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3篇
机械仪表   2篇
能源动力   1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塔河油田为碳酸盐岩超深、超稠油油藏,主要应用掺稀降粘工艺开发。在目前低油价、稀油用量需求高、稀稠油差价大的形势下,需寻求高效降粘工艺以降低掺稀油用量,实现稠油效益开发。塔河稠油粘度高、温敏性强,物理降粘潜力大。在前期电加热工艺应用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优化,创新研发了新型矿物绝缘加热电缆。现场应用5井次,平均井温提升35℃,平均稀稠比降低幅度46%,节约稀油21 182t,增油4 702t。现场应用表明,矿物绝缘加热电缆技术稳定可靠、提温效果好、节约稀油率高,在塔河超稠油开采中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2.
塔河油田超稠油区块受油稠、原油粘温拐点深、下泵深、掺稀混配效果差等因素影响,在机械举升过程中普遍存在异常故障率高、检泵周期短、掺稀比高等问题。本文通过在泵下加长尾管,将掺入点下移至粘温拐点深度以下,同时增长混合油的混合距离,使稀油和稠油混合得更均匀,解决稠油入泵难的问题,达到了节约稀油的效果。现场试验表明:前后不同生产方式应用尾管悬挂装置后效果不同,粘温拐点深度决定尾管下深。  相似文献   
13.
塔河超深缝洞型油藏储集体发育复杂,井周存在储量规模不均的分隔体储层,主要通过酸压改造实现近井沟通.由于特殊的油藏地质条件和生产方式导致裸眼段频繁垮塌砂埋.文章通过对生产层段垮塌出砂影响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提出了一种出砂预测决策树模型.按此方法,对已出砂的89井次进行期望值计算,预警准确率达到89%,该预测模型较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4.
针对电泵尾管装置应用期间出现小扁电缆穿越处故障问题,开展室内试验分析,发现主要原因与尾管装置密封结构、小扁电缆铅护套材质及压紧力有关,并进行优化改进技术5项,提高装置稳定性,同时研制出51/2″电泵尾管装置,拓宽应用范围。现场应用84口井,掺稀混配点平均加深1 217m,提高稀稠油混配效果,实现超稠油区产油22.2×10~4t,节约稀油62×10~4t,同时有效改善运行工况,确保电泵运行平稳,避免检泵130井次,投入产出比为1:161.6,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