价铬的研究进展,首先简要介绍了乳化液膜萃取六价铬的机理,不仅详尽综述了不同工艺参数对萃取的影响,还着重介绍了包括工艺条件在内的各影响因素对萃取效果的协同影响,最后结合萃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未来乳化液膜的研究方向,认为如何提高乳化液膜的稳定性仍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58.
59.
60.
李英杰  李奇侠  王宏  朱恂  陈蓉  廖强  丁玉栋 《化工学报》1951,73(10):4345-4354
液滴自发聚并在自然和工业中广泛存在,如何高效去除聚并液滴是强化滴状冷凝换热、防结冰等的重要环节。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半径比液滴在超疏水平壁面和超疏水波浪形壁面上的聚并起跳行为。研究发现,在平壁面上聚并的液滴水平速度与竖直速度差1~2个数量级,液滴的水平方向位移小,聚并后难以有效去除;在波浪形壁面上,由于液桥撞击在斜面上,产生较大的水平分力,聚并后其水平速度保持与竖直速度在同一数量级,水平位移显著增大;并且波浪结构对液滴弹跳过程影响显著,随波浪高宽比的增大液滴水平位移增大且弹跳高度减小,有效促进了液滴的水平运动,且当高宽比为0.21时,促进作用接近峰值。研究结果为聚并液滴的有效去除提供了新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