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1篇 |
免费 | 27篇 |
国内免费 | 11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0篇 |
综合类 | 10篇 |
化学工业 | 14篇 |
金属工艺 | 4篇 |
机械仪表 | 17篇 |
建筑科学 | 24篇 |
矿业工程 | 12篇 |
能源动力 | 1篇 |
轻工业 | 20篇 |
水利工程 | 2篇 |
石油天然气 | 6篇 |
无线电 | 15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2篇 |
冶金工业 | 5篇 |
原子能技术 | 8篇 |
自动化技术 | 1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20篇 |
2023年 | 24篇 |
2022年 | 16篇 |
2021年 | 26篇 |
2020年 | 19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2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1篇 |
2008年 | 1篇 |
2006年 | 4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1篇 |
2001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103.
104.
混合储能系统的容量配置优化是推进北方乡村风电清洁供暖的重要基础.面向北方乡村住宅,提出了一种风电热泵混合储能系统的容量配置双层优化方法.架构了风电热泵混合储能系统,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对乡村住宅的负荷特性进行分析;建立了容量配置双层优化模型,上层以全生命周期净收益最大为目标优化系统的设备容量,下层以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优化系统各设备的逐时功率,通过双层模型间的嵌套迭代,得出最优的系统容量配置方案;以辽宁某乡村住宅群为算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风电热泵混合储能系统的净收益比仅储电方案高22.08%,比仅储热方案高14.10%,清洁能源利用率达到了 99.27%,兼顾了经济效益与风电消纳.在进行容量配置的同时实现了经济运行,可为北方乡村住宅风电混合储能供暖项目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5.
106.
为深入研究再生混凝土的破坏形态和内部裂纹扩展情况与普通混凝土之间的差异,以不同再生粗骨料(RCA)取代率的再生混凝土为研究对象,利用Phoenix v | tome | x s240微焦点工业CT获取再生混凝土加载到90%预估破坏荷载的二维扫描图像,借助Photoshop CS6图像处理软件,对材料内部破坏裂纹进行提取,进而基于分形几何理论,以分形维数及多重分形谱表征裂纹的分形扩展规律,建立分形维数和多重分形谱特征参数与RCA取代率和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的细观受力破坏模式与普通混凝土不同,其受力破坏形态不仅取决于粗骨料与水泥浆体的界面黏结强度,还取决于RCA自身性能,当裂纹发展至天然粗骨料或强度较高的RCA时会绕过骨料表面继续发展,发展至强度较低的RCA时会贯穿骨料;分形维数可定量描述混凝土材料内部细观裂纹的整体扩展情况,即裂纹越丰富,分形维数越大;多重分形谱可反映从局部到整体不同层次的细观裂纹特征,裂纹分形维数和多重分形谱特征参数均与RCA取代率呈线性下降关系,与抗压强度呈线性增长关系;本研究可为再生混凝土在大型结构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奠定理论和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07.
已服役的结构由于所处的环境作用,其构件力学性能必将随时间不断劣化。基于12个不同锈蚀程度钢框架节点的低周往复试验,分析近海大气环境作用导致钢框架节点构件力学性能的劣化。考虑到钢框架节点在地震作用变形达不到其变形极限,因而不适宜采用变形能力作为参数评价其损伤程度。刚度指标能够反映构件承载力与变形两个性能指标,且构件的变形与其刚度成反比,建立能够考虑构件因环境作用而引起的初始损伤的基于构件刚度与耗能的双参数地震损伤模型。由试验数据回归得到构件的刚度与累积耗能能力与锈蚀率线性相关,并验算损伤模型的计算精度。研究表明:建立的损伤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且计算方便,适用于对地震作用下的钢框架节点进行损伤描述。在损伤模型的基础之上,假定构件年锈蚀率相同,建立构件考虑环境作用的时变损伤模型。 相似文献
108.
109.
本文以高纯度ZrO2、TiO2、SnO2为主要原料,采用固相合成法获得(Zr0.8Sn0.2)TiO4粉体;然后用传统工艺制备(Zr0.8Sn0.2)TiO 4体系陶瓷。同时,研究了NiO添加剂量分别为0.2wt%和0.4wt%时,Zn O不同加入量对(Zr0.8Sn0.2)TiO4体系介电陶瓷性能的影响。XRD结果表明,掺杂ZnO和NiO的(Zr0.8Sn0.2)TiO 4材料,在1180℃保温6 h,可以得到单相的ZrTiO4晶体。随着ZnO含量的增加,陶瓷的致密度提高,介电常数升高,介质损耗降低,而随着ZnO含量的继续增加,陶瓷的介电常数反而下降和介质损耗上升。当NiO的加入量为0.4wt%,Zn O的加入量为0.6wt%时,陶瓷的介电常数最大:εmax=39.185,介质损耗最小:tanδ=1.50×10-4。 相似文献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