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8篇
电工技术   7篇
综合类   12篇
化学工业   16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20篇
建筑科学   41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6篇
轻工业   9篇
水利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6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篇
冶金工业   6篇
自动化技术   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为研究不同气象条件下近地面层湍流大气对光传输到达角起伏的影响,在校园内一块较平坦草地上开展了光传输实验。 采用半导体激光器作为光源,传输60 m至接收端,使用焦距为1300 mm的望远镜接收后由CCD相机采集光点灰度图片。 根据灰度图片上光点位置计算传输路径上的大气湍流折射结构常数$C_n^2$以及垂直、水平两个方向到达角 (Angle of arrival, AoA)起伏方差的比值。同时测量了传输路径附近的温度、风速等气象数据,计算稳定 度参数Richardson数。结果表明, Richardson数大于临界值0.25时,垂直、水平到达角起伏方差比值均 大于1.0; Richardson 数小于0.25时,垂直、水平到达角起伏方差比值在1.0左右起伏。由此可以看到, 稳定层结条件下,湍流表现为各向异性特征;不稳定层结条件下,湍流表现为各向同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2.
仿真模拟器在应用中越来越广泛,制作的过程中除了要熟练使用工具软件外,还要从素材准备、动作设置、主辅关系处理、接收信号等几个步骤来进行。  相似文献   
103.
一、前言近年来,石油化学工业、锅炉工业和海洋开发事业的崛起,对各种钢管的需要量剧增,质量要求也日益严格。我国因金属腐蚀而造成的损失每年约为300亿元。钢铁腐蚀约占金属腐蚀的80%,损失价值约240亿元,钢管约占钢铁总量的三分之一,其腐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4.
以真近点角为自变量,介绍了形式简单的卫星相对运动动力学模型,给出了和真近点角相匹配的性能指标.利用伪谱法将最优控制问题转化为参数优化问题,以状态转移矩阵为基础给出了仅以初末状态为约束的最优控制律,然后针对线性化模型,给出了以状态方程为约束的最优控制律.设计的控制律均为解析形式,不需要利用NPL算法进行计算.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控制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5.
为了研究有机凝胶的溶剂效应,合成了单链烷氧基芳香醇系列化合物S-C12、S-C14、S-C16及三链化合物T-C14。测试了它们的凝胶性能并分析了侧链的影响。阴离子测试结果表明,该系列凝胶化合物可以对氟离子刺激作出响应。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并分析了凝胶的微观形貌,并通过核磁共振光谱及红外光谱研究了系列化合物的成胶驱动力。红外光谱中,溶液状态下游离态羟基吸收波数(3 673 cm~(-1))较凝胶状态下(3 651cm~(-1))发生了蓝移,由此证明氢键是凝胶形成的重要驱动力。计算了凝胶因子S-C14及14种有机溶剂的梯氏参数并绘制了梯氏图,获得S-C14在有机溶剂中形成凝胶的预测区域,并对该预测区域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采用Kamlet-Taft参数法分析并明确了溶剂得失氢键能力以及溶剂极性对所合成化合物凝胶性能的影响,并利用文献报道的系列凝胶因子对所得结论的一致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06.
李壮举  梅杰  曹少中  赵伟 《电子学报》2018,46(3):636-640
本文针对印刷机轴承套筒质量大、配合精度高、人工安装效率低、对操作人员伤害大的问题,基于六自由度微动平台设计了一种多信息融合印刷机精密装配机器人,该机器人具有粗测系统和探入式精确测量系统能够代替人工自动完成印刷机套筒的装配.对该机器人来说,精确测量是完成装配的基础.本文提出了探入式测量工装的使用策略,建立了探入式测量工装的读数与平台和通孔的相对的位姿关系,最终通过测量工装得到了机器人上板的速度与加速度.之后利用滑模控制方法建立了控制器,并证明了稳定性,为实现印刷机精密装配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7.
直流配电方式具有高供电能力、低损耗、控制灵活等优势,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成熟,交直流混合配电网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提出了考虑高密度负荷与分布式电源接入下城市配电网直流改造经济性评估模型,并采用换流器最小安装容量计算模型及其优化控制策略优化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在模型中考虑了改造前后弃风弃光、切负荷成本以及运行成本变化产生的减损收益。在多场景下,将直流改造与其他改造方式进行了技术性对比,并分析了分布式电源渗透率、直流负荷占比对直流改造投资经济性的影响。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经济性评估方法的有效性,并表明当配电网对供电能力和分布式电源消纳能力有较高需求时,直流改造方案具有一定的技术及经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8.
偏心件装夹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普通车床加工偏心工件,一般使用四爪单动卡盘以划线找偏心距装夹后进行车削,操作不便,费工费时,且加工精度差。为此,我们自制了如图1所示的偏心件装夹装置。  相似文献   
109.
二氧化硅气凝胶/聚氨酯隔热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舰船用隔热材料的相关研究在船舶设计及建造过程中长期受到关注。高性能的隔热绝缘材料不仅可以改善舰船的居住环境,还能提高舰船的安全性和服役寿命。为了获得高性能的隔热材料,以聚氨酯作为基体,以二氧化硅气凝胶为热阻填料,通过共混的方式制备了二氧化硅(SiO_2)气凝胶/聚氨酯(PU)隔热材料,使用导热系数仪、万能力学试验机等手段表征了PU隔热材料的性能。确定了SiO_2气凝胶/PU隔热材料的最佳配方为电动混合方式下制得的2 g SA-A1/100 g PU隔热材料,导热系数达到最低值,为0.091 W/(m·K),拉伸强度为3.6 MPa。  相似文献   
110.
针对α-氯代十二酸(CDA)与三甲胺反应制备α-癸基甜菜碱(CB)的工艺路线,采用HPLC-ELSD法分析合成产物中的CB含量,采用索氏抽提法萃取残留脂肪酸,并用气相色谱(GC)进一步分析残留脂肪酸中十二酸(DA)、CDA和α-羟基十二酸(HDA)的相对含量。以V(甲醇)∶V(水)=7∶1的混合溶液为流动相,HPLC-ELSD的峰信号分离度高,在质量浓度0.004~0.08 g·L-1内线性关系、精密度和准确性较好;以石油醚(60~90℃)为萃取溶剂可以将残留脂肪酸萃取完全,结合GC测试,可定量分析DA,CDA和HD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