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化学工业   2篇
建筑科学   27篇
轻工业   3篇
无线电   3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正UED:对于"建筑"与"建筑之外"您是否有清楚的界定?是怎么界定的?曹晓昕:建筑和建筑之外是有清晰的界定的,至于怎么界定我觉得没意义,因为建筑设计就是大设计圈的一部分,而且是最复杂的一部分,做好建筑设计不能表示全部通吃,但很多地方尤其是方法上是通的。赖军:建筑和建筑之外的界限现在正在被打破,我认为应当突破我们通常理解的建筑设计的范畴,建筑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灵感的来源是生活本身。这种感悟超越了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对建筑本身的思考。建筑形式同样也可以从建筑之外得到启发和借鉴。冯果川:我觉得建筑的边界是模糊的,变动的,多角度的,很难界定。从我个人的角度,建筑是关于身体的空间性的构筑物。这并不是为了给建筑一个定义从而分出"建筑"与"建筑之外",而是为了说明我关心的建筑的一些特点:身体、空间、建造。  相似文献   
32.
生物炭具有高度发达的孔隙结构、丰富的表面官能团和大量表面电荷,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力,又因其原料易得,成本低廉而受到广泛关注。以小麦秸秆为制备生物炭的原料,用Fe(Ⅱ)/Fe(Ⅲ)和Fe(Ⅲ)对生物炭进行改性,研究了炭化、浸渍方式对铁改性的生物炭吸附六价铬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先浸渍后炭化的工艺优于先炭化后浸渍工艺。吸附效果最佳的炭化温度为450℃;Fe(Ⅲ)有利于生物炭对Cr(Ⅵ)的吸附,Fe(Ⅱ)有利于生物炭磁性的增强。采用先浸渍后炭化工艺,炭化温度为450℃,2 g/L的Fe(Ⅲ)改性生物炭在30℃、pH=2的100 mg/L的Cr(Ⅵ)溶液中吸附21 h, Cr(Ⅵ)的去除率达到99.99%。  相似文献   
33.
一种缓释长效脲醛肥料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制备缓释长效脲醛肥料的最佳条件。即脲与甲醛的反应摩尔比为1∶4∶1,羟甲基化反应条件为pH=8.0、温度50℃、时间120分钟;亚甲基化反应条件为pH=3.5、温度50℃、时间90分钟。  相似文献   
34.
赵国钧  范凌等 《上海化工》2001,26(18):17-19
论述了制备缓释长效脲醛肥料的最佳条件,即脲与甲醛的反应摩尔比为1.4:1,羟甲基化反应条件为pH=8.0,温度为50℃,时间120分钟,亚甲基化反应条件为pH=3.5,温度为50℃,时间90分钟。  相似文献   
35.
范凌 《时代建筑》2011,(3):29-31
文章试图从中国城市发展的过度亢奋中回归,寻找能量损失的必然热寂下的理性思考方法。从策略和扎堆开始,中国建筑师需要在当代中集智寻找未来实践的方法和模式。文章从集智的必然性、可能性、定位、实践意义等四个方面讨论一种集体性的建筑设计实践和研究可能性。  相似文献   
36.
晚间对谈二     
正本场对谈以"互联网与文化建筑实践活动的关系"作为主题。三位嘉宾首先进行观点陈述,之后进入对谈。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兼顾理论、实践与策展,进行着各种跨界的活动。在互联网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他们对文化建筑的现实与虚拟及其相互影响,进行了多种的思考。以各自不同的角度切入这一主题。冯果川先生以《虚实相生——网络时代的公共空间状态》(Interwining'Virtual'With'Real':Condition Of Public Space In The Era Of Internet)为题进行了观点陈述。在古老的东方哲学中,建筑师的实践不在于建筑的物理外壳,而在于"空",即空间。空间是承载人生活的地方,其  相似文献   
37.
如果展场不再是"展示"展品的被动容器,而是"艺术"显现/发生的环境.那么在当代语境下将如何打开阅读美术馆的线索?文章试图从这个角度对日本建筑师矶崎新设计的中央美术学院当代美术馆进行阅读.  相似文献   
38.
范凌 《建筑师》2009,(3):18-20
对于建造方法、建造逻辑、材料性能等问题的关注是把建造作为建筑设计在当下的最核心问题.以”建造”作为工具对国内建筑实践现在遭遇的普遍困境进行批判和回应。这一方式是在某种程度上重构国内普遍缺失的建筑学的现代(modern)观念[虽然并不一定产生现代主义建筑(modernist architecture)]。即把当代中国的批判性建筑实践(或者也可称为“实验建筑”)视为一个延迟的文化意识、态度和策略,从而通过把现代延伸.获得迎对当代图像消费和商业化现实的批判动力。本文尝试从材料、性能和意义上打开“物质性”话题的三个切面,分别是:a)幕墙-装饰-模糊;b)墙纸-图案-政策:C)塑料-塑性-专利。  相似文献   
39.
时间:2010年12月26日地点: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大楼报告厅对话人我们的讨论从矶崎新设计的中央美术学院新美术馆开始,从个性问题进一步深入到建筑师的主体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