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3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5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8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6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5篇
无线电   3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9篇
自动化技术   4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文章研究了ICP—AES法同时测定锰硅合金中硼和钛含量的测定方法。试料用硝酸、氢氟酸分解,除去NO,后,导入ICP原子发射光谱仪中进行测定。通过实验表明,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回收率在97.5%-104.0%之间,能满足生产和科研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2.
以3种高油玉米为授粉者,与2种普通玉米品种杂交,研究其籽粒形成过程中各脂肪酸组分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籽粒的成熟,饱和脂肪酸(棕榈酸、硬脂酸)和亚麻酸的含量不断下降,油酸和总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不断升高.与普通玉米自交相比,授高油玉米花粉的普通玉米籽粒成熟时含油量平均增加35.41%,油酸含量平均增加11.99%,硬脂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有所降低,杂交当代籽粒的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普通玉米自交的籽粒含量.说明高油玉米花粉的直感效应对普通玉米籽粒的脂肪酸组成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3.
随着国家对大气治理的不断投入,天然气在城市交通发展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而LNG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型运输车辆使用液化天然气燃料。液化天然气加气机是给汽车加注液化天然气的专用设备,属贸易结算类强制检定计量器具,根据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在不改变其功能及不破坏其精度的情况下,将其有线传输改为了无线传输,大大方便了检定人员的检定工作。  相似文献   
104.
在讨论SDN管控域间互联发展的3个阶段的基础上,介绍了清华大学提出的一种协作式的域间SDN互联技术WE-Bridge,然后介绍了基于WE-Bridge技术构建的跨洲际的域间SDN实验床。  相似文献   
105.
采用电子束蒸发沉积技术制备了平板偏振膜。用Lambda900分光光度计测试了其光学性能。在中心波长1053 nm处P偏振光的透过率TP>98%,S偏振光的透过率TS<0.5%,消光比TP/TS>200∶1,带宽约为20 nm。用波长1064 nm,脉宽12 ns的脉冲激光进行损伤阈值测试,获得P偏振光的损伤阈值为17.2 J/cm2,S偏振光的损伤阈值为19.6 J/cm2。用Nomarski显微镜对薄膜的损伤形貌进行观察,并用Alpha-500型台阶仪对损伤深度进行测试。结果表明,P偏振光的激光损伤为界面损伤与缺陷损伤,而S偏振光的激光损伤主要是驻波电场引起的界面损伤,界面损伤发生在偏振膜表面第一层与第二层界面处,缺陷损伤发生在偏振膜内部。  相似文献   
106.
文中在介绍弹载数据采集系统组成、虚拟仪器及其开发环境 LabVIEW 特点的基础上,讨论了LabVIEW 用于弹载数据采集系统的优势,设计了一套适用于记录弹丸飞行过程中各参变量变化的数据采集板,并利用虚拟仪器技术开发了该数据采集系统的计算机接收和显示平台,最后利用该采集系统进行了真实状况的数据采集。结果表明,LabVIEW 用于弹载数据采集,可以减少系统的开发时间提高开发效率。  相似文献   
107.
本文介绍了在13SJ68型示波管设计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和主要技术指标,阐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8.
生物接触氧化流化床处理氨氮污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生物接触氧化流化床处理氨氮污水的脱氮效果,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流化床在自然温度下处理人工配制模拟生活污水实验的方法,研究了氨氮污水脱氮处理的可行性、方法与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氨氮被氧化成硝酸可由两类独立的细菌分别催化完成;反应的适宜温度为20~35℃;亚硝酸菌的最适pH值为7~8.5之间,硝酸菌为6~7.5;亚硝酸菌和硝酸菌溶解氧质量浓度在0.5 mg/L以上才能取得较好的硝化效果。反应器内填料粒径在10 mm左右有利于提高氨氮的去除效率;间歇式进水方式使活性污泥具有良好的沉降性,可为氨氮的去除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09.
毕军 《计算机科学》1996,23(4):20-23
网际互连研究目前十分活跃,其意义在于能解决客观存在的各种异构计算机网络的开放性互连,为实现真正信息化社会提供基础,它已成为国际上90年代计算机网络研究的热点课题,而且正在成为  相似文献   
110.
文章通过对大倾角"三软"煤层综放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观测,分析了工作面矿压特征,对长侧护整体顶梁支架结构型式,工作阻力参数确定及支架对顶板的适应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