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6篇
建筑科学   36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2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介绍了一种新的支护形式——前排倾斜双排桩,总结了该支护形式的结构性状、设计与施工技术.相对于常规双排桩,因前排倾斜桩可承受轴向力,可起到一定支撑作用,更有受力优势.性状上,后桩桩身位移小于前桩、弯矩略大于前桩,支护位移最大点不在桩顶;当桩径和倾角一定时,增加前后桩桩长、缩小桩间距、缩短连梁,都可提高支护效果.若前桩进入...  相似文献   
22.
23.
基坑悬臂排桩支护局部失效引发连续破坏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已有很多基坑连续倒塌破坏的工程案例,局部破坏可能导致的连续垮塌规模和造成的后果也越来越大,但是由局部破坏发展为大规模连续破坏的机理还少有研究,也缺乏针对基坑连续破坏的控制方法和设计理论。以排桩支护的长条形基坑为例,采用显式有限差分法、离散元法及模型试验对局部支护结构失效情况下的基坑进行了模拟,对基坑土压力的重分布和支护结构受力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和相互对比验证,初步揭示了连续破坏在基坑长度方向上的传递机理,提出了荷载传递系数的概念,即临近破坏第一根桩内力的提高倍数,并发现其是决定基坑是否发生连续破坏的重要因素。土体强度越高,荷载传递系数越高。在局部破坏发生之后很短时间内,未破坏部位土压力和结构受力迅速升高达到最大值。排桩顶设置的连续冠梁可以降低传递系数,对提高基坑支护结构抗连续破坏能力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4.
半逆作法基坑施工可以综合明挖顺作法与盖挖逆作法的各自优势,节约造价且便于施工.天津某交通枢纽广场基坑采用环形盖挖逆作、中心明挖顺作的半逆作法施工,通过对结构柱隆沉变化实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结构柱的竖向变形基本表现为开挖阶段隆起现象显著,层板施工阶段隆起稳定甚至发生轻微沉降.当基坑开挖深度较浅时,结构柱的隆起变形量相对较小,随着开挖深度增加隆起量急剧增大.半逆作法基坑的结构柱的最终隆起量为(0.19%~0.35%)D(D为基坑开挖深度),数值更接近于顺作法基坑,明显大于盖挖逆作法施工的基坑,这对地下结构安全性的影响也更加严重.在此基础上提出设计施工中的一些注意事项,为今后类似工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
程雪松 《建筑技艺》2016,(4):108-111
通过对博物馆建筑演变历程的梳理和连接特征的总结,对当代上海地区博物馆建筑设计转型现象和要素的案例分析,以及对未来博物馆建筑发展趋势的判断,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博物馆建筑设计正在致力于创造人与展品、人与人、人与城市时空以及人与自然的连接,并最终向集知识传播、交往互动、文化体验、绿色休闲于一体的主题性博览公园转变。  相似文献   
26.
目前抗隆起稳定计算方法多是基于均质土推导得出安全系数计算公式,将其应用于分层土地基时,通常将各土层的抗剪强度指标按土层厚度加权平均,这种方法既没有考虑滑动面实际经过各土层的弧长也没有考虑滑动面上法向应力大小。分析了分层土地基中土层分布影响抗隆起稳定性的因素,针对均质土中的抗隆起稳定验算公式提出了两种修正方法,按弧长加权平均法和按弧长与滑动面法向应力加权平均法。通过工程实例计算分析表明,传统层厚加权平均法得到的安全系数与精确解法得到的安全系数相差较大,不能合理反映各土层的抗隆起贡献;而两种修正方法,尤其是第二种,所得到的安全系数接近精确解法得到的结果,可以合理地反映不同深度土层对抗隆起稳定的贡献及基坑抗隆起稳定安全系数随土层分布变化的变化规律,并且计算简便,易于工程技术人员使用。此外,针对土层分布变化对抗隆起稳定的影响研究得出,滑动面下部土层对基坑稳定性影响最显著,因此在工程实践中,应尽可能将全部或部分支护结构的底端嵌入较好的土层中。  相似文献   
27.
针对注浆引发的土体变形及注浆效率随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缺乏系统性的理论研究,而限制注浆在近接施工精细化变形控制中的应用现状,基于现场试验,采用流固耦合数值模拟方法系统研究了土体变形和注浆效率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规律,并考虑了注浆量、注浆距离和注浆深度等注浆参数对土体变形及注浆效率的影响。基于此,提出部分注浆控制变形的建议。研究表明:当须要控制土体或者隧道沉降变形时,注浆体顶部与目标对象宜平齐;而须要控制土体或者隧道隆起时,注浆体底部与目标对象宜平齐。随着注浆距离的增大,土体水平和竖向位移、水平位移注浆效率均迅速减小。为保证注浆对变形的效果,注浆距离不应过大。  相似文献   
28.
某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小型办公楼改造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程雪松 《山西建筑》2009,35(3):27-28
围绕徐汇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小型办公楼改造设计过程,着重探讨了建筑的功能改造带来形式变迁的内在机制,以及相关的技术实现手段,力图强调回归建筑本体以获得和谐之美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9.
30.
阐述了浓度、温度、存放时间对氧化栲胶溶液的表面张力的影响,得出氧化栲胶溶液具有表面活性剂的性质:氧化栲胶溶液的表面张力与温度呈指数关系:计算出氧化栲胶溶液的表面张力活化能;讨论了氧化栲胶溶液表面张力的变化对气液传质的影响;实验证明增大氧化栲胶溶液表面张力的过程是放热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