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418篇 |
免费 | 498篇 |
国内免费 | 368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652篇 |
技术理论 | 1篇 |
综合类 | 747篇 |
化学工业 | 1121篇 |
金属工艺 | 414篇 |
机械仪表 | 592篇 |
建筑科学 | 1037篇 |
矿业工程 | 500篇 |
能源动力 | 185篇 |
轻工业 | 893篇 |
水利工程 | 582篇 |
石油天然气 | 476篇 |
武器工业 | 139篇 |
无线电 | 822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653篇 |
冶金工业 | 317篇 |
原子能技术 | 109篇 |
自动化技术 | 104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6篇 |
2023年 | 200篇 |
2022年 | 251篇 |
2021年 | 271篇 |
2020年 | 235篇 |
2019年 | 271篇 |
2018年 | 280篇 |
2017年 | 151篇 |
2016年 | 195篇 |
2015年 | 187篇 |
2014年 | 708篇 |
2013年 | 405篇 |
2012年 | 451篇 |
2011年 | 443篇 |
2010年 | 468篇 |
2009年 | 475篇 |
2008年 | 424篇 |
2007年 | 555篇 |
2006年 | 504篇 |
2005年 | 490篇 |
2004年 | 445篇 |
2003年 | 355篇 |
2002年 | 253篇 |
2001年 | 252篇 |
2000年 | 304篇 |
1999年 | 278篇 |
1998年 | 224篇 |
1997年 | 224篇 |
1996年 | 200篇 |
1995年 | 143篇 |
1994年 | 104篇 |
1993年 | 105篇 |
1992年 | 106篇 |
1991年 | 71篇 |
1990年 | 73篇 |
1989年 | 42篇 |
1988年 | 19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13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提出了一种单幅人脸图像的超分辨率重构算法。该算法采用马尔可夫网络模型描述重构机制,对输入的低分辨率图像,以及训练用高分辨率图像和对应的低分辨率图像进行分块,并使图像基本对齐,构造训练图像集。针对简化马尔可夫网络计算的需要以及训练集人脸图像的差异,在采用块坐标限位操作的基础上,使用了一种非线性样本搜索算法,降低了搜索空间复杂度,提高了匹配效率和相关性。算法利用搜索到的高分辨率图像分块样本,直接输出超分辨率图像。分析和实验表明,与传统学习算法相比,该方法具有输出质量好、效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33.
针对当前检测教学楼内有无人员的方法存在操作不便、误差大、时效性较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检测系统设计方法。本文设计的系统同时采用图像处理技术和微波感应模块检测区域是否有人,将每个检测设备作为网络终端采集节点,利用ZigBee模块将各个节点采集到的数据发送给中枢节点。中枢节点将数据通过ESP8266 WiFi模块发送至云端。管理人员可以直接通过手机APP获知当前教学楼中各个区域是否有人。实验表明,该系统发挥了ZigBee无线组网与云平台的优势,能实时地对教学楼内多个教室进行检测,其操作简便、准确度高、结果直观。 相似文献
34.
35.
36.
压电式振动给料器作为自动化装配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使物料输送更加平稳、高效及噪音更低。针对矩形压电振子以垂直驱动式进行驱动上的动力不足、有效驱动频率区间小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单侧边垂直驱动式压电振动给料器,分析了给料器的工作原理,建立振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影响固有频率和料斗振幅的主要因素。制做了振动给料器样机,并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电压为100 V时,样机的有效输送频率范围为116~134 Hz,在共振点处物料拥有最大的输送速度,分析了流经给料器的电流与阻抗之间的关系,得出样机的固有频率为122 Hz。当样机共振时,随着电压的升高,给料器对物料的输送速度呈线性增长。与同类型的压电给料器相比耗能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37.
本文结合部分城市更新理念,针对国内城市老旧火车站在高铁建设的影响下所产生的一系列现状问题,如公共设施不完善、运输规模不足、火车站站场老化等进行了归纳分析,并通过实地调研、数据对比等手段对当下国内老旧火车站周边区域的功能产业进行了研究,发现其普遍存在着产业结构失衡、功能布局不合理的问题,并就此提出了相关的发展原则与对策。 相似文献
38.
39.
40.
锚杆(索)支护掘进巷道一般采用每50 m设置围岩变形观测站和顶板离层观测站的方式进行围岩变形量、顶板离层量矿压观测,观测效率和准确性不高,尤其是长距离巷道人工矿压观测劳动强度大,差错率高。为降低长距离锚杆(索)支护巷道人工矿压观测强度,提高矿压观测效率和准确性,及时发现顶板离层量、离层速率等关键参数变化,防范顶板事故发生。陕西黄陵二号煤矿418工作面胶带巷采用在线围岩观测系统对巷道表面收敛、顶板离层、锚杆(索)受力等情况进行实时在线监测。依据监测数据分析巷道围岩变化情况,及时优化支护参数,采取可靠的顶板加固措施,有效防止了顶板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