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10篇
化学工业   68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10篇
建筑科学   18篇
矿业工程   9篇
轻工业   6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12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冶金工业   4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计算机模拟口模截面中塑料熔体的流动状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宏生  贾毅 《中国塑料》2000,14(12):85-89
采用MATLAB软件编程模拟了口模中塑料熔体的流动状态,展示了塑料熔体在口模中的速度分布,分析了芯棒偏中对口模中塑料熔体速度分布的影响。并且研究了通过修正口模型形状来消除口模胀大现象。  相似文献   
102.
海洋河流域地质环境脆弱,属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在分析该流域地质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基础上,总结不同区段的地质灾害形成模式。结果表明,研究区共发育地质灾害113处,类型为滑坡、崩塌、地面塌陷和泥石流,规模以中—小型为主,时间上多发生在5—8月降雨充沛期,空间上具有沿河流两岸呈带状分布、沿交通道路呈线状分布、沿矿区和构造叠加区呈密集片状分布的特征。地质灾害形成模式受控于地质构造、斜坡结构、工程地质条件、地形地貌等孕灾条件,而人类工程活动、降雨等诱发因素是地质灾害发生的关键。根据孕灾条件和诱发因素的耦合关系,将研究区划分为14个地质灾害形成模式分区,并归纳出软弱岩切层滑移型滑坡、硬岩夹软弱层顺层滑移型滑坡、沿基覆界面蠕滑—拉裂型滑坡、高陡硬岩拉裂—倾倒型崩塌、软硬岩互层软弱基座拉裂型崩塌、溶蚀—重力型岩溶塌陷、沟谷侵蚀基底型泥石流等7种地质灾害形成模式。研究结果可为区内地质灾害的防治、监测和风险管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3.
赵小梅  贾毅 《塑料》2000,29(4):46-47
用AutoCAD及3DMAX等软件模拟挤出机的工作过程,对物料的加入、熔融以及物料在均化段的流动状态进行了模拟.  相似文献   
104.
贾毅 《电子游戏软件》2013,(24):140-140
电力企业的发展,有很大一部分要归结于电能计量装置的发展,通过这项装置所获得的资料和数据,能够为电力企业的战略部署和实际的工作提供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目前,关口电能计量装置成为了关注的焦点,这种装置虽然是电能计量装置的一种,但实际的功能非常明显,不仅能够提供详细的数据和资料,同时在发生问题的时候,可以及时的记录问题的原因,在日后解决问题的时候,能够达到一个非常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5.
贾毅 《塑料技术》1996,16(1):6-8
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塑件品种的增多,频繁地更换原料,调整色料等是经常的,本文主要介绍热流道系统快速换料,换色的技术。  相似文献   
106.
贾毅  郑建程 《塑料挤出》2004,(6):1-4,52
根据塑料熔体的流动状态,选择最佳的扁平机头结构。利用计算机语言编程进行扁平机头设计和模拟熔料在机头内的流动状态。  相似文献   
107.
108.
贾毅  李桂英 《塑料技术》1995,15(2):15-17
聚苯乙烯(PS)发泡片材是以氟里昂作为发泡剂,由高压装置注入熔体内,在串联的两台挤出机内挤出而成的。本文主要介绍发泡片材密度,泡孔,定向等性能与挤出工艺参数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9.
Introduction Inthe transmission of gear with double circular-arc tooth profile(W-N Gear),  相似文献   
110.
采用液相火焰燃烧合成法制备得到了Al掺杂纳米氧化锌,该技术具有简单、连续和易于大规模产业化等优点。对合成得到的纳米ZnO进行了SEM和XRD表征,燃烧产物为直径约30~40nm的球形颗粒,为六方相结构。当掺杂浓度超过8mol%时导电氧化锌中出现立方相的ZnAl2O4尖晶石。Al掺杂纳米ZnO的导电性随着Al掺杂量的增加首先迅速提高,之后提高幅度逐渐变缓,在Al掺杂量为8.0mol%时,导电氧化锌的导电性最佳,而当掺杂量进一步增加后导电性反而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