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0篇
金属工艺   1篇
无线电   95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3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62.
胡豆豆 《数字通信》2003,(11):88-90
何谓移动平台 由于彩屏,Java和MMS的逐渐兴起,各移动电话设计制造巨头开始推出一种全新的系统解决方案——移动平台(Mobile Platform)。简单地说移动平台是提供参考设计、硬件芯片组以及上层通信协议、支持软件和研发工具、测试和服务一应俱全的一个解决方案。下游的制造商只要具备电子消费电子产品的经验,再根据Platform就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制造和销售移动电话。移动平台给制造商以有限的研发力量和资源开发新的GPRS和3G产品提供了捷径,它使得制造商能够把精力集中在产品细分上,诸如应用开发、工业设计、分销和品牌打造等方面。  相似文献   
63.
胡豆豆 《数字通信》2003,(17):14-14
NEC不久前宣布把在日本外的所有3G手机生产外包给代工生产商Solectron设在曲国苏州的工厂,因此,我们以后见到的E808Y可能就来自苏州。  相似文献   
64.
全解SMS     
胡豆豆 《数字通信》2003,(21):95-96
1992年,第一条短消息通过英国沃达丰(Vodafone)公司的GSM网络从一台电脑传递到一部手机上。当时的人们并没有预料到这条短信的里程碑意义、因为在随后的几年内短信并没有被广泛应用。到了1998年欧洲一些移动网络运营商开始推广短信服务,不久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也推出了短信  相似文献   
65.
胡豆豆 《数字通信》2003,(14):91-93
在“韩流侵袭”的今天,我们对于三星、LG这些韩国企业可谓耳熟能详,但对韩国第三大企业集团SK却知之甚少。而SK在韩国被认为是正在与三星竞争“韩国第一企业”的公司。而其麾下的旗舰公司——我们今天的主角SK电讯(SK Telecom,文中将简称为SKT)更因为在CDMA领域的突出表现被誉为“CDMA应用之父”和“世界超一流综合信息通信企业”。  相似文献   
66.
关于诺基亚手机缺陷的文章在网络以及相关杂志上时常见到,大多是网友就自己所用的诺基亚手机发表的一些零星的看法,或者是实际操作中碰到问题的反应,这些文章中听提及的问题虽然不乏使用者的真实感受,但是缺乏普遍性和代表性,为了使广大读者对诺基亚手机缺陷有个全面、正确、理性的认识,本刊特别组织了这篇文章,对目前市场上诺基亚主流机型的缺陷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67.
选机对对碰     
胡豆豆 《数字通信》2004,(15):71-72
松下X77和飞利浦355都是外形独特而充满时尚活力的机型。X77强调为夏天而设计的运动型手机,主打的消费群体为喜好户外运动时尚人群,而355则沿袭了350的青春动感,机身色彩鲜亮,同样适合  相似文献   
68.
香港6大运营商 尽管香港人口只有680多万,但在去年9月手机用户就已经突破800万,用户普及率达117%。而且在这仅有109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却有着多达6家的移动网络运营商在进行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他们分别是Orange和记电讯、CSL(香港流动通讯)、SmarTone数码通、新世界传动网(New World Mobility)、Peoples(万众)、Sunday(汇亚通讯)。这其中,有李嘉诚背景的Orange和记电讯是香港第一大移动网络运营商。  相似文献   
69.
欲大展宏图的松下公司,在今年对其属下产品型号进行了重新命名,将过去的A、X、G系列、更改为SA、MX、VS、SC等系列.强调“轻”、“薄”与“设计感”。其中,VS(VisualSlim)系列更是强调“超薄”和“精致”的高端手机,适合有品味的时尚人士使用。与早些时候发布的VS3不同,偏重女性风格的VS2是松下在今年6月的亚洲电信展上展示的一款VS系列新机,并同样以精巧的超薄机身和顶级的1670万色OVGA显示“魅惑”着我们的眼球。  相似文献   
70.
我们在购买一款心仪的手机的时候,往往或被华丽的外观诱惑,或钟情于某些出色功能配置,正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在没有真正尝试接触之前,我们心中的都是美好的一面,而通常会忽视其不可避免的缺陷。[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