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29篇 |
免费 | 150篇 |
国内免费 | 116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11篇 |
综合类 | 269篇 |
化学工业 | 338篇 |
金属工艺 | 154篇 |
机械仪表 | 239篇 |
建筑科学 | 236篇 |
矿业工程 | 193篇 |
能源动力 | 97篇 |
轻工业 | 324篇 |
水利工程 | 101篇 |
石油天然气 | 166篇 |
武器工业 | 24篇 |
无线电 | 257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02篇 |
冶金工业 | 91篇 |
原子能技术 | 8篇 |
自动化技术 | 28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3篇 |
2023年 | 61篇 |
2022年 | 59篇 |
2021年 | 93篇 |
2020年 | 91篇 |
2019年 | 73篇 |
2018年 | 74篇 |
2017年 | 36篇 |
2016年 | 58篇 |
2015年 | 75篇 |
2014年 | 165篇 |
2013年 | 107篇 |
2012年 | 113篇 |
2011年 | 124篇 |
2010年 | 103篇 |
2009年 | 143篇 |
2008年 | 137篇 |
2007年 | 162篇 |
2006年 | 130篇 |
2005年 | 114篇 |
2004年 | 113篇 |
2003年 | 106篇 |
2002年 | 76篇 |
2001年 | 63篇 |
2000年 | 81篇 |
1999年 | 76篇 |
1998年 | 87篇 |
1997年 | 79篇 |
1996年 | 67篇 |
1995年 | 70篇 |
1994年 | 49篇 |
1993年 | 59篇 |
1992年 | 55篇 |
1991年 | 47篇 |
1990年 | 52篇 |
1989年 | 41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19篇 |
1986年 | 18篇 |
1985年 | 13篇 |
1984年 | 14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5篇 |
1975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1965年 | 2篇 |
196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92.
为了实现小型全金属壳冲击片点火器满足5000 V/1 min的介质耐压要求,研制了一种爆炸箔飞片组件。该组件采用复合聚酰亚胺薄膜作飞片,在230℃高温条件下与爆炸箔陶瓷基片形成一体化组件。研究结果表明,按GJB 344A-2005的要求,该组件能够很好地实现小型全金属壳冲击片点火器5000 V/1 min的介质耐压要求;高温处理不会对爆炸箔电阻、外观带来影响;71℃加速老化84天,组件电阻、外观无明显变化;爆炸箔组件升降法50%发火电流峰值1750 A,比相同条件下采用普通聚酰亚胺薄膜飞片降低300 A以上;组件对小型全金属壳冲击片点火器输出性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3.
传统以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为原料的聚醚类破乳剂需要危险复杂的生产过程,而且破乳性能仍然难以满足实际生产的要求。利用废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塑料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种用于油包水(W/O)原油乳液脱水的离子液体破乳剂 BADT-IL,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仪(1H-NMR)分析了BADT-IL 的化学结构,考察了BADT-IL 浓度、沉降时间、破乳温度、盐度和 pH 值对原油乳液破乳效率的影响,并通过测试界面张力(IFT)、Zeta 电位、三相接触角(CA)、聚结时间和显微观察等多种手段对BADT-IL 在原油乳液中的破乳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含水率为 70%的原油乳液中加入 250 mg/L 的 BADT-IL, 60 ℃条件下静置 180 min 后破乳效率高达 95.23%;同样的条件下,对含水率为 30%的原油乳液的破乳效率达到99.22%,且分离后水相清澈、油水界面整齐。BADT-IL 具有良好的耐盐性,而且增大盐度能提升破乳效率,在50 g/L 的条件下,含水率为 70%的原油乳液的破乳效率为 96.33%。随着破乳温度的升高,破乳速率显著加快,且破乳效率也随之提高。此外,与常用的商业破乳剂对比,BADT-IL 表现出优异的破乳性能。BADT-IL 在破乳过程中能够有效降低油水界面的 IFT,并取代界面处的乳化剂,形成不稳定的复合界面膜从而促进水滴的聚结,最终实现有效的油水分离。 相似文献
94.
95.
96.
97.
98.
通过Western blot法、细胞形态检测等方法研究联合运用苯扎贝特(Bezafibrate, Beza)和维甲酸(Retinoic acid, RA)诱导Appswe M17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作用和机制。结果发现,Vector M17细胞几乎不表达APP, APPswe M17细胞表达高水平的APP。10μmol/L RA可以诱导Vector M17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联合运用250μmol/L Beza和10μmol/L RA可以诱导APPswe M17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上调APPswe M17细胞中的DLP1的表达恢复APPswe M17细胞的分化潜能。 相似文献
99.
油田特高含水阶段,调剖是提高采收率的重要工艺措施。按照SY/T 5590-2004《调剖剂性能评价方法》研制了新型凝胶颗粒,介绍了新型凝胶颗粒的波动驱油调驱机理和主要技术指标,密度0.8~1.5g/cm3,膨胀倍数3~6倍,耐温90~120℃,不受矿化度影响,弹性和韧性好,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制定了选井原则。从注入设备、段塞的优化组合及压力和排量控制等6个方面总结了现场应用中的经验和认识。现场施工35口井,水井有效率100%,对应油井件效率65.8%,累计增油12,580t。 相似文献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