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4篇 |
免费 | 43篇 |
国内免费 | 29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39篇 |
综合类 | 21篇 |
化学工业 | 47篇 |
金属工艺 | 31篇 |
机械仪表 | 81篇 |
建筑科学 | 30篇 |
矿业工程 | 64篇 |
能源动力 | 10篇 |
轻工业 | 14篇 |
水利工程 | 25篇 |
石油天然气 | 11篇 |
武器工业 | 1篇 |
无线电 | 68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60篇 |
冶金工业 | 7篇 |
原子能技术 | 3篇 |
自动化技术 | 5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20篇 |
2021年 | 25篇 |
2020年 | 15篇 |
2019年 | 26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17篇 |
2014年 | 32篇 |
2013年 | 17篇 |
2012年 | 40篇 |
2011年 | 42篇 |
2010年 | 44篇 |
2009年 | 21篇 |
2008年 | 46篇 |
2007年 | 31篇 |
2006年 | 30篇 |
2005年 | 22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4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62.
针对不确定多状态时滞分布式连续系统, 研究了其鲁棒H∞控制器的设计方法.通过引入Lyapunov函数, 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得到了自治系统的鲁棒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基于该充分条件给出了闭环系统的鲁棒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 并设计了系统的鲁棒H∞状态反馈控制器.设计的控制器保证了闭环系统的二次稳定, 同时使系统的H∞范数小于给定的衰减水平γ.仿真结果证明了该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3.
64.
近距离采空区下松软破碎煤层巷道锚杆锚索支护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在地质力学现场测试和岩石成分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近距离采空区下松软破碎煤层巷道破坏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指出原有锚杆支护系统预应力偏低、护表构件不合理是造成巷道破坏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采用高预应力全长锚固锚杆和锚索支护并加大护表构件的面积和强度的方法进行此类巷道的支护。以红庙煤矿五区5-2S一片工作面回风巷为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高预应力锚杆锚索支护方案并进行了现场工业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高预应力锚杆锚索支护系统能够控制此类巷道的强烈变形,支护效果比较理想,为类似条件下巷道支护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5.
对刚换上一条防撕裂新带式输送机在试运行时,由于输送带浮在面上无法落槽而产生忽左忽右的跑偏进行分析,指出了托辊对输送带运行所产生的摩擦力,在输送带运行中起到平衡作用以及不落槽所采取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6.
在实验室利用自制模具对模型边界进行约束,采用微机控制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进行加载,采取卸除前约束板模拟煤矿井下煤层巷道开挖,得出了不同应力煤层开挖前后轴向应力变化特征,探讨了低应力、中等应力、高应力条件下巷道围岩开挖前后的应力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低应力条件下,模型开挖造成应力的重新分布,在开挖面附近形成拉应力区,但模型内应力值较小,整体处于弹性状态,围岩抗开挖扰动能力较强;在中等应力条件下,模型开挖造成围岩浅部拉应力区进一步加大,岩体接近或达到屈服状态,围岩受开挖扰动比较强烈,开挖后应力场开始呈现"拉—压—拉"交替现象;在高应力条件下,围岩出现明显的塑性破坏,模型内部整体处于受拉状态。受到开挖扰动,围岩表面迅速恢复到受压状态,并再次向深部转移,形成明显的动态"拉—压—拉—压"交替现象,围岩破坏深度大、抗扰动能力差,呈现深部开采特征。 相似文献
67.
总结我国3大类型软岩及赋存范围,并指出软岩巷道锚杆支护是在巷道浅层通过锚杆加固形成稳定的承载结构,该结构应始终保持整体完整性、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在内部煤岩体变形时能适当让压。巷道围岩一旦揭露,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上都应及时进行锚杆支护,并施加足够的预紧力。同时软岩巷道锚杆支护应针对不同的地质和生产条件采取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如重视顶帮支护强度的协调、对煤岩体酥软的巷道应选择护表面积和强度大的构件、采用全长预应力锚固方式、采用自稳性较好的拱形断面、有效的控水措施等。详细介绍了软岩巷道锚杆支护构件优化和研究成果,介绍了高预应力、强力锚杆支护理论与技术在3类软岩支护中的典型应用实例,通过矿压监测数据分析评价支护设计的合理性和围岩稳定性。实践表明,采用高预应力锚杆支护系统能够有效控制软岩巷道围岩的强烈变形,并取得良好的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68.
在分析煤矿巷道锚杆支护构件破坏形式与原因的基础上,研究了锚杆各构件,包括杆体、螺纹段、托板、球形垫圈及减摩垫圈的力学性能。采用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分析了杆体与螺纹段在不同受力状态下的应力分布特征。在实验室进行了锚杆形状、参数对其锚固力及安装阻力影响的试验,托板压缩性能及锚杆尾部构件匹配性试验。研究了树脂锚固剂的力学性能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锚杆受拉伸、弯曲、扭转、剪切及其组合作用,煤矿巷道锚杆处于屈服是一种常态,杆体有4个位置易发生破断。螺纹显著改变了螺纹段表面及附近部位的应力分布,在螺纹牙底处出现明显的应力集中。拱形托板压缩变形可分为5个阶段,拱高必须达到一定值才能保证足够的承载能力。锚杆尾部构件几何形状、参数及力学性能应相互匹配,才能使锚杆处于较好的受力状态。树脂锚固剂应与杆体、钻孔匹配,保证锚杆-锚固剂、锚固剂-围岩之间界面有良好的黏结性能。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多类困难巷道,大幅减少了锚杆支护构件的破坏,显著提高了巷道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69.
高强度高刚度强力锚固支护体系在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巷道围岩表现出的高应力软岩特征越来越明显。通过对深井高应力软岩岩石变形特征和机理的研究,提出了采用高阻、让压、强力锚杆锚索一次支护,取代目前新汶矿区普遍采用的多次让压支护的思路,并将该思路成功地应用于千米深井巷道支护中,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为我国深井软岩巷道支护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