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72篇
  免费   269篇
  国内免费   191篇
电工技术   240篇
综合类   385篇
化学工业   747篇
金属工艺   177篇
机械仪表   254篇
建筑科学   499篇
矿业工程   172篇
能源动力   80篇
轻工业   962篇
水利工程   200篇
石油天然气   220篇
武器工业   69篇
无线电   568篇
一般工业技术   261篇
冶金工业   214篇
原子能技术   142篇
自动化技术   642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47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129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185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276篇
  2013年   202篇
  2012年   214篇
  2011年   238篇
  2010年   249篇
  2009年   256篇
  2008年   259篇
  2007年   259篇
  2006年   284篇
  2005年   192篇
  2004年   159篇
  2003年   191篇
  2002年   155篇
  2001年   153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107篇
  1996年   121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99篇
  1992年   100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78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56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46篇
  1983年   44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35篇
  1980年   23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5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4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裂缝作为固体材料中较为常见的某种不连续现象, 是固体结构破坏的开始,及时对裂缝进行识别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采取相对应的措施,能够较好地防止事故发生,保障工程作业中的安全。目前裂缝识别主要依靠人工检测,存在劳动强度大、耗时长、精确度不高、危险、耗费高等问题,为此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裂缝智能识别被广泛研究,然而裂缝表面纹理不规则、噪声的复杂信息,影响了识别精度。为了解决常见固体材料的裂缝智能识别问题,提出了以轻量级语义分割网络模型BiSeNetV2来进行裂缝自动检测,同时自主构建裂缝数据集。实验表明,改进后的裂缝识别模型识别精度提升了7.6%。基于BiSeNetV2的裂缝识别模型,能对裂缝进行精准检测和识别,解决人工识别存在的各类问题。   相似文献   
72.
利用直接光谱法测定锑中As、Co、Bi、Pb、Cr、Sn、Mg、Fe、Al、Ni、Cd、Cu、Zn、Ag等微量杂质,选择石墨粉作为缓冲剂,改善了谱线的重复性,对样品处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以最佳的光谱测定条件,使元素测定下限达到3×10-4%─3×10-3%,相对误差在22%以内,为金属锑纯度的全面分析建立了可靠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3.
本文主要介绍了支持向量机在旋转机组状态趋势预示中的运用。通过对某旋转机组的振动烈度进行预测,并将其结果与使用时间序列进行预测的结果相比较,发现使用支持向量机进行预测的结果更好。  相似文献   
74.
赵国城  马秀珍 《化学世界》2000,41(10):556-558
199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恩期特(Richard R Emst)教授曾指出,"现代科学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依靠尖端仪器的发展"[1]. 激光超短脉冲技术的发展,使人们有可能在微微秒(10-12s),甚至亚微微秒(<10-12s)的时间间隔内,研究物质分子结构运动变化的各种最基本情况(见图).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一种具有极高时间分辨率的光谱新技术--微微秒激光光谱.目前,这种光谱新技术尚处于不断发展,逐步完善的阶段,但它在揭示许多化学现象的微观景像方面,已取得了一系列令人鼓舞的实验结果,受到了化学家、物理学家和生物学家的普遍重视[2].  相似文献   
75.
夹层式结构在金刚石钻头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冷压成型夹层和加灰(过渡层)热压烧结法制备了一种夹层结构金刚石钻头.经与普通金刚石钻头进行对比试验发现,夹层结构钻头速度和使用寿命比普通钻头有了明显的提高,其原因是由于钻头工作时岩脊的体积破碎作用.这样初步找到了一种既能提高金刚石钻头钻进速度,又能增加金刚石钻头寿命的制造方法.  相似文献   
76.
本文以文南油田为例,从实际出发,系统阐述了全密闭污水处理工艺。该工艺以理论为依据,根据污水的性质,通过收油、除铁、混凝沉降、过滤等几个环节,对油田产出水进行深度净化,实现了净化水的稳定达标,从而深化了油田水处理技术。该技术的应用保证了油田注入合格水,保护地面设施及地层能量,提高原油采收率,为油田稳产、高产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相似文献   
77.
用程序升温热脱附(TPD)技术,研究了五种 HNM(H-型天然丝光沸石)及 HM(合成 H-型丝光沸石)的表面酸性质,用氨作检测酸中心的分子探针,在六个 TPD谱图上均有两个脱附峰,第一峰的峰顶温度约为210℃,该峰代表了弱酸中心,第二峰的峰顶温度约550℃,代表强酸中心,两类不同酸中心的强度可用氨脱附活化能大小来表征。另外,按照非均匀表面处理,氨的脱附活化能 E_d是表面覆盖度θ的函数,本文用 Tokoro's 计算机模拟热脱附曲线的方法,求得脱附活化能 E_d 并描绘出 E_d~θ关系图,用来表征酸中心强度及酸强度分布,结果表明 HNM 酸强度分布要比 HM 不均匀。计算还表明,4N HNM 样品的强酸中心的酸强度要比9N HNM 样品的大得多。本研究还给出了酸强度与 C_7催化裂解的转化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8.
颗粒活性炭的特性参数与吸附性能的关系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活性炭进行饮用水的深度处理,选择适合原水水质的活性炭至关重要,通过6种不同颗粒活性炭特性参数的测试,对饮用水有机物的吸附试验以及吸附等温线的测定,结果表明:针对颗粒活性炭的筛选,碘值,亚甲蓝值,吸附等温线的KF及斜率1/n值均不能单独作为评价筛选活性炭优劣的指标,而应综合考虑颗粒活性炭的孔径分布与原水中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相匹配等。研究还表明:碘值,亚甲蓝值,吸附等温线的KF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从颗粒活性炭的特性参数和吸附性能参数可以推测活性炭滤柱试验吸附效果。颗粒活性炭用于饮用水深度处理,能去除水中相对分子质量小的有机物,处理的水量为颗粒活性炭体积的4800倍时,对CODMn的去除率为15%左右。  相似文献   
79.
BR/CIIR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及其界面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工作用混炼胶转矩、热分析、动态力学和显微镜等方法研究了 BR/CIIR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和共混组分在相界面上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BR/CIIR共混体系是不相容的,组分间在界面上的扩散作用和粘接力很低,界面的存在将导致共混体系某些物理机械性能的下降。通过采用合适的硫化体系可以强化界面上的相互作用或减小界面,并提高共混体系的物理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80.
王志军  李瑜珍 《水泥》2003,(8):39-40
1本方法与GB/T176-1996比较1.1容器将铂皿改为100ml的耐高温塑杯。由于铂皿价格非常昂贵,很多中小型厂没有配备,且铂皿数量有限,批量试验时不能满足要求。用耐高温塑杯溶样可降低试验成本,一次性投资小,尤其是耐氢氟酸的腐蚀。1.2仪器测定及数据处理将标准曲线法改为比较法。在GB/T176-1996中所用仪器为火焰光度计,其燃料气体、压力改变直接影响火焰大小、火焰温度的高低。每次试验时,火焰大小不同,曲线相应不同,必须对曲线进行校对,所以在实际测定中,标准曲线法测定繁琐、费时,给操作带来困难,尤其是进行单个样品测定时有局限性。比较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