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2篇
电工技术   16篇
综合类   28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30篇
建筑科学   6篇
矿业工程   3篇
轻工业   21篇
水利工程   10篇
石油天然气   22篇
无线电   4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4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非常规页岩层系油气资源大面积连续分布,是未来全球油气供应的重要接替领域。提出了页岩层系油气的地质内涵,即烃源层系生成、滞留或就近聚集在生烃层系内部或紧邻生烃层系的致密储集层中,利用新技术可实现工业开采的连续分布油气资源,包括源储一体型和源储紧邻型两种资源类型。鄂尔多斯盆地是致密油气、页岩油气等非常规页岩层系油气资源的有利发育区,中生界三叠系延长组、上古生界石炭系—二叠系源储接触面积大,页岩油气、致密油气主要在源内或近源大面积连续分布,具有“普遍含油气、储层致密、低压、低丰度”的典型地质特征,具有稳定平缓的构造面貌、较高成熟源岩广布式生排烃和大面积致密储层叠置分布的有利成藏地质背景,致密油气“甜点区(段)”主要受生烃中心和厚层砂岩分布共同控制,页岩油气“甜点区(段)”主要受富有机质页岩规模、热演化程度、天然裂缝等共同控制。随着页岩层系油气的深入勘探开发,以大面积连续分布为标志特征的页岩层系油气地质理论将深入发展,成为石油天然气地质学的下一次大飞跃。  相似文献   
82.
基于PMAC伺服系统的PID-前馈算法及其参数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PMAC伺服系统的控制算法、原理及组成,基于PMAC伺服系统的PID-前馈算法及参数的调节原理及调节方法,阐述了参数调节对于系统精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3.
煤系天然气是煤系中煤、炭质泥页岩和暗色泥页岩生成的天然气,是天然气工业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巨量的资源规模,包括连续型煤层气、页岩气、致密气和圈闭型煤系气藏等资源类型。通过梳理国内外煤系天然气勘探开发进展,重点论述了圣胡安、苏拉特、西西伯利亚、鄂尔多斯盆地煤系气的形成与分布特征,明确煤系天然气是天然气供应的重要战略领域,主要取得3项认识:①欧亚东西向聚煤带和北美南北向聚煤带是全球两个主要聚煤区,晚石炭世—二叠纪、侏罗纪和晚白垩世末期—新近纪是3个主要聚煤期;②"连续型"和"圈闭型"是煤系天然气的两种主要成藏模式,提出生气强度大于10×10~8 m~3/km~2是形成煤系大气田的基本条件,揭示中高阶煤层气向斜富集、低阶煤层气源盖配置的成藏规律;③预测全球煤系天然气剩余资源潜力巨大,源外煤系气仍集中分布在中亚—俄罗斯、美国、加拿大等国家或地区,源内煤层气集中分布在12个主要国家,预测中国2030年煤系天然气产量有望超过1 000×10~8 m~3,其中常规煤系气产量为(500~550)×10~8 m~3,煤系致密气产量为(400~450)×10~8 m~3,煤层气产量有望达到(150~200)×10~8 m~3。图4表2参43  相似文献   
84.
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完全滑模变结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永磁同步电动机的解耦状态方程把滑模变结构控制(SMC)方法引入到外环的设计中.并且将单段滑模线控制扩展成包括加速段、恒速段和减速段的完全滑动轨迹控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快速性、定位无超调;同时提高系统的精度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85.
为研究某深厚砂性土地基大型水闸防渗设计方案,分别应用AutoBank 软件和MIDAS 有限元软件进行了渗流和应力变形计算分析。研究表明:不设防渗墙或设置悬挂式防渗墙时,闸基出口段最大坡降均小于出口段允许坡降值,而水平段最大坡降均大于水平段允许坡降值且渗漏量较大,设置防渗墙入基岩1m,满足渗流要求;防渗墙上部以拉应力为主,下部以压应力为主,最大压应力出现于地层分界位置,但均未超过混凝土设计抗拉抗压强度;在临近地层分界线的上部区域以及底部嵌固端,普通混凝土防渗墙与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有较大的区别,普通混凝土防渗墙在地层分界线上部区域最大拉应力值为0.37MPa,底部嵌固端最大拉应力值为1.46MPa,后者超过了混凝土设计抗拉强度,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在上述部位无拉应力;普通混凝土防渗墙及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水平位移基本一致,塑性混凝土防渗墙竖向位移较普通混凝土防渗墙大。  相似文献   
86.
基于压电作动器的大容性负载特性,通过电路匹配分析提出了基于直流升压变换器和谐振驱动控制电路;根据压电作动器驱动偏压要求,设计偏压电路使输出电压在-20~100 V之间;采用微处理器和D触发器设计驱动信号产生电路;将设计的驱动电源用于双作动器驱动的压电直线电机,电机运转平稳,电路功耗小,通过匹配不同的电感实现了宽频范围驱动.  相似文献   
87.
吸收导电布     
华东纺织工学院和浙江嘉兴微波屏蔽材料厂合作研制成功一种新型屏蔽材料——吸收导电布,可以代替镀银铜网作屏蔽罩,防止微波辐射,使其罩内物体免受外界微波干扰。这种材料用于随时移动的场合,如雷达等的屏蔽更显示了它的优越性:重量轻,折不断,可节约大量的铜材和白银。吸收导电市是在织物基体上利用化学镀和电镀等新工艺,沉积  相似文献   
88.
皮肤由细胞和基质构成,基质是存在于细胞周围,由细胞自身合成、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不同的皮肤层面,基质的组成不同。基质的组成和结构处于良好状态,皮肤细胞所需要的水分、营养和代谢废物就会得到及时调运和周转,细胞的活力就强。皮肤在保护人体的同时,自身难免要受到伤害,皮肤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演化出一整套基质自我修护机制。护肤品应该根据皮肤自身基质修护系统作用机制进行设计,强化皮肤自身修护的同时不给皮肤带来负担。  相似文献   
89.
深度负反馈电路是电子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对深度负反馈电路的分析中,已逐步打破了传统的分析方法而将所谓的“虚短”概念引入。特别是随着半导体器件迅速地集成化,集成运算放大器得以大量使用,使得“虚短”概念由于其分析的简便与足够高的准确性,逐步被人们所接受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观察图1—1电路。这是一个由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电压并联负反馈电路。由于集成运算放大器(以下简称集成运放)开环电压放大倍数AoV很高(一般都在10~5量级以上),而输出电阻r_0又较小,因此,即便是考虑反馈元件R_f的负载影响之后,放大器的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