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0篇
电工技术   21篇
综合类   11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6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5篇
石油天然气   9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LiTaO3薄膜红外探测器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LiTaO3薄膜热释电红外探测器进行热分析;研究了敏感元绝热层的厚度与热导率以及基底的厚度及材料对热分析结果的影响;提出了优化方案,并给出优化前后仿真的对比结果。分析结果表明,探测器的热响应随绝热层的厚度增加而增加,随绝热层的热导率降低而增加。在硅、镍、蓝宝石三种基底材料中,使用蓝宝石的探测器的热响应效果最佳。在绝热层厚度为2 μm的情况下,基底的厚度对探测器响应的影响可以忽略。实验测试结果证实了优化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分析一起组合电器断路器气室罐体顶部过热原因,从多个时间段不同热像特征的红外图谱,讨论引起该过热的原因,最终结合其他带电检测手段及设备结构,给出发热机理及停电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14.
15.
用溶胶–凝胶法在不同衬底上制备了新的钽酸锂薄膜;研究了环氧树脂掺杂、甩胶转速、衬底效应、热处理温度和气氛等薄膜制备工艺条件对薄膜晶向、表面形貌和介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溶胶浓度为0.1mol/L,转速为3000r/min,能制备出均匀、平整、无裂纹的薄膜;控制掺杂环氧树脂在5%左右(质量分数),能提高薄膜与衬底的黏附性;薄膜在氧气气氛下结晶退火,比在氮气气氛下具有更小的介质损耗;n型Si、p型Si和SiO2衬底上钽酸锂薄膜在[012]晶向上具有择优取向性,而Pt衬底上薄膜在[110]、[116]晶向上具有择优取向性。  相似文献   
16.
17.
移动互联网已经广泛渗透网民生活,现阶段传统电视显得日趋衰落,但未必会消亡,反而存在与互联网做深度融合后,产生"基因"突变的可能。本文通过对电视观看体验的分析,探讨电视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认为"基于内容的跨屏互动"将能够更好满足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电视消费体验并对跨屏互动的具体实现方式和应用原理做简要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18.
提出一种具有宽负载范围和低电压应力的三态反激功率因数校正(PFC)变换器拓扑。通过续流功率开关管和二极管,使该变换器工作于伪连续导电模式(PCCM),拓宽了传统不连续导电模式(DCM)反激PFC变换器的带载能力,并有效地降低了传统DCM反激PFC变换器中功率开关管所承受的电压应力。通过对电路工作模态及其稳态特性的分析可知,该变换器不仅具有较好的功率因数校正能力,还具有开关管电压应力低、负载范围宽等优点。最后,通过实验结果验证了该变换器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级联Boost变换器含有两个LC滤波器,呈现四阶动力学特性,具有宽输入电压范围的特点。其输出电压纹波与电感、开关周期、电容和负载等因素有关,其中输出电压纹波受电容等效串联电阻影响较大。采用时间平均等效原理对级联Boost变换器进行直流稳态分析,分析了两个电容等效串联电阻对输出电压纹波的影响,由理论分析可知电容C1的等效串联电阻对输出电压纹波影响较小,电容C2的等效串联电阻对输出电压纹波影响较大。采用谷值电流控制策略,保证了变换器稳定地工作在较高直流电压传输比的情况下,避免了次谐波振荡现象。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溶胶凝胶钽酸锂薄膜热释电红外探测器的设计与制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德银  黄大贵  董政 《光电工程》2006,33(12):113-118
在带微桥结构的石英玻璃基底上设计了一种新型Al-LiTaO3-ITO红外探测结构。在响应/参考双单元结构框架下,由振动、环境温度变化和日照变化引起的无效信号输出在前置放大电路处被消除掉了。用醋酸锂和乙醇钽作为起始反应物,通过溶胶凝胶工艺生成了对红外敏感的钽酸锂薄膜,并详细讨论了基于钽酸锂薄膜的红外探测器件制备工艺。用ITO衬底作下电极,蒸镀的Al点作上电极,在室温条件下测试了薄膜的介电特性,在1kHz处,介电常数为53.28,在40~10kHz内,介电损耗和介电系数呈下降趋势。器件的电压响应和比探测率测试结果表明75Hz处得到响应电压峰值9685V/W,器件的比探测率在70~100Hz区域保持在6.12×108cmHz1/2W-1附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