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4篇
机械仪表   3篇
武器工业   6篇
无线电   3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为了实现PD雷达目标回波信号的高精度模拟,提出了一种自主式雷达目标回波的模拟方法,该方法相对于射频存储式目标模拟,具有高相噪指标、电路简单等优点,笔者对雷达回波信号的典型特征实现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2.
新型微带抽头式发夹型带通滤波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ADS(Advanced Design System)软件设计、研究了一种新型的微带抽头式发夹型带通滤波器。该 滤波器工作在S 波段,相比较于传统的微带抽头式发夹型带通滤波器,该滤波器在信号的输入输出端各加入了一段 四分之一波长的开路微带线,很好地抑制了邻近的寄生通带,使滤波器具有了良好的阻带特性。同时在该滤波器的 谐振单元间并联了一段长度为λ / 2 的微带线,在该滤波器通带两侧增加了一对传输零点,使滤波器的选择性得到 了极大的优化。最后还对所设计的新型滤波器进行了实物加工和测试,测试结果和仿真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53.
针对宽带雷达线性调频信号产生,采用FPGA电路和宽带DAC电路直接产生50 MHz~550 MHz 的线性调频中频信号。将中频信号上变频到2 GHz~2. 5 GHz 的射频频段,再经过2 倍频获得4 GHz~5 GHz的宽频带线性调频信号。为进一步提高射频输出信号的幅度/相位特性,采用幅/相预失真校准方法,并精心设计信号产生系统的中频电路和射频电路,进行了实验研究与分析。对实际系统的测试结果表明,系统产生LFM信号的带外杂散优于-55 dB,带内起伏小于依2 dB,且系统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54.
研究了机会阵雷达在阵元间互耦影响下的波束综合.考虑到大量天线单元的随机分布,基于子阵思想,提出了交叉划分子阵,利用矩量法计算子阵的互阻抗矩阵并构建机会阵的互阻抗矩阵,同时结合遗传算法优化各单元的激励状态、馈电幅度和相位,实现机会阵雷达的波束综合.以任意偶极子面阵和任意偶极子立体阵的波束综合为仿真实例,运用该算法,有效减小了计算量,给出了合适的子阵划分距离,并通过对比电磁仿真工具与不考虑互耦的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及考虑互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5.
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对粮食的需求量与日俱增。文章以水稻田间管理为研究对象,采集广东省内不同地区的水稻田图像,基于深度学习技术,采用多分类器融合的思想,将不同分类器联合使用,得出以下结论:直接应用传统CNN网络辨识准确率低,采用多分类器融合的思想,得到的分类结果准确性高,融合后的分类性能优于任何单一分类器的分类性能,所提出的方法11类总体分类准确率达到70.3%。  相似文献   
56.
雷达多径回波信号(多径干扰信号)对雷达系统的检测性能具有十分不利的影响,抑制多径干扰的关键是准确分辨多径回波信号(检测并确定其部分参数)。小波变换在时、频域具有良好的局部化特性并对信号的奇异性非常敏感,在不同的尺度下(频带)奇异信号的小波变换模局部极大值点不变。雷达多径回波信号可用小波变换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检测,根据信号与白噪声的小波变换局部模极大值的传播特性差异来抑制背景白噪声。本文通过正交二进制小波变换算法估计雷达多径回波信号的数目和信号时延,达到分辨多径信号的目的。文中的计算机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7.
基于USB2.0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振动信号检测中信号采集的需要,介绍了一种基于USB2.0的多通道、带程控放大、可变采样率和采样时间的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能够多通道高速连续采样,单通道最高采样率可达400 k,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等优点.从固件程序、驱动程序、动态链接库和应用软件4个方面阐述了该系统软件编程思想,并对USB2.0接口芯片CY7C68013的GPIF可编程逻辑接口与AD7899互连的控制时序及硬件电路设计原理做了深入分析.最后通过已知信号对整个系统进行测试,验证了该系统能完成多通道连续采样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