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动作识别使得机器能够对人体动作的意图进行判别理解,进而实现高效的人机交互。提出一种肢体角度模型,实现在三维空间中对人体动作进行表示,该模型具有一定的不变性,计算复杂度低。针对传统的基于混合高斯的隐马尔可夫模型(GMM-HMM)的动作识别,提出深度置信网络模型(DBN)和隐马尔可夫模型相结合的动作识别模型,构建了一种非线性的基于条件限制玻尔兹曼机(CRBM)的DBN深度学习模型,深层次结构使其建模能力更强,且能够结合历史信息建模,更适用于动作识别。实验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识别结果。 相似文献
12.
数字式纵联电流差动保护算法同步策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字式纵联电流差动保护的先决条件之一就是保证两侧的同步。在分析数字式纵联电流差动保护内部各环节出现的各种同步问题的基础上,比较研究了各种同步技术策略对保护算法实现的影响,从中可以看出各技术环节的同步策略既相互独立,又相互紧密联系。同时,在线路两侧的电流相量同步技术问题上,侧重同步两侧采样时钟的绝对同步策略和侧重针对通信时延影响的相对同步策略两者之间各有利弊,而且在某些情况下还可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使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宽带信号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 DOA)估计方法。首先,本文利用窄带滤波器将阵元接收到的宽带信号分解成了若干窄带分量。接着,利用这些分离出来的窄带分量,计算出任意两个相邻阵元间的一系列频率互相关函数(Frequency Cross correlations, FCCS)并用于构造一个Toeplitz矩阵。在所有相邻阵元间进行相同的处理,将构造出的所有Toeplitz矩阵堆叠成一个张量。最后,本文利用切片稀疏表示(Slice sparse Representation, SSR)的思想实现该张量的稀疏表示并提出了相应的恢复算法实现其稀疏重构,宽带信号DOA估计也随之实现。在仿真中,本文将所提算法与现有代表性算法进行了对比,仿真结果展现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该文利用了入射信号在空域的稀疏性,将波达方向(DOA)估计问题描述为在网格划分的空间协方差矩阵稀疏表示模型,并将其松弛为一个凸问题,从而提出了一种网格匹配下的交替迭代方法(AIEGM)。传统的基于稀疏重构的波达方向估计算法由于其模型的局限性,一旦入射角不在预先设定的离散化网格上,就会造成估计性能的急剧恶化。针对这个问题,该算法可以在离散化网格比较粗糙的前提下,通过交替迭代的方法求解一系列基追踪去噪(BPDN)问题,对于不在网格上的真实角度估计值进行修正,从而达到更精确的波达方向估计。仿真结果证明了AIEGM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17.
针对AZ31B镁合金多道增材成形中尺寸精确控制的问题,定义了表面平整度、波峰平均高度差和波峰平均高度来表征摆动钨极氩弧多道增材层的成形特征,采用响应曲面法建立了摆动参数与多道增材层成形特征参数之间的回归模型,分析了摆动参数对成形特征参数的影响规律,并对通过模型优化得到的摆动参数进行了实际验证。建模与实验结果发现:表面平整度在摆动参数交互作用的影响下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当偏移量大于11 mm时,摆动幅度小于3 mm、停留时间小于0.3 s和行进速度大于30 cm/min都能使波峰平均高度差趋于最小;波峰平均高度受停留时间和偏移量的影响最显著。回归模型优化获得的最佳摆动参数为:摆动幅度2.56 mm、摆动频率2.5 Hz、停留时间0.3 s、行进速度30 cm/min和偏移量11.46 mm。采用该参数获得的多道增材层各成形特征参数分别为:表面平整度0.98,波峰平均高度差为0.03 mm仅占波峰平均高度的1.07%,波峰平均高度为(2.80±0.02) mm与目标值间的误差仅为0.71%,多道增材层的成形得到优化。 相似文献
18.
活性氧化锌在半钢子午线轮胎气密层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活性氧化锌在半钢子午线轮胎气密层胶中的应用。通过使用适量的活性氧化锌替代普通氧化锌,可以使气密层胶的硫化速度加快,并降低胶料中氧化锌的含量,以满足欧盟REACH法规对橡胶中氧化锌含量的要求,具有环保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现有动作识别中对连续动作识别研究较少且单一算法对连续动作识别效果较差的问题,提出在单个动作建模的基础上,采用滑动窗口法和动态规划法结合,实现连续动作的分割与识别。首先,采用深度置信网络和隐马尔可夫结合的模型DBN-HMM对单个动作建模;其次,运用所训练动作模型的对数似然值和滑动窗口法对连续动作进行评分估计,实现初始分割点的检测;然后,采用动态规划对分割点位置进行优化并对单个动作进行识别。在公开动作数据库MSR Action3D上进行连续动作分割与识别测试,结果表明基于滑动窗口的动态规划能够优化分割点的选取,进而提高识别精度,能够用于连续动作识别。 相似文献
20.
现场总线技术作为近二十年来自动化领域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其标准化的进程既引人注目又令人困惑。作者在从事这一领域的工程实践过程中,结合对各种现场总线技术通讯协议的研究学习,对现场总线技术的标准化进程进行了一些分析思考,并在CIP协议架构的启发下,提出了一些个人对现场总线技术标准架构设计方面的观点和想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