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2篇
金属工艺   94篇
机械仪表   12篇
能源动力   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2 毫秒
31.
淬火介质换热系数绵计算机测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用计算机进行测量和计算淬火过程中淬火介质换热系数的反传热模型。该模型利用采样系统测得的上结位置的冷却曲线来计算淬火介质的换热系数,获得其随表面温度变化的曲线,对水和油的测算结果表明,计算值和实际情况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32.
金属热处理是复杂的多场耦合非线性物理过程,本文简要归纳前人有关"耦合换热"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首次提出了扩展求解域的热处理模型。它将温度场的求解域扩展到加热或冷却的热处理工件及其周围环境。用壁面函数法处理流场与固体之间换热,多物体多表面之间的辐射热交换用离散坐标法处理。各物体(子域)界面上的热流密度和温度是耦合换热的计算结果而不是预设定的边界条件。避免了现有的热处理模型中预先设定工件表面的边界条件所遇到的困难和不确定性,有助于更接近于实际生产的情况。本文以新型罩式渗氮炉的设计为例,运用扩展求解域的热处理数值模拟方法成功地进行了设备虚拟设计,证明了该模型具有巨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3.
热处理模拟软件Thermal Prophet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rmal Prophet是最近开发的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热处理数值模拟软件。本文介绍了其基本架构、技术特点和基本功能。以热作模具钢模块淬火为例应用本软件进行了模拟,得到的畸变趋势与实际测量结果一致。通过考虑和忽略相变塑性两种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了相变塑性对淬火畸变所起的作用,指出了相变塑性是模拟淬火过程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4.
热处理信息化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通过对有关热处理信息化若干问题的讨论,指出热处理信息化是制造业信息化的重要环节,热处理计算机模拟是其核心。计算机模拟促使热处理向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科学技术方向发展。热处理虚拟生产的逐步普及,不仅将以前所未有的效益和创新程度提升热处理的技术水平,而且将使整个制造业的虚拟制造趋于完整,从而大幅度提高虚拟制造的功能。  相似文献   
35.
李宇  徐洲  潘健生 《上海金属》1999,21(4):25-29
综述国外过饱和渗碳浓度场的计算机模拟研究现状,详细介绍并评述三种典型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6.
田东  潘健生 《金属热处理》1998,(11):32-34,42
为有效测量实际工件淬火冷却曲线,热电偶在工件上的安装必须满足温度响应快速,高稳定和牢固性等关键要求,为此设计了5种热电偶安装方法,应用高速测温系统测量了相应的冷却曲线,通过试验对比了不同安装方法的温度响应速度,重现性,牢固性,寿命和安装难易等特点。试验结果表明,将小直径的露端型铠装热电偶用钎焊法固定于小孔中的作法效果最好,为实际工件淬火冷却曲线测量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7.
我国热处理发展战略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热处理与世界先进水平有很大差距,以致制造业产品的寿命低、可靠性、安全性差,只能大量生产中低端产品,以沉重的环境与资源代价换取微薄的利润,难以可持续发展.许多高端装备或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威胁国家安全.亟需改变热处理在我国未受应有重视的现状,正确认识热处理在先进制造业中的关键作用和核心技术的地位.努力提高我国热处理水平,突破制约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瓶颈,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我国热处理发展战略的要点大致有三方面.①推行热处理精益生产、革除粗放式恶习,是当前要务.采用分析测试一计算机模拟—生产试验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开展热处理工艺研究和热处理设备虚拟设计,并实施严格的生产过程控制,切实提高热处理质量.②立足长远,加强热处理基础研究.相变理论、微观组织与性能的关系及其调控原理、正确反映各种外场对材料内部演变的复杂影响的多学科交叉研究等有待开展.这些研究涉及面广、难度很大,需要给予充分和持续的支持.③发展信息化智能热处理技术.充分利用信息化的优越性,融合多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科技新成果,发展高度知识密集型的智能热处理技术,是我国热处理实现跨越式发展,攀登世界顶峰的必由之路;并将成为整个制造业智能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38.
表面纳米化预处理对低碳钢气体渗氮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研究了表面喷丸纳米化预处理对气体渗氮行为的影响。利用低碳钢试样单面表面超声喷丸纳米化处理 ,另一面保持原始晶粒 ,在 46 0℃、5 0 0℃、5 6 0℃、6 40℃四种温度不同时间气体渗氮 ,通过金相观察和X射线衍射法测定渗氮层的厚度和种类。对比发现在 5 6 0℃以下渗氮时 ,经过表面喷丸纳米化预处理 :可以提高扩散系数D和气 -固传递系数 β,降低氮势门槛值 ;使常规渗氮温度降低 5 0℃左右或者渗氮时间缩短 5 0 % ;使渗氮层厚度随渗氮时间增长在初期就符合抛物线规律x =At0 5。 6 40℃短时间渗氮时 ,表面纳米化预处理仍然可以起到一定的加速作用 ,但是随着渗氮时间的延长 ,表面纳米化预处理优势消失 ,甚至会阻碍渗层厚度的增长  相似文献   
39.
研究含氮量在(2.6—2.7)%wt范围的过饱和高氮奥氏体225℃中温转变过程中发现,Fe—N中温转变与Fe-C系中温贝氏体转变有明显不同。高氮奥氏体在225℃等温时首先析出γ‘‘-Fe4N,γ-Fe(N)与γ‘‘-Fe4N的亚稳定组织,等温1-2h后在含氮量降低的奥氏体中形成α-Fe,8-10h后分解成α-Fe,8-10h后分解成(α-Fe γ‘‘-Fe4N)的两相稳定组织,显微硬度最高可达l100HV0.025。分解后的两相组织品粒细小,使衍射蜂宽化,扫描电镜观察以及X-ray衍射分析表明:分解产物随等温时间延长粗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40.
《热处理手册》第3版前言中指出,修订后,第一卷的主要变动为:增加冷却一章,旨在提高对冷却重要性的认识.从总体上看新补充的第3章总结了国内淬火冷却技术研究先进成果,同时吸收了国外成熟的科学理论,也体现了资料和数据的科学性、实用性、可靠性和先进性.但本人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有些观点似乎有些问题,在这里提出来,希望同仁给予指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