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3篇
电工技术   44篇
综合类   17篇
化学工业   31篇
金属工艺   20篇
机械仪表   25篇
建筑科学   29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10篇
轻工业   27篇
水利工程   15篇
石油天然气   24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4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篇
冶金工业   6篇
自动化技术   2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了解决非致命武器装备综合集成中出现的新问题,提出了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和基本流程,从理论创新、体系结构建设、法规建设和标准建设4个方面对综合集成提出了几点建议,并分析了在综合集成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42.
琼东南盆地松南—宝岛凹陷主体位于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东部,是已被钻探证实的富烃凹陷。中新统三亚组是深水区重要的勘探目的层,储集体规模和粒度是制约松南—宝岛凹陷三亚组油气成藏的关键因素。应用最新的三维地震和已钻井资料,结合区域地质背景,系统分析松南—宝岛凹陷三亚组“源—汇”体系及主控因素,预测有利砂体平面展布。研究表明,松南—宝岛凹陷三亚组沉积期,发育海南隆起和松南低凸起2个“源—汇”体系:中新世构造活跃的海南隆起主控北部“源—汇”体系,供源能力强,凹陷北部发育陆架坡折,发育“陆架三角洲和陆坡沟谷+深水扇”沉积体系;松南—宝岛凹陷以斜坡向松南低凸起过渡,不发育陆架坡折,南部“源—汇”体系具有“近源、沟谷汇聚阶槽控制下的多期深水扇”特征。搬运距离、构造活动和底流改造等因素主控三亚组储集体的发育,优选凹陷南缘为三亚组最有利的储集体发育区;优选松南区和宝岛区东部海底扇为三亚组有利储集体发育区。  相似文献   
43.
2018年3月21日15:48,巴西发生了大停电事故,巴西北部和东北部电力系统与主网解列,切除负荷19760 MW,约占电网总负荷的25%,85%的州受到影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避免大面积停电事故的发生,介绍了历史上历次大停电事故的主要过程及危害,总结了大停电事故的经验教训。从自然因素、设备故障、事故处理不当、策略失误等方面,分析了大停电事故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结合新能源接入、交直流混合电力系统、能源互联网、信息物理电力系统、人工智能等当前电网发展和研究的热点,提出应对大停电事故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4.
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通过对高炉风口的流场和温度场的模拟来探讨风口结构、进口水压、材质及水垢对高炉风口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温度分布和冷却效果来分析,螺旋-贯流式风口比空腔式高炉风口好;对于不同类型的风口,建议采用模拟方法得出其合适的水压;最高温度随水垢厚度的增大而呈指数形式增加;在四个因素中,结构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水压,再次是水垢,最后是纯度.  相似文献   
45.
双输入Buck变换器的交错双沿调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多种新能源联合供电系统中,采用多输入直流变换器代替多个单输入直流变换器,能够简化电路结构,降低系统成本.首先分析了双输入Buck变换器的输入输出关系,它只决定于两只开关管的占空比,而与驱动信号的相位无关.然后分析了两只开关管的驱动信号之间的相位差与电感电流纹波的关系,采用交错双沿调制方法,使得电感电流纹波最小,由此可以提高变换器的动态响应速度和功率密度.搭建了一个400W的原理样机,实验结果验证了交错双沿调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6.
琼东南盆地乐东—陵水凹陷主要发育泥—流体底辟构造,根据地震资料解释成果,对乐东—陵水凹陷及周缘底辟构造的几何形态特征及成因机制进行了分析,同时探讨了底辟构造与油气聚集成藏的关系。乐东—陵水凹陷的底辟构造发育演化是区域构造应力场变化和超压系统形成演化的结果,超压系统对底辟形成起主要控制作用。两类泄压模式控制了底辟的类型和分布,根据泄压方式不同,可划分为裂缝输导泄压型底辟和断裂输导泄压型底辟。裂缝输导泄压型底辟主要沿中央峡谷水道下方呈带状分布,下超压带和中央峡谷水道的空间耦合是该底辟带形成的主要因素。断裂输导泄压型底辟主要沿乐东—陵水凹陷南、北两侧断裂带分布,下超压带和基底断层活动导致塑性岩层和流体集中流动上拱是该类型底辟的主要成因。乐东—陵水凹陷勘探实践表明,底辟和断裂是油气垂向运移的主要通道,底辟作用形成的相关构造圈闭和岩性圈闭是该地区值得关注的有利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47.
分析了重庆天然气净化总厂引进分厂过去的备品配件管理模式,指出了备品配件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初步探索了既要保证装置正常生产需要、又要降低备品配件库存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提出了相应意见和建议,以期对备品配件管理及材料计划工作有所帮助,对缓解资金积压、减少急料情况、降低库存、保证装置正常生产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8.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存在陵南低凸起、松南低凸起和北礁凸起,其上及其倾没端圈闭非常发育,这些(低)凸起被长昌凹陷、松南-宝岛凹陷、乐东-陵水凹陷、华光凹陷和北礁凹陷包围,呈典型的凹间凸构造格局。深水区烃源岩主要是下渐新统崖城组,其次是上渐新统陵水组和始新统,沉积相-岩性类型主要是潮坪和泻湖相暗色泥岩、煤层、碳质泥岩,中深湖相和浅海相泥岩,具"早期生油、晚期生气"特征。深水区北部的长昌凹陷、松南-宝岛凹陷和乐东-陵水凹陷南侧缓坡带古近系输导体发育好,其上覆新近系岩性以半深海相泥岩为主,断裂不发育且地层超压,凹陷内生成的油气主要沿古近系输导层侧向向松南低凸起、陵南低凸起聚集;深水区南部的华光凹陷和北礁凹陷结构均呈南断北超,凹陷内生成的油气也主要向松南低凸起、陵南低凸起运移。因此,松南低凸起、陵南低凸起及其倾没端为周缘凹陷所生成油气汇聚的主要方向,是深水区寻找大中型油气田最有利的成藏单元和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49.
三维封装芯片键合IMC焊点应力分析及结构优化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三维封装芯片键合过程中金属间化合物焊点及芯片的应力分布情况进行模拟,并对三维封装的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铜柱及焊点的第一主应力最大点出现在底层外部边缘拐角处,芯片应力最大点出现在通孔内表面;以焊点的最大应力作为响应设计正交试验,来模拟封装结构参数对焊点残余应力的影响,采用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选择填充树脂的厚度、芯片厚度和填充树脂的硬度3个影响封装体内部残余应力的主要因素作为封装结构参数.填充树脂的厚度对焊点应力的影响最大,影响适中的是芯片厚度,最弱的是填充树脂的硬度.  相似文献   
50.
啤酒加压发酵形成高浓度的CO2会使酿酒酵母生长受到抑制,导致主要风味物质酯的生成减少.CO2通过反馈抑制丙酮酸脱羧反应、降低基质和酵母胞内pH值、改变细胞膜的流动性和膜电势、抑制酵母的生长.乙酸酯类是乙酰辅酶和高级醇之间在醇酰基转移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的.乙酰辅酶A、高级醇、醇酰基转移酶AATase活力是酯类形成的关键因素.发酵参数如温度和压力,特别是CO2对酯形成的研究是对酯形成机理的重要补充.然而,近年对CO2影响酯生成的研究并没有形成明确的机制理论.与乙酸酯相反,CO2可以刺激C6-C10中链脂肪酸乙酯(MCFA ethyl esters)的增加.CO2除了以底物形式参与酿酒酵母脂肪酸合成外,还能促进合成的进行,使脂肪酸积累,最终形成脂肪酸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