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45篇 |
免费 | 339篇 |
国内免费 | 255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449篇 |
综合类 | 346篇 |
化学工业 | 550篇 |
金属工艺 | 319篇 |
机械仪表 | 382篇 |
建筑科学 | 429篇 |
矿业工程 | 240篇 |
能源动力 | 121篇 |
轻工业 | 446篇 |
水利工程 | 186篇 |
石油天然气 | 262篇 |
武器工业 | 79篇 |
无线电 | 379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488篇 |
冶金工业 | 328篇 |
原子能技术 | 149篇 |
自动化技术 | 38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9篇 |
2023年 | 183篇 |
2022年 | 186篇 |
2021年 | 191篇 |
2020年 | 159篇 |
2019年 | 179篇 |
2018年 | 211篇 |
2017年 | 107篇 |
2016年 | 116篇 |
2015年 | 118篇 |
2014年 | 330篇 |
2013年 | 206篇 |
2012年 | 278篇 |
2011年 | 276篇 |
2010年 | 236篇 |
2009年 | 215篇 |
2008年 | 194篇 |
2007年 | 257篇 |
2006年 | 244篇 |
2005年 | 175篇 |
2004年 | 191篇 |
2003年 | 165篇 |
2002年 | 140篇 |
2001年 | 119篇 |
2000年 | 110篇 |
1999年 | 115篇 |
1998年 | 81篇 |
1997年 | 84篇 |
1996年 | 86篇 |
1995年 | 71篇 |
1994年 | 54篇 |
1993年 | 38篇 |
1992年 | 32篇 |
1991年 | 33篇 |
1990年 | 46篇 |
1989年 | 44篇 |
1988年 | 30篇 |
1987年 | 16篇 |
1986年 | 30篇 |
1985年 | 28篇 |
1984年 | 28篇 |
1983年 | 22篇 |
1982年 | 21篇 |
1981年 | 15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5篇 |
1974年 | 2篇 |
1964年 | 3篇 |
1956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5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31.
高压条件下密封环变形的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高压条件下机械密封端面的变形情况及其对密封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密封环的压力变形机理和解决措施以及实际设计中的注意事项,列举了部分成功应用的实例。 相似文献
32.
中国物业管理至今已诞生三十年,回望1981-2011年之中国物业管理,正如一个新生儿成长到而立之年,其变化不言而喻.其中尤以一些方面的变化最能说明物业管理行业的日新月异,如今慢慢谈起,依然令人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33.
34.
卧式和面机(以下简称和面机)是食品工业的重要设备,其性能的好坏、结构的正误,将直接影响食品的质量、产量,进而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尽管当前和面机已相当普及,然而对其性能参数、结构形式的探讨仍是有价值的课题。 笔者欲就其主轴转速和搅拌叶联接结构形式的问题,略抒已见,以供有关同志在设计中参考。 相似文献
35.
36.
水声传感器网络UW-CSMA/CA协议依据源节点与目的节点间最大传播延时确定NAV,这将导致发生网络延时冗余问题,从而降低网络吞吐量。基于此协议,提出了一种根据节点实际距离计算NAV的AN-MAC协议。该协议根据节点间的实际传输距离计算出传播延时并存储在控制帧中,将节点间实际传播延时替换最大延时来计算NAV,可以有效减少网络冗余延时。为了提高仿真结果的有效性,在NS-Miracle仿真器中将Bellhop和世界海洋仿真系统WOSS相结合,对2种协议进行仿真和比较。结果表明,AN-MAC协议较UW-CSMA/CA协议在吞吐量和传输延时方面均有改善。 相似文献
37.
38.
39.
浅谈智能变电站设计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生产以及人们生活对电力需求日益增长,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其承载着降低能耗、科学发展和有效利用能源、推动新兴产业技术进步的使命。智能变电站是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某智能变电站建设为例,探讨智能化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的区别,具体分析智能变电站智能一次设备、自动化系统及智能化状态监测功能的设计与实现方式,提出该站投运后出现的问题并介绍其解决办法,为后续智能变电站建设提供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40.
一、引言“听觉化”(AURALIZATION)是计算机与室内声学和电声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通过计算机去模拟室内电声系统产生的听觉效果;是在计算机上实现“虚拟”的听闻环境。SpandockE曾在1934年提出过一个美好的设想:若能建造一个在整个音频范围内,按缩尺比例的要求,精确地模拟厅堂声学特性的缩尺模型,再将录制的“干信号”,在模型中的声源点快速放音,同时在接收点录音,将录制的信号按正常速度重放,由此而听到的声音就是对应厅堂相应位置的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